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8篇
  免费   563篇
  国内免费   1342篇
安全科学   2744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376篇
综合类   3768篇
基础理论   692篇
污染及防治   183篇
评价与监测   243篇
社会与环境   157篇
灾害及防治   414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505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651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538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992.
从安全风险识别角度,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了一个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辨识模型。模型的构建包括3部分,分别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知识库的构建、工程信息与安全风险知识库的关联分析以及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智能辨识机制的构建。对比传统安全风险辨识方式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93.
为适时、有效地控制炼化过程系统风险,以模糊Petri网(FPN)为基础,针对炼化系统动态退化性和系统中保护层对风险转移的干预性,建立考虑保护层响应的炼化过程系统风险动态转移模型。描述基于FPN的保护层作用动态机制,分析炼化系统在保护层干预下,从非正常干扰触发开始至炼化系统退化过程的风险变化趋势。最后通过正己烷缓冲罐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缓冲罐在开始运行的30 000 h内,系统风险等级呈阶段性变化,在工作的前16 800 h,风险为Ⅰ级;第16 800~27 600 h,风险为Ⅱ级;第27 600~30 000 h,风险为Ⅲ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从社会进步导致自反性危机出发,通过对风险承载体脆弱性构成要素暴露度、敏感度、适应度的分析,提出了三特征要素递次演化的模型;并根据脆弱性的递次演化的特点,提出了对脆弱性的辨识和递次管控的基本思路;最后,依据对地铁运行安全管理脆弱性的研究,进行脆弱性管理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95.
为深入分析船舶火灾事故风险因素及其后果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1991-2017年全球船舶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从人员、管理、船舶设备、货物、环境5个方面对船舶火灾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研究;采用三脚架事故致因模型(Tripod-Beta model),构建考虑安全栅的船舶火灾事故情景演化模型,识别船舶火灾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信息扩散理论计算船舶火灾发生率;最后,利用布尔函数和风险矩阵,对船舶火灾事故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船员不安全行为和船舶设备表面过热、设备短路是船舶火灾事故的关键风险因素;事故后果链中安全栅遭到破坏时,船舶火灾风险处于不希望发生范围内。该方法能有效评估船舶火灾风险的等级,满足海事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996.
以企业落实国家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要求为背景,在应用既有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开展风险点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提出了将安全装置及安全管控措施落实有效性等纳入评价指标,以及采用风险等级适用条件快速判定方法等两项改进措施,丰富了风险评价的内涵和外延,为更加合理有效地组织落实安全风险评价管控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7.
998.
通过问卷调查、假设实验等方法,以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的公众为研究对象,探讨宝钢湛江钢铁厂建成后公众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公众的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特征总体表现为较低水平,且主要受地理距离效应、风险管理水平(信息公开透明性、项目管理可信度、管控措施有效性)、社会经济效益增加和风险认知程度的影响,公众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除与风险认知程度呈负相关性外,与其余主要因素均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9.
能源低碳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危机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能源供给或者需求安全等相对单一的维度对能源低碳转型的风险与挑战展开分析,这将导致转型风险识别不够全面。鉴于此,本文在梳理能源安全观内涵演进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供需安全、技术安全、信息安全、市场安全和人才安全的新型能源安全观“五维”分析框架,系统阐述我国能源低碳转型面临的风险,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包括保障能源供给,强化供需安全;发挥煤电优势,提升技术安全;维护数据系统,保障信息安全;完善市场机制,维护市场安全;加大人才建设,重视人才安全。本文认为,以新型能源安全观引领能源低碳转型,对于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准确评估乘用车制动系统失效风险严重程度,提高车辆行车安全,对我国汽车制动系统缺陷涉及的部件和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真空助力器和制动管路失效,设计、开展了实车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在制动系统不同的失效状态下,平均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和最大踏板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将以上3个指标与制动系统失效模式结合构建事故树,确立了影响制动系统失效风险严重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G1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了制动系统失效风险的严重程度。结果表明,制动系统真空助力器失效的严重程度等级为较高,制动管路泄漏的严重程度等级为高,与实际案例的风险严重程度评估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