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662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效课堂理念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不仅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根基,更注重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同时兼顾对当堂学习效果的检测。尤其是化学教学,实验是完成化学学习的主要手段,在实验探究中,通过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2.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它充分地发挥了资源优势,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同时,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融入,通过对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激发,做到课堂教学最佳化,开拓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8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问题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就我国西藏地区来讲,因为其民族的母语并不是汉语,所以在一个缺少汉语环境,存在着一些文化冲突以及障碍的教学背景之下,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初中语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4.
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存在选材偏、观点旧、思想落后以及偏重对文本知识的解读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学需求。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要立足于实际生活,紧扣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现代生物科技。只有这样,才能将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初中生物教学更具有开放性。本文就如何让初中生物课堂更具生活味展开论述,旨在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5.
为了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能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客观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非常必要,结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展开积极探讨,旨在抛砖引玉,相互交流,更好地促进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6.
语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所以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当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为主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由此可见,传统语文教学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本文中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现阶段的小学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也需要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教学需求做出相应的改进。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力求通过努力,为小学数学教学者提供可借鉴的一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89.
多媒体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之一,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以课堂实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0.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生和教师的益友,深得大家的喜爱和信赖。多媒体技术使得难以表达的抽象的、复杂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活力,有利于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那么,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来提高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