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2003年4月,我们对贵州师范大学99级的1259名学生进行了环境意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师范大学99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浅层次环境知识,但环保意识较薄弱,环保行为欠缺。此次调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2.
贵州地区在小冰期的气候环境状况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缺乏,综合历史文献资料分析与地质记录的研究仍有待加强。基于1470~1949年贵州地区旱涝历史文献资料重建该区干湿变化序列,然后运用互信息的相关分析方法对此序列进行检验,再通过小波分析探究其干湿变化过程与周期。同时,结合高分辨率石笋δ18O序列、海洋热状况和国家与地方政权的动荡情况,讨论其控制因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1)贵州地区15世纪末期气候偏干,16世纪整体较湿润,在经历了17世纪前期的干旱期后,从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前期为一个长期较稳定的湿润期,与众多古环境研究记录较为吻合;(2)小波分析表明干湿变化具有128~155年、32~55年、11~20年的周期,反映其干湿变化主要受太阳活动控制;(3)贵州地区湿润程度受南亚夏季风强度、ENSO、AMO等因素影响,且对当地政治活动和地表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3.
贵州黔东南州三板溪水库春季拟多甲藻水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3月13日对贵州省黔东南州三板溪水库进行春季浮游植物调查的结果表明,三板溪水库Ⅱ号采样点(下革东)发生以佩纳形拟多甲藻为优势种的拟多甲藻水华,细胞密度高达1.15×107cell/L;板溪水库总氮的最低值为2.09 mg/L,总磷的最低值为0.95 mg/L,三板溪水库的总氮、总磷含量较丰富,不存在总氮或总磷是限制性因子;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Pearson 积距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氮磷比是三板溪水库发生拟多甲藻水华的主要影响原因。  相似文献   
94.
贵州中药材GAP基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贵州中药材GAP基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污染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能检测出不同质量比的Ph、Cd、Cu、Hg、As、BHC,76%的样品中能检出DDT,除有一个样点的BHC质量比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6)二级标准外,其他所有样点都低于二级标准,符合中药材GAP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95.
贵州省农村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及水源地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饮用水源地农药污染研究现状,并对贵州省9个行政区划内的27个县乡,总计200多家农药销售市场的农药销售状况及农户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贵阳市红枫湖、阿哈水库、百花湖3个城市饮用水源地的15个监测断面中的13种有机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检出α-HCH、β-HCH、γ-HCH、δ-HCH、三唑酮、腐霉利6种农药。其中,HCHs主要来自于环境残留及农药林丹的使用。  相似文献   
96.
李月  冯霞  吴路华  罗光杰  罗红芬 《环境科学》2024,45(5):2793-2805
揭示贵州高原喀斯特县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平衡喀斯特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9年、2003年、2010年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InVEST模型阐明普定县近30年生境质量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并对其空间分异的驱动力进行了定量探测.结果表明:①耕地和林地是普定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了地表覆盖景观基质.2003~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其中林地的增幅最大,达86.42%,耕地是流失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157.57 km2,主要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②1989~2020年普定县生境质量指数平均值由0.60上升至0.73,空间上由东北部向西南部大体呈现出“高-低-高”的分布格局,生境质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林地和草地区,低值区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建设用地,生境质量等级上升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及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③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生境质量时空分布的首要因素,解释程度为91.00%.在交互作用探测中,任意两种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大于单个因素的单独作用,土地利用类型和年均降水量的交互作用最强,达到96.00%,其与岩性因子的交互作用达到94.00%,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主导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1989~2020年普定县生境质量总体较好,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生境质量关系密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小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提高普定县生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中央气象台7月4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连日高温天气席卷南北,预计江汉南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贵州东部、重庆中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等地有35~37℃、局地38~40℃的高温天气。另外,北京中南部、天津西部、河北大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将有35~37℃、局地38~39℃的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98.
利用贵州省太阳辐射的连续观测数据,初步确定了光合有效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的比例因子,并基于气候学估算模型,估算了贵州省2001年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光合有效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的比例系数为0.45;2)全省年光合有效辐射的平均值约为1 627.71 MJ/m2,呈现自西向东、南、北3个方向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势的变化大体一致;3)光合有效辐射的年内变化特征与气温变化较一致,7月份最高约为237.07 MJ/m2,1月份最低约为78.52 MJ/m2.  相似文献   
99.
9月13日上午。由滇黔桂三省区海事部门首次联合举办的天生桥库区水上应急反应演练在贵州兴义永和港码头成功举行。来自三省区交通海事部门、库区周边市(州)县、乡镇有关领导和群众共200多人参加了演练与观摩。交通部徐祖远副部长为此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100.
贵州山区中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自然、社会、经济等不同角度阐述了贵州山区加快中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分析了贵州山区中药资源概况特征的基础上 ,着重剖析了贵州中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旨在为贵州中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