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320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受试对象,对一株芽孢杆菌WZ01所产的生物絮凝剂去除赤潮微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芽孢杆菌WZ01所产生物絮凝剂对人工培养的米氏凯伦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液均有去除能力,适宜的絮凝剂质量浓度为40.0~60.0 mg/L,絮凝时间为90~120 min,pH=7.5~8.5,在20~40℃范围内生物絮凝剂对2种微藻的絮凝率无显著区别;Ca~(2+)和Mg~(2+)浓度对生物絮凝剂去除2种微藻有一定影响,适宜浓度为4.0~6.0 mmol/L;适宜条件下生物絮凝剂对人工培养的米氏凯伦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液的絮凝率均超过80.0%。研究表明,芽孢杆菌WZ01所产的生物絮凝剂在去除赤潮微藻方面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2.
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正文中按照参考文献出现的顺序依次编码,将文献序号用方括号[]置于相应段落右上角处。文末参考文献表格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3.
中国1998年的三大生态灾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全国生态形势很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呈现出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的态势。1998年,我国相继发生了三次大的生态灾害,是大自然无情地报复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一年。一、赤潮第一次大的生态灾害是赤潮,发生在广东东部的绕平县和南粤县海域,从1997年Ic月持续到1998年2月份,共100多天,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1998年3月份在珠江口及其两侧地区,即深圳大鹏湾和香港又发生了赤潮,到3月中旬,赤潮达到了高峰。4月上旬赤潮蔓延到珠海市和阳江市附…  相似文献   
104.
深圳近岸海域环境状况近10a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深圳市2000~2011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分析了深圳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赤潮发生情况和沉积物质量。结果表明,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状况总体有加重迹象;赤潮发生先降后升,最近几年变化平缓,发生区域以大鹏湾居多。赤潮引发种以甲藻居多,并逐年增加;沉积物东部海域优于西部,质量同样有下降趋势。深圳近10 a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大量陆源污染可能是深圳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赤潮灾害是目前已知海洋最大的生态灾害之一,它危及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造成的海洋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各种自然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赤潮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赤潮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本系统集成卫星遥感、浮标、船载快速监测和走航等多源监测数据,实时或准实时地监测赤潮灾害的环境、生物和灾情各相关要素的状况与动态变化,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和赤潮灾害的决策信息,并按照赤潮灾害的生消变化分成灾前、临灾、灾中和灾后四个阶段,以达到快速、实用、准确地提供专门的赤潮灾害决策成果,为有关部门的赤潮灾害预测预报及选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依据2011年3~5月对东海赤潮高发区典型断面Za的8次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在赤潮生消期颗粒有机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赤潮爆发前颗粒有机物浓度高值中心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区,主要受陆源输入和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外海受少量浮游植物活动影响出现次高值区。赤潮爆发期,颗粒有机物浓度的高值区由近岸转为外海,浮游植物的活动成为影响颗粒有机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垂直方向上,赤潮爆发前由于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底层出现最大值,表层次之,中层最低。而赤潮爆发期,由于浮游植物活动的影响,表中层最高,赤潮爆发前后颗粒有机物与叶绿素的含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7.
Gemini1231双季铵盐选择性抑制赤潮生物生长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藻门的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裸甲藻,黄藻门的赤潮异弯藻,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等典型赤潮生物以及绿藻门的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2种非赤潮生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Gemini1231双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抑藻活性.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在较低浓度下(0.2~0.5 mg·L-1时),对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湾藻等赤潮生物的生长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该双季铵盐的浓度增至0.5 mg·L-1以上时,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相同浓度范围内,对裸甲藻和所选用的2种非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表现出了抑藻作用的选择性.对各海洋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该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性抑藻作用与不同海洋微藻生物膜的脂肪酸组成,尤其是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8.
东海赤潮高发区半分析算法色素浓度反演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研究赤潮机理和预测预报以减少其危害,根据2002-04东海赤潮调查航次实测资料,得出经验系数,建立方程,发展了东海赤潮高发海区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半分析算法.由现场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检验,叶绿素a吸收系数aph(675)及浓度的反演结果误差基本在30%以内,其中浓度反演结果比较,均方根偏差为0.24,最大相对偏差为40.93%,平均相对偏差为18.83%,相关系数R2为0.83.从检验的结果来看,算法反演的精度较好,对于研究海区相对适用.  相似文献   
109.
110.
赤潮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危害机制和效应因赤潮生物的种类而异。文章通过连云港海域赤潮监控区内赤潮灾害历史观测数据,探索赤潮空间分布状况并揭示空间分异规律的方法。在赤潮灾害预警方法研究中,集成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赤潮水色要素叶绿素a的预测模型构建,选出最适合连云港海域赤潮预测模型,并将之应用到遥感图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