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00篇
综合类   1438篇
基础理论   154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155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松花江是中国有机污染危害严重的河流之一.松花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有机毒物造成的生态污染危害.松花江的环境污染特征是有机污染冰封期加重和点源污染突出.根据松花江的污染危害及特征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53.
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路与实践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纠纷的不断发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笔者以广东省为例,介绍了跨行政区域河流水污染的背景;并提出以地缘环境学为理论基础指导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的综合整治工作;初步提出了跨行政区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路,并对实践设计进行了具体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54.
苏州河整治与上海城市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苏州河与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从城市发展趋势、动力因素、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指出苏州河整治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阐述了苏州河整治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效果.用协同论、城市生态学等理论,从多个方面论述了苏州河整治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5.
中小流域综合水质模型系列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小流域的水文特点和实际要求,建立了综合水质模型系列、将河流、水库和非点源污染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对河流水模型加以改进,增加了模拟COD和底泥泛起功能,完成了保护水源地的决策性水质模型,模拟和计算了非点源污染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的过程,利用本模型系列可对流域进行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956.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讨论了一维河流在非稳态条件下难于解析法求解时的一种数值法-隐式差分法,在此基础上,为了对实际工作中相应河流模式计算提供借鉴和参考。应用微机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57.
<正> 江、河中硒的含量很低,为0.07~0.5~ug/l,用分光光度法及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水中痕量的硒有过报道,但这些方法灵敏度难于达到分析河水中低含量硒的要求。关于荧光法测定水中痕量硒有人作过尝试,通过大体积浓缩或用离子交换树脂富集,疏基棉富集等方法处理后,再作荧光测定,费时又易造成分析误差。笔者试验直接取水样  相似文献   
958.
荒漠绿洲实质就是河流廊道及其影响区,其水分主要来源于河流径流补给,河流下泄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河流廊道的安全与否。建立了适合干旱区河流廊道的地下水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生态保护距离和潜水埋深参数的设定方法。研究认为,在生态保护目标确定后,通过分析河道渗漏补给的有效影响范围、植被生存所需的潜水埋深与河岸处潜水埋深的相关关系,确定河岸处潜水埋深,进而为制定河流下泄流量,保护干旱区河流廊道的生态输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9.
聚合絮凝剂电解制备过程的极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沙壤土柱实验,用TDR结合土壤抽提液的溶质分析,研究了在非饱和灌溉条件下的硝化和NO^-3的迁移,测得的土壤体电导率与土壤抽提液的电导率之比和土壤含水量成线性关系,籍此用TDR可以确定非饱和灌溉条件下土壤中溶质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60.
通过吸附、释放实验研究了河流及湖泊沉积物酸挥发性硫化物对上覆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影响,采用兼具Langmuir及Freundlish等温线方程两种方程特征的Sips表达工及无机离子分级交换理论,较好地对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或颗粒物上的吸附及释放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存在于水溶液中的重金属可以不断地与沉积物结合,从而使水溶液中的重金属浓度维持在一很低的水平上;并且,一旦与沉积物结合,重金属就很难再释放出来。酸挥发性硫化物的存在增加了沉积物的吸附容量,但酸挥发性硫化物经过酸化除去后,沉积物中的与之结合重金属元素就会释放出来,从而对水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