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1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524篇
安全科学   1010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464篇
综合类   2222篇
基础理论   303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312篇
灾害及防治   167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选择InVES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代表性的5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根据两两配对关系原理进行约束线提取,并构建生态系统服务约束关系与影响因素相互作用模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5种生态系统服务两两间共表现出矩形型,对数型,抛物线型和驼峰型4种约束类型;7种影响因素与配对的10对约束关系间均呈弱相关性;影响因子与约束关系作用关系曲线的空间变化呈现较大差异,总体为上下波动的趋势;影响因子对约束关系的贡献程度情况各异.辐射对约束关系的平均贡献率最高,达21.43%,其中对粮食供给-生境质量的贡献率最高,为33.10%;NDVI的平均贡献率最低,为7.55%,其中对粮食供给-生境质量的贡献率最低,为5.70%;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的关系是生态系统服务约束关系变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82.
从细胞水平上研究不同浓度双酚AF (BPAF)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等终点的影响;以新型雌激素膜受体GPER1介导的PI3K/Akt和ERK1/2信号通路为靶点,研究低浓度BPAF对该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其在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评估其增殖效应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BPAF (0.001~1μmol/L)能够诱导MCF-7细胞的增殖,使S期细胞比例升高,并且激活雌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在较高浓度时(>10μmol/L)能抑制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通过特异性靶点抑制剂发现GPER1在mRNA层面上激活了PI3K/Akt和ERK1/2信号通路,并且该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BPAF引起MCF-7细胞增殖的关键机制,并且ERα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3.
通过改变砷的初始浓度、砷价态、细菌接种比、铁锰浓度等因素来研究不同条件下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 MnB1原位诱导形成生物铁锰氧化物(Biogenic Fe-Mn oxides,BFMO)对As(Ⅲ)和As(V)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①当As(Ⅲ)和As(V)初始浓度为0.5~5 mg·L-1时,原位形成的BFMO对As(Ⅲ)和As(V)有良好的去除效率,均在62%以上;②当细菌接种比为0.1%~0.5%时,As(Ⅲ)和As(V)的去除效率与细菌接种比成正比,当细菌接种比大于0.5%时,As(Ⅲ)和As(V)的去除效率基本维持在85%以上,未发生明显变化;③当MnCO3浓度为0.2~0.8 g·L-1或Fe(Ⅱ)浓度为2.5~25 mg·L-1时,原位诱导产生的BFMO对As(Ⅲ)和As(V)的去除率随MnCO3浓度或Fe(Ⅱ)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MnCO3或Fe(Ⅱ)浓度再升高时,As(Ⅲ)和As(V)的去除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微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形成的BFMO与As(Ⅲ)和As(V)反应后主要产物为As(V),其去除主要以吸附为主,还存在共沉淀作用.总体而言,原位形成的BFMO适用于砷污染水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884.
885.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结合工作实际,从固有施工风险、不合格的作业风险、运转不畅的管理机制3个方面分析石化建设项目施工作业主要风险来源,根据"风险分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与整改"PDCA循环,明确各阶段安全管理重点,强化超前预防和过程跟踪,提出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以提升项目建设期间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86.
地下水是平度地区重要供水源,本次调查中发现富锶地下水,研究其水化学特征和成因机理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9月采集了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矿物饱和指数等方法,揭示了平度北部地区富锶地下水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平度北部地区富锶地下水分布广泛,锶含量为0.08~2.92 mg·L-1.平均含量为0.68 mg·L-1,水化学特征受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岩石风化溶解是水化学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地下水径流强化了Sr2+的富集.区内以硅酸盐岩矿物和碳酸盐岩矿物溶解为主.Na+、K+、Cl-、Sr2+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的溶解,Ca2+、Mg2+和SO4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的溶解.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水化学特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87.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机制与有效性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从公众参与的定义、目标和作用入手,就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性进行探讨,认为:广泛的公众代表性、有效的公众参与形式以及公众意见的如实反映和客观分析,都是增进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8.
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海岸带是陆海交互作用的地带,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环境变迁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影响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的10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的6种调控对策,其中实行一体化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是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889.
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全员参与,动态调控"的原则,从有机融合、动态调控、全员监督、奖罚分明4方面入手系统地展开安全管理工作,推进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机联系,同时让安全管理与企业各项工作形成有机整体,促进企业的长治久安。第一,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整体把控其政策方针和方向,更需要处理好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安全管理工作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890.
自我国在高危行业提出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工作以来,烟草行业也在积极的探寻适用于本行业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确保行业中存在的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隐患得到有效排除。首先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专业安全评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探索其融合路径的同时,将专业安全评估应用到风险分级当中,并尝试运用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来解决以往对烟草的分散性、多类别事故的风险等级描述困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烟草行业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模型。其结果表明:将专业安全评估应用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为烟草行业主要事故风险、事故风险防范和分级管控措施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提高双重预防机制编制的针对性提供了借鉴,也为烟草行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