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2003年4月,我们对贵州师范大学99级的1259名学生进行了环境意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师范大学99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浅层次环境知识,但环保意识较薄弱,环保行为欠缺。此次调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2.
李月  冯霞  吴路华  罗光杰  罗红芬 《环境科学》2024,45(5):2793-2805
揭示贵州高原喀斯特县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平衡喀斯特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9年、2003年、2010年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InVEST模型阐明普定县近30年生境质量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并对其空间分异的驱动力进行了定量探测.结果表明:①耕地和林地是普定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了地表覆盖景观基质.2003~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其中林地的增幅最大,达86.42%,耕地是流失最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157.57 km2,主要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②1989~2020年普定县生境质量指数平均值由0.60上升至0.73,空间上由东北部向西南部大体呈现出“高-低-高”的分布格局,生境质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林地和草地区,低值区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建设用地,生境质量等级上升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及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③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生境质量时空分布的首要因素,解释程度为91.00%.在交互作用探测中,任意两种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大于单个因素的单独作用,土地利用类型和年均降水量的交互作用最强,达到96.00%,其与岩性因子的交互作用达到94.00%,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主导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1989~2020年普定县生境质量总体较好,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生境质量关系密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小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提高普定县生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贵州地区在小冰期的气候环境状况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缺乏,综合历史文献资料分析与地质记录的研究仍有待加强。基于1470~1949年贵州地区旱涝历史文献资料重建该区干湿变化序列,然后运用互信息的相关分析方法对此序列进行检验,再通过小波分析探究其干湿变化过程与周期。同时,结合高分辨率石笋δ18O序列、海洋热状况和国家与地方政权的动荡情况,讨论其控制因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1)贵州地区15世纪末期气候偏干,16世纪整体较湿润,在经历了17世纪前期的干旱期后,从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前期为一个长期较稳定的湿润期,与众多古环境研究记录较为吻合;(2)小波分析表明干湿变化具有128~155年、32~55年、11~20年的周期,反映其干湿变化主要受太阳活动控制;(3)贵州地区湿润程度受南亚夏季风强度、ENSO、AMO等因素影响,且对当地政治活动和地表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4.
贵州中药材GAP基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中药材GAP基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污染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能检测出不同质量比的Ph、Cd、Cu、Hg、As、BHC,76%的样品中能检出DDT,除有一个样点的BHC质量比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6)二级标准外,其他所有样点都低于二级标准,符合中药材GAP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95.
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面临的根本性地域环境问题之一,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背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程,而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的核心部分.本研究采集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砂岩黄壤剖面和石灰土剖面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剖面样品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酸盐含量和土壤碳酸盐δ1...  相似文献   
96.
卟啉作为人体早期砷暴露生物标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析了贵州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区和非砷中毒区(对照)居民尿样中砷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卟啉浓度,考察了燃煤污染造成的人体砷暴露与尿液中卟啉排泄改变的关系,寻求慢性砷中毒早期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砷暴露组尿卟啉Ⅲ(uroporphyrin-Ⅲ)和粪卟啉Ⅲ(coproporphyrin-Ⅲ)显著增高(P<0.01,P<0.01),粪卟啉Ⅰ(coproporphyrin-Ⅰ)比对照组增高,但不显著;不同性别组间比较,对照组和暴露组的中龄(20~40岁)群体尿液中,尿卟啉Ⅲ的浓度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之间呈显著性的差异(P<0.01),其它年龄组中,这一指标在不同性别群体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分层比较,低龄组(<20岁)尿卟啉Ⅲ和粪卟啉Ⅲ比对照显著增高(P<0.01,P<0.01),中龄组(20~40岁)和高龄组(>40岁)粪卟啉Ⅲ比对照显著增高(P<0.05,P<0.05);此外,砷暴露组尿液中砷与总粪卟啉和总卟啉呈正相关(r=0.623,r=0.549).结果表明,人体砷暴露会导致尿液中卟啉排泄的改变,提示卟啉有可能作为慢性砷中毒早期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97.
9月13日上午。由滇黔桂三省区海事部门首次联合举办的天生桥库区水上应急反应演练在贵州兴义永和港码头成功举行。来自三省区交通海事部门、库区周边市(州)县、乡镇有关领导和群众共200多人参加了演练与观摩。交通部徐祖远副部长为此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98.
贵州山区中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自然、社会、经济等不同角度阐述了贵州山区加快中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分析了贵州山区中药资源概况特征的基础上 ,着重剖析了贵州中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旨在为贵州中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郁钟铭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3):171-172,175
在分析贵州省的人口、资源省情与环境状况基础上 ,阐述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提出了贵州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0.
资本置换的由来资源、资产和资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资源的概念很广泛,实践中我们常常面对的资源大体可分为物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闲置资产)、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市场资源等;资产的概念较为狭窄,从形态上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资本的概念最抽象,它没有独立存在的形态,一切处于运动中的资源和资产就是资本。所以市委、市政府的历届领导非常明确地认识到,我们所作的一切,首先就是调动、整合一切社会资源,促使其不断地形成资产,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本,然后推向市场实现它的价值。资本置换的作法都匀市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