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人员素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定、布点采样方案和措施、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审核等环节分析了目前影响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的几大因素,并从环境监测过程的实际出发提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
正除了上海环境空气官方的实时发布平台、手机软件等以外,目前网络和手机平台上还有墨迹、百度、"空气质量"、"AQI"等多款以官方实时发布数据和美领馆数据为基础的发布软件,与官方软件相比,区别主要在如下3个方面:(1)数据审核: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实时发布数据都经过了严格的数据审核,有完整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如果有缺失或者异常  相似文献   
73.
建立科学规范的本底大气CO2采样观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法,是实现该数据资源同化和共享的基础.本研究以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网络化采样观测经验为基础,以便携式采样观测、波长扫描-光腔衰荡(WS-CRDS)分析技术为例,系统介绍了我国青海瓦里关全球本底站大气中CO2采样观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样品分析过程中的玻璃瓶质量保证措施和样品分析过程中的系统质量控制方法、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校正方法、数据分级质量标记和数据拟合插补方法等;并重点对该方法中几个关键步骤进行了评估验证;最后,应用本研究方法,对我国3个区域大气本底站CO2的采样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和浓度变化特征分析,说明本研究方法也可以较好地捕捉区域和局地环境因素影响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并客观、准确地反映该区域的自然和人为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74.
本文着眼于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问题展开探讨,结合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希望相关人员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75.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大气环境监测的涵义与对于质量保证的意义,之后结合实际分析大气环境监测的现状,以找到科学的措施来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措施,以科学的控制大气的环境。  相似文献   
76.
本文主要根据漳州市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多年来的检验工作实践及开展认证工作的经验,阐述了如何抓好这方面的工作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第一方面的工作是抓好质量保证体系的四大部分的质量保证.第二方面的工作是有效地运转质量保证体系.第三方面的工作是开展资格认证、计量认证工作,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保证检测站公正、权威地为劳动安全监察工作服务,确定第三方检测检验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77.
78.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就是把监测过程从采样到分析测试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允许误差限度。  相似文献   
79.
从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微机应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对微机应用工作进行质量保证的内容及特点,并提出了对微机应用工作实施有效质量控制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80.
空气质量周报二氧化硫采样过程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空气质量周报连续采样过程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分析了影响大气二氧化硫监测结果的一些原因或可能 ,首次对甲醛吸收液连续采样稳定性提出疑问 ,强调周报质量保证的重心要从实验室环节转到现场采样等环节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