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6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21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目的研究涡轴发动机性能退化规律。方法以某型涡轴发动机监控工作为基础,根据该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和发动机出厂时的排气温度基线,计算稳定工作状态下该型涡轴发动机的排温裕度和燃油消耗率随工作时间的变化情况,统计并分析近4~6年以来10台涡轴发动机的飞参数据。结果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发动机的效率都会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随时间逐渐增大。结论通过定期合理地清洗发动机,及时采取防腐控制措施等方法,可以减缓发动机性能的退化速度。  相似文献   
442.
针对飞机在航线飞行中污染物排放问题,建立基于巡航性能数据和高空预报风温数据的性能参数计算模型、CO_(2)排放量计算模型、尾迹云环境影响模型和飞行排放成本模型;然后根据自由航路空域(FRA)的运行特点和限制,对传统的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考虑飞机前序航段油耗对飞机重量及后续排放参数计算的影响,以实现CO_(2)排放量最少、尾迹云对环境影响最小和排放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飞行路线动态优化。结果表明:与最短距离下的优化结果相比,以CO_(2)排放量最小为目标时的优化方案可降低CO_(2)排放量9.61%、排放成本44.35%、油耗9.61%;排放成本最小的飞行路线则可降低CO_(2)排放量5.58%、排放成本64.05%、油耗5.58%。  相似文献   
443.
444.
445.
446.
目的 分析海拔高度(大气压力)、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以及冷却风量等对车辆冷却系统高原散热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模拟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 海拔升高1000 m,发动机水套散热量平均增加约5.3%;冷却液温度升高10℃,发动机水套散热量平均降低约14.5%;海拔升高1000 m,若保持发动机热平衡状态不变(出口冷...  相似文献   
447.
为有效预测评估航空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适航性,对国产CJ1000A航空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标准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基于航空发动机在起降过程中最大非挥发性颗粒物质量排放浓度与发烟指数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国产CJ1000A航空发动机非挥发性颗粒物排放性能的等效评估方法。以额定推力与CJ1000A相似的CFM56-5B航空发动机为例,研究表明该等效评估方法所得的分析结果与实际审定结果一致,可以有效评估航空发动机的非挥发性颗粒物排放性能;同时,分析了该方法估算CFM56-5B航空发动机非挥发性颗粒物质量排放浓度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该方法的整体鲁棒性。总体上,提出的等效评估方法可为CJ1000A航空发动机的非挥发性颗粒物排放性能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8.
研究了泡沫铝芯三明治板材U型弯曲工艺,建立了冲压弯曲试验系统,给出了泡沫铝芯三明治板材弯曲变形模式和载荷位移曲线。综合运用试验、塑性力学理论分析了三明治板材冲压弯曲宏微观协调变形机制,以及泡沫铝三明治板材冲压成形板面泡沫铝芯问界面剥离、圆角半径处过度减薄、泡沫铝芯剪应力裂纹等主要成形缺陷。探讨了压边力和冲压成形板厚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