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320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水体浮游植物光吸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洋  沈芳  李秀珍 《环境科学》2015,36(6):2019-2027
根据2013年8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水体浮游植物优势物种及光吸收特性进行调查,在34个调查站位中,共10个站位发生赤潮,其中,6个站位发生硅藻赤潮,3个站位发生甲藻赤潮.赤潮水体和非赤潮水体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变化很大,440 nm处吸收系数范围分别为0.199~0.832 m-1和0.012~0.109 m-1;而比吸收系数变化相对较小,440 nm处比吸收系数在赤潮和非赤潮水体的平均值分别为0.023 m2·mg-1和0.035 m2·mg-1.从赤潮水体向非赤潮水体过渡,大粒径浮游植物所占比例减小,小粒径浮游植物所占比例上升,打包效应减小,因而比吸收系数升高.浮游植物粒径指数的变化对440 nm和675nm处的比吸收系数变化的贡献可分别达到43%和25%.不同类型赤潮(如硅藻和甲藻赤潮)在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接近的情况下吸收光谱仍具有明显差异,这是色素组成不同的结果.甲藻赤潮中硅甲藻黄素和叶绿素c2的浓度之和与叶绿素a浓度的比值大于硅藻赤潮,是甲藻在465 nm附近出现吸收肩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35-245
江河湖海的富营养化导致湖河蓝藻和沿海赤潮频发是全世界面临的灾害性问题之一。黏土治藻是解决这一环境难题的技术方法之一,在应急治理藻华和赤潮中已取得一定成效。黏土治藻具有一定缺陷,研究黏土的类型、含量、治藻性能、有机和无机改性及其治藻性能、优异性能黏土筛选、复配集成及其治藻、去富营养化性能的技术方法,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尤其在藻类和富营养化标本兼治、应急和长效综合治理取得了新突破,展示了其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73.
海洋微藻产生的溶血毒素(Hemolytic toxins)对海洋生物影响极大,是造成鱼类和贝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对于溶血毒素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海洋微藻溶血毒素的成分非常复杂,对于毒素化学结构的分析是制约溶血毒素研究的关键因素。本文总结了已经报道的溶血毒素的化学结构,共分为五类,即糖脂类(Glycolipids)、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长链多羟基多烯类(Long-chain polyenes)、聚醚类(Polyethers)以及卟啉类(Porphyrins)化合物,为深入研究溶血毒素性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4.
翟伟康  许自舟  张健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2):243-246,251
对河北省近岸海域1989~2014年间发生的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全省赤潮灾害发生的频次及累计面积呈现上升趋势;每年的5~10月是赤潮灾害的发生期,其中5~6月是赤潮频发期;秦皇岛市、黄骅市附近海域是河北省赤潮灾害的多发海域,也是深受赤潮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海域;甲藻门引发赤潮灾害的比例较大,尤其夜光藻引发的赤潮灾害的次数最多;有毒赤潮生物种较多,达12种;新的赤潮生物种抑食金球藻引发的赤潮灾害扩散快,影响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超标排放;加强海水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加大对抑食金球藻引发赤潮的机理、快速检测与识别方法的研究,减少或避免赤潮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5.
本文阐述了深圳近岸海域(大鹏湾北部和东部沿岸、大亚湾西部沿岸、深圳湾西北部沿岸及珠江口东南部沿岸)四个海区氮磷营养盐近30 a变化趋势,统计了各海区历年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总面积,并对氮磷营养盐含量和赤潮发生次数、累计总面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深圳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污染状况为东优西劣的趋势,东部海域水体均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而西部海域水体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部分年份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赤潮发生次数以大鹏湾最高,深圳湾次之,累计总面积以深圳湾最大,珠江口次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IN、PO4-P与四个海区赤潮发生次数、累计总面积均无显著相关性,而NH4-N、NO3-N分别与大鹏湾和珠江口海域赤潮暴发次数、累计总面积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6.
赤潮卫星遥感监测系统软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遥感监测系统主要由硬件支持系统,包括实时卫星数据源接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处理终端和产品输出与传输终端等.软件系统,包括卫星数据接收控制软件、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赤潮相关卫星参数反演软件、产品格式化控制软件等.本文就赤潮遥感监测系统的软件构成和构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377.
秦皇岛近海有害藻华发生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近海有害藻华主要由微型及微微型藻类引起,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水体营养盐,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结合秦皇岛地域特色,提出有害藻华的防控及应急治理需从政策、法律、机制、预案及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建立科学的预防体系及有效的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378.
海洋浮游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分布与活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新  李志江  郑天凌 《环境科学》2010,31(2):287-295
于2006年4~5月对东海近海28°~30.7°N之间的赤潮高发区浮游细菌的分布、活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采用荧光显微计数法测定细菌丰度,荧光模拟底物法测定细菌胞外酶活性,PCR-DGGE分析该区域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的浮游细菌丰度在5.85×104~9.26×105cells.mL-1之间,其中舟山外海区域较高,在整个调查区域北部海域高于南部海域.β-葡萄糖苷酶的平均活性为0.023μmol.(L.h)-1,氨肽酶的平均活性约为其3.6倍,在5μm以上颗粒中的胞外酶活性平均占总活性分别为47.4%和44.24%.细菌胞外酶活性的分布与细菌丰度的分布无相关性,在整个调查区域南部海域高于北部海域.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较大,南部海域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北部海域.人类活动和陆源输入是影响浮游细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台湾暖流对细菌胞外酶活性及其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复杂的环境条件是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生态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9.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4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布了《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并和汪纪戎副局长一道答记者问。国家环保总局为回应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Wanted!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还首次推出世界环境日2004年主题中国标识,以唤起全社会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本刊在此全文发表《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80.
孔石莼水溶性抽提液抑制3种海洋赤潮藻的生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孔石莼水溶性抽提液对3种赤潮藻(赤潮异弯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在实验的前4d内,孔石莼水溶性抽提液(0 25~2 0g·L-1)对各赤潮藻种的生长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最大抑制效应表现在接种后的第2~3d.各藻种生长受抑制的量随孔石莼水溶性抽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孔石莼水溶性抽提液的浓度达2 0g·L-1时,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被完全致死,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受到强烈抑制.实验后期(5d后),低浓度处理组(0 25~1 0g·L-1)的藻种加速生长,表现为促进效应.经高温处理后的孔石莼水溶性抽提液对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的抑制效应完全消失,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效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