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455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水样中镉镍的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采用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一次采用双峰双波长法 ,一次采用系数补偿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镉和镍。实验结果表明 ,以 5 Br PADAP为显色剂 ,镉和镍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 544 .8nm和 559.2nm ,最小吸收峰均为 430nm ;镉镍的线性范围为 1~ 1 6μg/ 2 5mL。此法的灵敏度同单波长法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应用于合成和电镀水样中的镉镍的测定 ,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2.
汞是最具毒性的重金属之一;不同形态的汞具有的毒性差异大,发掘高效的不同汞形态转化的基因元件,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构建汞的微生物转化减毒体系是未来汞污染治理的重要方向;因此,发展和建立一套基因元件功能和效率的评价体系,是筛选高效汞形态转化基因的关键.基于MerR这一汞离子特异性响应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所构建的汞离子大肠杆菌细胞传感器,首先通过引入汞转运蛋白MerT提高汞离子的响应程度,构建含pUC57-MerT-MerR-GFP的细胞传感器.该传感器4h对氯化汞(HgCl2)的响应浓度为5-200μg/L,响应能力与汞离子浓度线性相关.在此基础上,将含有待测试汞转化基因的pACYC184质粒转入这一传感器,构建含相容性双质粒的大肠杆菌体系,通过GFP荧光的强度(胞内汞离子浓度)来评价待测基因是否具有将汞离子转化成其他形态的功能及其效率.抗生素处理下,相容性双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拷贝数保持稳定,可用于基因元件评价.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在原核生物蓝藻和单细胞真核生物四膜虫中鉴定和筛选了潜在的汞离子转化相关基因,包括半胱氨酸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和半胱氨...  相似文献   
173.
王殊  邓田  窦征  朱明 《火灾科学》2016,25(4):224-227
提出了双波长光散射气溶胶粒径传感方法,设计实现了采用该方法的双波长火灾烟雾探测器。使用短波长和长波长的双波长光源,通过计算其光功率比值,利用其与中值粒径的关系函数获得气溶胶粒径,并根据不同粒径下的气溶胶浓度分别给出大小不同粒径的火灾烟雾或干扰气溶胶提示。因而,不仅可以有效区分大小不同粒径的火灾烟雾气溶胶,以正确探测火灾,而且能够识别微米级的大粒径干扰粒子,降低火灾误报率,可以应用于飞机等航空器空中密闭的特殊环境。  相似文献   
174.
由于海水循环养殖生产中常见的方形养殖池存在较大的低流速容积(死区容积),本文提出以圆弧角代替直角的方式对方形养殖池结构进行优化,既保持较高空间利用率,又可以改善养殖池的流场均匀性。本文建立了不同圆弧角尺度养殖池的三维湍流数值计算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养殖池流场均匀性开展研究,重点分析了养殖池内流速分布,并提出研究流场均匀性的判别系数UC50(均匀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方形养殖池,0.2≤R/B(相对弧宽比)<0.4时养殖池内的中流速区占比相对较高,流场均匀性显著改善。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方形圆弧角养殖池的设计给予了理论依据,为方形养殖池的结构优化提供优选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75.
在双膜理论和传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活性粉煤灰增湿脱硫机理,并建立了简化的脱硫模型,考虑烟气流量和脱硫剂加入量两个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时,将数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6.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含有不同尺寸的双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进行分析,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非线性有限元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轴向间距对不同长度、不同深度双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双腐蚀缺陷轴向间距很小时,不同长度双腐蚀缺陷之间存在完全相互作用,而不同深度双腐蚀缺陷之间不存在完全相互作用;随着双腐蚀缺陷轴向间距系数的增加,不同长度和深度双腐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均呈现明显的对数函数变化形式;当双腐蚀轴向间距系数大于2.5 l_s后,不同长度和深度双腐蚀相互作用现象均消失。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提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安装和调试速率,加快考核出尾桨叶翼型段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方法 通过标定出尾桨叶翼型段挥舞与摆振标定系数和预扭角,分析出一种通过理论计算出安装攻角的方法,利用理论计算出的攻角指导实际安装攻角,调整攻角值到实际加载满足试验要求的载荷值,在尾桨叶翼型段安装和调试完成后进行了疲劳试验。结果 4件尾桨叶翼型段理论计算攻角值与实际安装攻角进行对比,安装攻角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范围在1.5°以内,并且4件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载荷分布误差小于4%,疲劳性能满足6000飞行小时的疲劳寿命要求。结论 尾桨叶翼型疲劳试验中,理论计算攻角值具有加快估算安装攻角的意义,提升疲劳试验效率,试验调试载荷分布基本一致。经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验证后,试验件疲劳性能良好且稳定,为后续科研试验转入鉴定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8.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度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度量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对于人员、环境和财产等方面的危害,在已有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度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铁路运输的特点,以传统的双指标(概率和后果)技术风险度量模型为框架,构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路径风险度量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运输中断和环境破坏多方面后果,通过有效度量运输风险,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组织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9.
明晰城市形态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城市碳减排的重要前提.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在阐述城市形态对于碳排放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多源数据定量评估城市形态,并分别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在全局和分区域尺度评估2005~2020年城市形态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5~2020年,碳排放量由2365.31 Mt上升至4230.67 Mt,但增速呈逐渐放缓的趋势.其在空间上呈现两极分布格局,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和重庆等核心城市,低值区集中在四川和云南西部地区.②建设用地面积在15年间整体扩张,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破碎度不断降低且各市之间差异逐渐缩小;城市形状的平均规则程度有所提升,且各市紧凑度显著增加.③城市规模在全局尺度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市破碎度在2005年对碳排放有显著负向效应,但在随后年份负效应减弱,城市紧凑度指标在研究时段内与碳排放呈显著负相关性.④斑块类型面积、斑块密度和有效网格大小对上游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有效网格大小、平均周长面积比和斑块类型面积在中游城市影响程度较高;有效网格大小、同类邻接百分比和最大斑块指数则是促进下游城市碳减排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城市应当综合考虑各城市形态指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继而优化其城市形态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研究过电位抛光对不锈钢异形截面微流道内壁成形性及双极板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化学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粗糙度测试分别对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成形异形截面微流道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抛光时间对微流道内壁表面形貌、典型缺陷、表面粗糙度及双极板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 在抛光前10 min,微流道内壁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随着抛光时间的延长,其表面粗糙度达到稳定值,同时典型缺陷也由黏粉、半熔金属颗粒等局部缺陷逐渐变化到球化、挂渣、阶梯效应等大范围缺陷,直至出现点蚀现象。抛光时间在5~15 min内,LPBF成形316L不锈钢表面质量提升,随着抛光时间的增加,其耐腐蚀性下降。结论 采用过电位抛光工艺并选择适当的过电位抛光时间,能有效提升微流道内壁成形质量及双极板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