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0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0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98篇 |
综合类 | 255篇 |
基础理论 | 36篇 |
污染及防治 | 3篇 |
评价与监测 | 8篇 |
社会与环境 | 13篇 |
灾害及防治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研究表明 ,光能、生物、旅游资源是西藏食物保障的突出相对优势。这些资源具有独特、再生和易于持续开发利用等突出特点 ;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优势 ,但是 ,与经济落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目前开发乏力 ,开发利用将带来后续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沉重负担 ;耕地、草地与森林资源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又有突出的劣势 ,主要表现为数量的优势与质量的劣势。西藏未来食物保障 ,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效组合、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2.
西藏食物保障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食物保障是西藏社会性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问题之一。分析表明,西藏食物保障度及目标因食物种类而异。尽管粮食总产及单产均持续增长,但结构性短缺问题难以解决,粮食保障不应过分强调自给率目标;肉类中羊肉自给,但猪肉基本依靠内地;蔬菜保障存在生产不稳定问题,如何提高生产的稳定性是问题的关键。对居民营养摄入量及结构的分析表明,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来源结构有较大差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与内地差异不大,而乡村居民的食物消费呈现极显著的本地化特征;分析还表明,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有一半以上用于食物,表明收入和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要关注低收入居民的食物问题。为此,粮食不应继续作为食物保障的重点,重点应在鲜活食物的保障;建立包括开放食物流通系统和开放食物生产系统在内的开放的食物保障系统;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增进食物空间可达性,包括增进食物生产资料空间可达性和改善畜产品外销通径;增强储备意识和能力:保障贫困人口食物供给:广辟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93.
94.
西藏湿地的现状和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西藏全区湿地的概况、类型、现状、重要湿地和现有湿地保护区进行系统描述,提出了湿地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对西藏湿地标准、功能、特点、类型等,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95.
为识别公众风险感知的演化规律和官方媒体参与的作用机制,首先,根据公众的行为表现划分不同风险感知群体,并分析群体间的相互竞争和官方媒体的扰动作用;然后,通过扩展Lotka Volterra模型建立群体间的相互竞争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导模型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模型演化规律;最后,运用数值仿真考查了官方媒体的参与对模型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演化具有3种结果情景,官方媒体参与能够显著改变模型演化的速度和结果。 相似文献
96.
砂生槐种群特点及其在河谷植被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为西藏高原特有成分,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植被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和为河谷植被的主要组成植被之一,对河谷沙漠化演变及沙生植被的形成意义重大,本文重点论述了砂生槐的种群特点、群丛形成及其在河谷植被中的作用,以期揭示其在河谷沙生植被中的地位和沙漠化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西藏日喀则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怀顺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1999,10(4):16-20
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草地资源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其可持续利用的三大影响因子,提出了该区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