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安全科学   167篇
废物处理   127篇
环保管理   187篇
综合类   846篇
基础理论   107篇
污染及防治   164篇
评价与监测   15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661.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一种比较成熟、脱硫效率较高的脱硫技术。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化学基础和过程动力学,研究了影响烟气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液气比对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影响。通过对某公司脱硫系统的优化调整,系统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明显。根据机组负荷控制液气比在11 L/m3左右,脱硫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均可保证,并有广泛地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662.
玻璃减薄蚀刻液中氟硅酸的选择性脱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玻璃减薄蚀刻液中氟硅酸(H2SiF6)的累积,是导致蚀刻液无法连续使用而转化为废液的主要原因。尝试对蚀刻废液中氟硅酸进行选择性脱除工艺,探索刻蚀液循环利用的有效处理方法。鉴于氟硅酸的碱金属盐具有溶解度较低的特点,研究考察了利用钠盐或钾盐为沉淀剂,将废液中的H2SiF6以氟硅酸盐的形式沉淀去除,为实现蚀刻液的循环利用提供可能。结果表明,KCl相比NaCl对H2SiF6处理效果更好,但生成的K2SiF6的结晶颗粒过细,难以自然沉降,过滤效果较差;而Na2SiF6结晶沉降特性较好,且使用NaCl为沉淀剂具有价廉易得等特点,可作为氟硅酸的理想沉淀剂。H2SiF6去除率与碱金属盐H2SiF6摩尔计量比正相关,当摩尔计量比NaCl/H2SiF6=2,H2SiF6含量10%的模拟废液,其H2SiF6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63.
探讨了苯甲酸生产残液中锰、钴和镍的提取及分离方法。首先采用酸溶液提取残液中的金属元素;然后通过氨水沉淀法分离锰;最后使用p507萃取剂分离钴和镍。实验结果表明:当苯甲酸生产残液中锰、钴和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85 0%,0.307 1%,0.015 5%时,在硫酸浓度为2.0 mol/L、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25%的条件下,锰、钴和镍的提取率分别为88.59%,87.77%,86.50%;当氨水浓度为2 mol/L时,锰的沉淀率达94.24%;在平衡水相p H为4、p507萃取剂皂化率为60%、油相中p507萃取剂的体积分数为15%的条件下,钴萃取率达87.53%,镍萃取率仅为8.46%,钴镍分离系数为68.70。  相似文献   
664.
许阳宇  周律  贾奇博 《化工环保》2015,35(2):109-115
<正>渗透技术(FO)是一种以半透膜两侧溶液渗透压之差作为水分子跨膜驱动力的绿色膜分离技术。介绍了FO的原理及其对污染物的截留率较高、能耗小、膜寿命较长、不易发生膜污染且污染后的膜清洗更简单等优点。综述了FO在污水资源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完善基础理论、研发膜材料、回收驱动液等是未来FO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65.
文章梳理了页岩气开发中广泛采用的污染治理技术,特别针对油基钻井废弃物和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开展研究分析,结合国内生产实际情况,介绍各项技术的优劣。通过一线科技专家评分,在油基钻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中热脱附法得到最高评价,压裂返排液一、二级处理技术中化学絮凝法得分最高,压裂返排液三级处理技术中反渗透技术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的技术在国内外油基钻井废弃物处理及压裂返排液处理应用中十分普及,评分情况与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反映了评分系统的准确性。该研究对我国页岩气开发污染治理技术甄选和研发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6.
临安大气本底站酸雨污染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临安大气本底站酸雨观测数据,研究临安大气本底站降水pH,酸雨发生频率的时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借助后向轨迹分析法分析输送形势对临安大气本底站酸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最近6年间临安大气本底站降水pH各月均值均小于4.5,均达到强酸雨的程度;临安大气本底站的酸雨发生频率表现为夏季低、秋季高;1985—2009年临安大气本底站降水的年均pH全部达到酸雨程度。根据Daniel趋势检验,临安大气本底站年均降水pH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风速越小,酸雨出现频率就越高;降水pH受降水量的影响较大。临安大气本底站的酸雨与降水前的大气中SO2浓度存在负相关的关系。根据气团的来向与酸雨污染程度的关系分析,临安大气本底站的酸雨污染受到其北部地区和浙西地区的酸雨气体物输送的影响较大。临安大气本底站的酸雨污染特征已由原来的硫酸型转为硫酸型与硝酸型并重。  相似文献   
667.
用二氯甲烷萃取水中的甲萘威和阿特拉津,经旋转蒸发和氮吹富集浓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22 nm波长下测定。甲萘威和阿特拉津在0.100 mg/L~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31 μg/L和0.027 μg/L,空白水样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8.5%~91.7%,平行测定3次的RSD<5%。  相似文献   
668.
气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百菌清和菊酯类农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己烷萃取地表水中的百菌清和6种菊酯类农药,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定性定量。供试农药的线性范围:百菌清为10.0μg/L~200μg/L,6种菊酯类为50.0μg/L~1 000μg/L;方法检出限分别为:百菌清0.054μg/L,甲氰菊酯0.62μg/L,三氟氯氰菊酯0.68μg/L,氯菊酯0.40μg/L,氯氰菊酯0.65μg/L,氰戊菊酯0.78μg/L,溴氰菊酯0.15μg/L;对地表水样品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3%~118%,6次平行测定的RSD<5%。  相似文献   
669.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LLE -GC/MS)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的6种酞酸酯类化合物、百菌清和联苯胺的方法。选用3种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筛选出回收率高、操作简单的前处理方法,萃取后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表明:8种物质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8~0.9995,用二氯甲烷萃取回收率最佳,回收率在90.1%~1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24%~7.21%之间。  相似文献   
670.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通过萃取条件优化试验,选择正己烷为萃取剂,使目标物在0μg/L~38.5μg/L之间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2μg/L ~0.005μg/L。实际饮用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0.8%~104%,RSD<3%。用该方法测定桂林市4个水厂饮用水,结果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未检出,其余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虽有检出,但检出值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