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1篇
  免费   791篇
  国内免费   1415篇
安全科学   4017篇
废物处理   207篇
环保管理   1663篇
综合类   9025篇
基础理论   1137篇
污染及防治   478篇
评价与监测   785篇
社会与环境   679篇
灾害及防治   476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1512篇
  2013年   842篇
  2012年   1053篇
  2011年   1097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879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906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674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41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41.
污水处理过程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研究对于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具有4层15项指标的能耗评价体系。结合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绿色指标体系,选取呼和浩特地区具有代表性、处理规模相近的2座中小型污水厂进行能耗评价。结果表明:处理能力利用率、处理工艺系统稳定性和污水厂高程布置所对应的3项评价指标在所选择的能耗影响因素中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0.143 0,0.302 4和0.145 6。进一步运用IPCC计算方法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碳排放概算,得出A、B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9.401 t CO2/104t、18.378 t CO2/104t。A、B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比能耗分别为0.293 kW.h/m3、0.195 kW.h/m3。将碳排放数据与实际能耗情况对比得出: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水平越高,单位碳排放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742.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2003-2010年国内外不同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列举比较了不同固体废弃物处理模式下的全球变暖潜力、酸化潜力和净能源效用等影响评价因子的大小,得出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模式环境影响等级:填埋的环境影响潜值最大,焚烧的环境影响潜值小于填埋,而结合堆肥后环境影响潜值降低;此外,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引入到处理模式后,特别是垃圾源头分类回收后,环境影响潜值大大降低。结合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提出单一的处理模式应转变为综合处理模式,多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适当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管理,以及餐厨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处理等建议,为政府能有效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3.
基于盐渍土生态重建过程影响因子的复杂性,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方法,选取4类母指标和相应的13项子指标对植穴控制体生态重建技术进行可持续评价。4类母指标分别为土壤养分与结构改良程度、生产力持续水平、组分间关系协调性和生态、社会效益,对应的13项子指标分别为:土壤水分、土壤含盐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容重和水质;土地利用效果、土地生产力水平与稳定度、绿地结构与环境功能;生态重建年限、生物群落变化和生态景观效果;小气候效益和游憩的功能效益。经权重分析认为,植穴控制体生态重建技术评价分值为0.772,评价等级为Ⅳ级,表明植穴控制体模式的盐渍土生态重建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的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744.
<正>保护碧水蓝天共创美好明天《环境科学与技术》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科学类学术期刊(月刊)。自1978年创刊,已连续出版34卷180余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  相似文献   
745.
采用标准样品检查、PM10采样流量检查和运行管理检查等方式,加强对云南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了仪器设备的可靠运行和监测数据准确有效。实践证明,这套检查方式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46.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对居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了莱阳市农村的31个地下水体中重金属Cu、Fe、Zn、Mn、Cd和Cr的含量水平,阐明了该地区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来源及其迁移规律,并运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中Cr未检出,Cu、Fe、Zn、Mn和Cd的浓度范围分别是0~59、23~905、29~50 700、3~2 999、0~1μg/L。根据我国饮用水质量标准,所有样点中Cu和Cd的浓度未超标,Zn、Mn和Fe的超标率分别为22.58%、16.13%和6.45%,个别样点超标倍数甚高。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u、Fe、Zn、Mn通过饮用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平均值分别为3.49×10-10、1.91×10-10、100.50×10-10、37.40×10-10a-1,均远低于ICRP(5×10-5a-1)和USEPA(1×10-4a-1)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但是Zn和Mn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平均个人年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因此,该研究区非致癌物Zn和Mn的污染来源及其环境行为应该引起重视。该研究为该区域水质污染状况研究及治理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他地区重金属的监测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7.
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石煤提钒行业生产工艺的深入分析,以生命周期系统评价为基础,以易操作性、特殊性和兼容性为原则构建了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准则层是相互独立、分别隶属于目标层的一级指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石煤提钒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概括性指标;指标层为二级指标,该层隶属于准则层。包括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两大类,其中定量指标为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及所属的20个二级指标,定性指标为生产工艺指标、执行环境保护法规指标、环境管理体系及清洁生产审核指标等3个一级指标及所属的9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748.
露天采矿对土壤质量造成了剧烈扰动,采矿废弃地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复垦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原因。文章选择平朔露天煤矿区的设施农用地、耕地、人工草地、裸荒地和原始农田等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对比分析了土壤物理性质、团聚体稳定性、养分状况和酶活。结果显示受采矿扰动后的废弃裸荒地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农地复垦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矿区废弃地土壤,但不同农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恢复存在显著差异。设施农用地有利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团聚体稳定性、养分状况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全面恢复,耕地和人工草地的复垦对容重、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酶活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难以在2年内达到原地貌相当水平,养分状况较废弃裸荒地几乎没有改善。研究结果说明,设施农用地可以较快地恢复矿山废弃地土壤质量,耕地和人工草地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肥力管理措施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749.
对辖区内693家重点行业企业化学品进行检查,并分析其分布状况及运输方式。结果表明,检查企业总工业生产总值为3 773 806万元,原料和产品化学品种类分别为1 305种、871种,,原料和产品化学品数量分别为17 806.04万t、13 840.41万t。各指标排名靠前的区域主要是区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排名相对靠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石油炼制业的企业数分别占企业总数的85.28%、9.38%、5.34%,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总工业生产总值的80.63%、16.18%、3.18%,原料用量分别占总用量的76.96%、0.05%、22.99%,产品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70.93%、0.04%、29.03%;公路运输是化学品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750.
环境风险评价是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文章对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及分类、国内外研究进展、程序内容及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文章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湖北某制药建设项目,从风险识别、风险预测及评价、风险事故防范措施等方面论述了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及一般程序。分析了目前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初步提出今后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