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1年12月2日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天,西安市一名10岁女孩殒命在渣土车轮下。两天后,又有一位老人被渣土车夺命。据统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仅西安就有51人葬身渣土车轮下。仅2011年7月,西安交管部门通过GPS确定的渣土车闯红灯、超速等违章行为就超过了1.2万次。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西安市近年大气颗粒物PM2.5污染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治理和控制区域PM2.5污染以及空气质量情况预警预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并服务于西安市将于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本文基于西安市13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2013年7月—2017年12月的PM2.5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对不同时空尺度下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西安市PM2.5一级浓度标准日达标率由15.71%逐渐升高到27.25%,但冬季依然存在高污染天气。PM2.5浓度冬季高、夏季低;具有周末和节假日浓度高于工作日的“周末效应”;日变化呈现上午、凌晨高,下午低的日变化双峰模式。PM2.5浓度在空间上具有城北高于城南,城区高于城郊区县的特征。人为活动和气象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PM2.5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93.
以箱模型为基本模型,利用陕西省气象台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推导出了大气环境容量宏观总量控制修正A值法,并基于修正A值法估算了西安市各区县大气环境容量,新的国家剩余容量。结果表明:西安市除临潼区A值大于国标A值外,其余各区县A值小于国标A值;在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下,西安市SO2、NOx、PM10的环境容量值分别为9.552×104 t/a、6.652×104 t/a、9.546×104 t/a;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2010年数据库,计算了西安市各区县SO2和NOx理想容量与中低架源排放量的差值及西安市大气中SO2和NOx的剩余容量,碑林区和莲湖区应注意改善中、低架源SO2的排放;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阎良区和高陵县应注意改善中、低架源NOx的排放;西安市SO2和NOx没有剩余容量,总体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值分别为2.279×104 t/a和2.336×104 t/a,因此应对SO2和NOx的排放进行总量控制。该研究可为西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西安市皂河氨氮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西安市皂河多次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城市小流域水环境中氨氮(NH4-N)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皂河NH4-N平均浓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为上游和中游高于下游;2)枯水期24h的河流流量与NH4-N浓度负相关;3)洪水统计分析,NH4-N浓度峰均超前于流量峰;4)洪水过程中NH4-N污染物负荷主要以点源污染为主,非点...  相似文献   
95.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出发,结合西安城市实际情况,选取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群健康状况构建城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值的赋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2000-2007年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7年西安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经历从病态、不健康再到亚健康的转变,逐年趋向于健康方向发展;其中恢复力、人群健康是影响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有利因素,活力、系统服务功能和组织结构成为影响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6.
面向细分市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是克服目前国内"农家乐"发展普遍存在的产品初级化和同质化现象的有效途径.基于游客活动偏好,应用市场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研究.细分结果表明,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市场可按照旅游者的活动偏好不同划分为回归田园型、静态休闲型、康乐健身型、娱乐参与型和阳光运动型5个类型.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市场的主体是市区和郊区的市民,且市场职业分异不显著,自驾车旅游者和大学生是西安市"农家乐"旅游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场细分结果,提出面向不同细分市场,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根据游游客出行特点,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农家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颗粒物是影响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结合《西安统计年鉴2015》《2014年环境统计数据》和现场调查等确定了西安市各类PM2.5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采用物料衡算法和排放因子法测算了西安市2014年大气中PM2.5的年排放总量,并从行业和区域角度详细分析了PM2.5的排放贡献率.在此基础上,以2014年为基准年,依据西安市地方政策和各行业最新排放标准,对PM2.5的减排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4年西安市人为源一次PM2.5排放总量为33 660.1 t,其中,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扬尘源和餐饮源的贡献率分别为27.6%、23.5%、6.8%、10.7%、31.1%和0.3%.道路扬尘、窑炉和发电为西安市PM2.5的重点排放行业,其PM2.5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21.4%、20.3%和11.0%.各区县中,鄠邑区、灞桥区和未央区的PM2.5排放量较高,其贡献率分别为15.7%、13.7%和12.7%;新城区PM2.5排放量最小,为297.8 t/a.2014年西安市PM2.5平均排放强度为2.07 t/km2,其中,碑林区排放强度(16.80 t/km2)最大,高陵区(0.48 t/km2)最小.按照《西安市2017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工作实施方案》等新政策的规定,预测在新的排放标准下西安市PM2.5排放量将比2014年削减63.7%.研究显示,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有较大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98.
马云  田小博 《交通环保》2003,24(2):46-48
介绍了西安市天然气汽车的现状,并通过对天然气汽车性能及西安特有的发展优势的分析勾画出了西安市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
<正>6月10日,西安市长安区升平大厦18层瓷砖脱落,一块瓷片从18层楼掉下,砸死了一个13岁的男孩。在此之前,这个初一学生刚在学校附近吃了一碗凉皮,正穿着校服走在路上。快到西安市长安区绿园十字路口时,一块粘连着水泥的白色面砖从60米高空坠下,砸破了他的脑袋。他的脚步在"肇事"的西安升平大厦前,骤然停下。3米长、半米宽的瓷砖带被大风剥落,在大厦顶层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大小堪比一排地铁座位。  相似文献   
100.
为获得西安市道路PM2.5、NO2和CO的水平浓度分布特征,选取小寨和秦岭环山路作为西安市城区道路和郊区道路的代表,采用水平分布的监测方法获得了每条道路距离道路边缘0、15和50 m处的ρ(PM2.5)、ρ(NO2)和ρ(CO).结果表明:与秦岭环山路(下称秦岭)相比,城区观测点小寨的ρ(PM2.5)、ρ(NO2)和ρ(CO)分别为(88±50)(78.6±29.8)μg/m3和(1.5±0.3)mg/m3,均高于秦岭三者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5±23)(47.9±19.8)μg/m3和(1.4±0.1)mg/m3].在空间分布上,ρ(PM2.5)、ρ(NO2)、ρ(CO)水平梯度分布明显.与距离道路边缘0 m处相比,小寨ρ(PM2.5)在距离道路边缘15和50 m处分别减少了6.48%、7.96%,秦岭减少了5.45%、9.09%;小寨ρ(NO2)在15和50 m处分别减少了8.57%、14.29%,秦岭减少了15.45%、24.89%;在距离道路边缘50 m处小寨ρ(CO)减少了25.00%,而秦岭在距离道路边缘15和50 m处分别减少了25.00%、41.67%.研究显示,来自于机动车排放的PM2.5、NO2和CO在道路两侧有明显的距离效应,并且郊区观测点水平递减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