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通过对福州盆地首山路ZKCS钻孔岩芯的AMS 14C及光释光(OSL)年代测试、岩性特征、黏土浑浊水电导率值和地球化学元素测定、粒度分析以及硅藻鉴定,对钻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与ZK004钻孔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全球古气候及区域构造记录,确认首山路ZKCS钻孔记录了两次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第一次海侵结束时间约50 ka,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期间.两次海侵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第一次海侵发生在MIS3早期,对应于前人命名的"福州海侵",主要原因是区域构造下沉,加之此时古气候变暖引发海面上升;之后由于盆地内部的不均匀沉降,再次发生抬升,导致ZKCS钻孔记录的海侵较早结束、海侵层埋深较浅;全新世海侵即前人命名的"长乐海进",强度比前一期强,为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和海面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可能还伴随着盆地的下陷.  相似文献   
162.
选取位于中亚伊犁盆地中东部的则克台(ZKT)黄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3 个光释 光年代构建了ZKT 剖面的年代框架,利用黄土沉积速率、粒度以及总有机碳含量重建了伊犁地区 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演变记录。结果表明:(1)伊犁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演化阶段可划分为 寒冷期(74.5~60 ka)、温湿期(60~30 ka)、寒冷期(30~11.5 ka)以及11.5 ka 以来的暖湿期, 该气候演化特征与深海氧同位素不同阶段气候特征较为一致;(2)MIS4 至MIS1 阶段则克台剖 面沉积速率呈递减趋势,分别为49 cm·ka-1、32 cm·ka-1、13 cm·ka-1 和8 cm·ka-1;(3)ZKT 剖面 代表的伊利地区环境演变特征可与格陵兰冰芯进行良好对比,北大西洋地区的快速气候波动信号 在伊犁地区气候记录相对清晰,在时间上呈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163.
为了对泰莱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现场调查以及测定盆地各类型地下水的水化学成份,初步研究了该区域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泰莱盆地各地下水中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主要水化学类型有HCO_3-Ca型、HCO_3·SO_4-Ca型、HCO_3-Ca·Mg型、HCO_3·SO_4-Ca·Mg型和SO_4-Ca·Mg型,部分地区NO-3较高.研究区地下水中,离子基本以牟汶河为中轴线,由盆地边缘基岩出露区向盆地内部,呈逐渐上升趋势.盆地内地下水中,离子含量主要受水—岩作用的影响,其主要来源是区域内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岩和石膏等硫酸盐岩的共同溶解.  相似文献   
164.
选取云南、四川省3个不同生境作为样地,研究紫茎泽兰入侵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造成样地a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下降33.9%、44.2%和32.2%;样地b仅土壤速效磷显著下降31.0%;样地c土壤各营养元素未见显著变化.在不同时间,样地a处理组各营养元素含量基本低于对照组,以2005年7月至10月的差异最显著.这说明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生境不同而异,且与紫茎泽兰的生长节律有关.  相似文献   
165.
为探讨中国葡萄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从吐鲁番盆地葡萄园采集了101个土壤样品,测定As、Cd、Cr、Ni、Pb和Hg等6种元素的浓度。利用地质累积指数(Igeo)、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ER),对葡萄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葡萄园土壤中6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筛选值,但As、Cd、Cr、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新疆灌耕土背景值的1.05、1.58、1.49、1.15倍。各元素Igeo平均值排序为Cd(0.0)>Cr(-0.02)>As(-0.53)>Hg(-0.62)=Pb(-0.62)>Ni(-0.88),均表现为无污染;单项生态风险指数排序为Cd>As>Ni>Hg>Cr>Pb,均呈现轻微生态风险;RI平均值为17.33,属于轻微生态风险;IER平均值为-4.87,属于无警态势。Cd是...  相似文献   
166.
“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势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3月30日16时许,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马鞍村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因瞬间风向突变、风力陡增,扑火人员避让不及,造成19人死亡、3人受伤,习近平总书记当即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要求全力抢救受伤人员、科学有效扑救山火、妥为做好遇难人员善后工作,保护好火场周边重点部位、场所和设施。应急管理部立即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并紧急增派国家森林消防和消防救援队伍前往支援。  相似文献   
167.
以硫丹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级多介质逸度模型,对硫丹在半干旱的兰州河谷盆地大气、水体、土壤、沉积物和植物相中的浓度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对硫丹在研究区环境多介质问的迁移通量进行分析,确定其在环境中的主要迁移过程;并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此外,还对除常数之外的20个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并对较高的模型灵敏度影响因素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植物和沉积物相是硫丹在兰州河谷盆地环境污染的主要储库;大气平流输入和农药施用是研究区硫丹的主要输入源,沉积物降解和大气平流输出为研究区的主要消耗和输出途径;亨利常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等化合物理化性质参数,以及沉积物、土壤有机碳含量等环境参数对模型的灵敏度影响比较显著;模拟浓度与实测浓度相差在一个数量级之内,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三级多介质逸度模型适用于半干旱的兰州河谷盆地α-硫丹和β-硫丹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及归趋行为模拟.  相似文献   
168.
泥河铁矿主要矿体埋藏深度达700m以上,其围岩次生石英岩构成的含水层为泥河铁矿的间接充水水源,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补给途径对矿区开采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意义。本文从水文地质条件出发,对泥河铁矿深层含水层的补径排条件、形成过程及水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部次生石英岩含水层位于泥河铁矿主矿体之上,其水位动态与大气降雨动态不相关,抽水试验揭示其与上部双庙组熔岩裂隙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不密切,该含水层只能通过熔岩裂隙接受微弱的侧向补给;推测在庐枞火山岩盆地演化的大环境下次生石英岩含水层的形成环境属半封闭-封闭状态,泥河矿区内该含水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和附近成矿原因相似的罗河铁矿区相同含水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均呈现硫酸根浓度、矿化度含量异常高的特征也证明了这一结论,从而可定性判断该含水层的地下水属于静存储量,有利于矿区的疏干排水,对矿区防治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9.
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塔城盆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农业的基本特点,对塔城盆地适于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与区位优势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要充分利用现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0.
任坤  潘晓东  曾洁  焦友军  彭聪  梁嘉鹏 《环境科学》2019,40(10):4523-4531
通过分析贵州洪家渡盆地地下水水化学和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同位素(δ13CDIC)季节变化特征,探讨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影响地下水δ13CDIC特征的自然过程和人为因素.结果表明:洪家渡盆地地下水中DIC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风化和土壤CO2.地下水δ13CDIC值冬季为-14. 8‰~-4. 1‰,平均值-10. 1‰;夏季为-14. 5‰~-6. 3‰,平均值-10. 2‰.含煤地层中硫化物氧化和酸雨带来的H2SO4参与碳酸盐岩风化使地下水δ13CDIC值整体偏正.由于土壤CO2效应,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的林地地下水δ13CDIC值夏季冬季.夏季农业活动施用的大量肥料产生的HNO3参与了碳酸盐岩风化,使耕地地下水δ13CDIC值夏季冬季.居住区人为输入的有机质降解对地下水DIC贡献较大,冬夏季δ13CDIC平均值分别-11. 9‰和-11. 6‰,季节差异较小.不同季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地下水δ13CDIC值与水化学存在差异.因此,δ13CDIC可以反映人类活动对岩溶含水层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生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