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为了降低局部通风系统控制污染物所需能耗,研究了射流作用下槽边集气罩轴向速度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无射流条件下排风量对无量纲轴向速度的影响,探讨了射流速度与罩口风速相等条件下集气系统气流流场特性。以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对比研究了射流角Aj及送风口长度Ls在不同范围内控制风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排风量并不影响轴心速度的变化趋势;送风口沿Aj的负方向喷出气流时,汇流场轴向速度衰减变缓,控制风速在Aj为-10°时达到最大值,达到罩口风速的0.76倍;最佳Ls值为工作台宽度的0.4倍,超过该值时的控制风速不再增加,Vc为0.57Ve。  相似文献   
222.
孔锋  孙劭  王鹏 《灾害学》2021,(2):89-96
基于1961-2018年中国545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日值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数据,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从气候态特征、长期变化趋势、年际波动特征和1990年前后的差异特征诊断气候变暖背景下近58年来中国风速均值和极端值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1961-2018年中国平均风速具有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异特征,而最大...  相似文献   
223.
224.
基于结构全寿命设计和风致疲劳研究的需求,利用辽宁、深圳和环渤海地区的测风资料,采用威布尔分布对我国疲劳风速的概率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威布尔分布可用于编制我国疲劳风速谱,其形状参数是影响风速概率分布的重要参数,不同地区疲劳风速分布的形状参数取值各不相同:以年为时间长度,辽宁长海地区疲劳风速分布的形状参数约为1.7,深圳地区约为2.3,环渤海地区约为2.0。同时,还提出了我国疲劳风速谱参数的简化取值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区域的结构设计和疲劳累积损伤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合理编制疲劳风速谱和了解我国疲劳风速分布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5.
跃距是颗粒运动的重要参数之一,沙粒跃距的实验研究对沙粒跃移理论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于高风速下沙粒跃移轨迹平缓,飞行距离较长,因而,高风速下沙粒跃距的实验研究很少.通过对沙粒跃移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同时采用水平集沙仪和垂直集沙仪观测沙粒跃距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高风速下沙粒跃距进行野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沙粒跃距随粒径减小呈指数规律增大,沙粒粒径与运动方式转换趋势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测量沙粒跃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6.
本文主要介绍了IEC 60095-1铅酸起动蓄电池组-第一部分: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2006年版与2000年版试验方法和要求的差异比照.  相似文献   
227.
厦门秋季近郊近地面CO2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燕丽  穆超  邓君俊  赵淑惠  杜可 《环境科学》2013,34(5):2018-2024
利用CO2监测仪在厦门近郊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超级监测站进行了秋季CO2数据采集,并结合监测站气象要素和气体污染物监测,分析了近地面CO2浓度变化特征、风速风向对其变化特征的影响以及CO2与部分气体污染物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厦门近郊秋季近地面CO2浓度主要集中分布在375~415μmol.mol-1范围内,约占70.87%;近地面大气CO2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结构,CO2浓度日变化范围375.74~418.18μmol.mol-1,日平均最高值出现在黎明前后(408.54μmol.mol-1),最小值出现在午后附近(379.14μmol.mol-1),夜晚(18:00~05:00,北京时间)平均浓度(400.87±4.05)μmol.mol-1高于白天(06:00~17:00)平均浓度(388.86±9.40)μmol.mol-1;风速日变化曲线与CO2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夜晚时段(22:00~04:00)风速波动范围在1.0~1.5 m.s-1时,对应的CO2浓度变化平稳,基本稳定在(400.72±2.12)μmol.mol-1.白天时段(09:00~18:00)风速变化范围在2.0~2.5 m.s-1时,对应的CO2浓度变化范围较大为379.14~394.83μmol.mol-1;用指数函数模型估测到该站点区域CO2背景浓度为386.84μmol.mol-1;观测期间该站点主要风向为东北偏东,统计该方向上CO2浓度与风速的相关关系,得出CO2浓度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r=-0.67),相关系数高于所有方向统计的CO2浓度与风速的相关系数(r=-0.41,P<0.01),不同风向上CO2浓度贡献来源不同;此外,CO2浓度与温度、辐射量呈负相关(r=-0.541/-0.515,P<0.01),与湿度呈正相关(r=0.66,P<0.01);与其它大气气体污染物相比CO2与CO、NO的相关程度较高(r=0.469/0.436,P<0.01),与SO2相关程度较弱(r=0.126,P<0.01),经分析推测监测站点区域CO2排放源部分来自机动车排放,而燃煤排放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228.
目的 研究典型金属材料在自然太阳辐射环境下的热效应,并分析试验件属性及环境参数等不同因素对材料热效应的影响规律。方法 通过设计自然环境下太阳辐射热效应试验方案,分析涂层颜色、粗糙度等对7075铝合金材料太阳辐射热效应的影响,建立一种太阳辐射环境下稳态温度的计算算法。结果 获取了在9月前后20 d内的外场辐照度及10组试验件的温度测量数据,得到了涂层颜色、粗糙度等对材料热效应的影响规律。此外,建立的简化算法和试验数据误差在5%以内,具有精度高、形式简单等优势,可以应用于给定辐照强度下典型材料热效应的预测。结论 针对特定试验件,辐照度和风速是影响其热效应的主要因素。当辐照强度在较高的范围内变化时,试验件温升基本和辐照度成正比。随着自然环境风速的增加,试验件温度的下降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229.
针对2013年12月和2014年12月南京地区秋冬季的2次典型霾污染过程,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这2次霾发生前后以及发生期间的天气环境、天气条件进行观测、分析。该文还通过HYSPLIT-4观察2次污染气团的来源,并利用CALIPSO分析2次污染期间气溶胶组分,发现由南京及周边地区形成、并在局地停留发展壮大的污染气团容易形成重大霾污染事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工厂、交通、建筑等;由北方携带大量污染物的气团入侵到南京地区,容易造成南京的霾污染天气,并且污染物组分以灰尘、污染性灰尘为主。由于天气条件的不同,2次污染发生期间的污染程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通过文章研究,发现稳定的气象条件容易发生霾天气,特别是当近地层风速较弱、混合层高度低、出现强逆温以及产生弱上升运动时,容易发生严重性霾污染天气。研究还发现各气象要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霾污染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0.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的噪声和气象自动监测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个体样本(典型日)、总体样本进行风速—声级相关性分析,分析得出总体上噪声级随风速增加而提高,风速≤1 m/s时噪声值受影响不显著或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