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50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484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110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要以镁盐、铝盐、纯碱和烧碱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多孔镁铝复合氧化物(P—Mg3.1AlO4.6),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总孔容分别为206.3m2/g、8.961nm和0.4208cm3/g。研究了这种多孑L材料对水溶液中cr(VI)的吸附性能,在25~45qC时,静态吸附量为82.32~141.7mg/g;当初始浓度100mg/L、流速5mL/min、床层高度10cm和pH=6时,半穿透时间、半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06rain、49.28ing/g和51.30Ing/g;拟合参数及误差分析表明,cr(Ⅵ)在P—M敬。AIO4.6上的静态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Yoon·Nelson模型能很好地预测cr(Ⅵ)在P—Mg3.1A104.6上的动态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72.
以镁盐、铝盐、纯碱和烧碱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多孔镁铝复合氧化物(P-Mg3.1AlO4.6),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总孔容分别为206.3 m2/g、8.961 nm和0.4208 cm3/g。研究了这种多孔材料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在25~45℃时,静态吸附量为82.32~141.7 mg/g;当初始浓度100 mg/L、流速5 mL/min、床层高度10 cm和pH=6时,半穿透时间、半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06 min、49.28 mg/g和51.30 mg/g;拟合参数及误差分析表明,Cr(Ⅵ)在P-Mg3.1AlO4.6上的静态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式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Yoon-Nelson模型能很好地预测Cr(Ⅵ)在P-Mg3.1AlO4.6上的动态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73.
间歇浸取对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Cr和As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间歇浸取条件下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重金属Cr、As的释放,对水泥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拟煅烧实验制取含Cr和As的水泥熟料,并制取混凝土样品,采用pH影响实验和扩散浸出实验,研究了混凝土中Cr和As的溶解特性及其间歇浸取对混凝土中Cr和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取方式对浸取液pH有较...  相似文献   
74.
利用超级决策(SD)软件,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网络分析法(ANP)整合模型应用于上海市宝山区产业规划方案的环评和方案筛选中.通过对比不同方案下各DPSIR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方案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排序,同时通过对指标体系的深入考察,识别出规划中的敏感性因素,为规划方案的筛选及规划的...  相似文献   
75.
针对某台600 MW亚临界参数汽轮机低压转子的末三级叶片(2Cr12NiMo1W1V钢)出汽侧裂纹进行了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室温冲击韧性试验、硬度试验,并对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开裂的低压转子叶片,是由于其化学成分Mo元素含量低于标准要求,导致材料的KISCC降低,以及硬度偏低造成裂纹扩展所需的外界启动应力降低,进而在运行过程中拉应力和湿蒸汽的氧化腐蚀共同作用下,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76.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在环境介质及生物样本中被广泛检出,为探究TDCPP的潜在神经毒性以及作用机制,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经300 mg·kg-1·d-1的TDCPP持续染毒35 d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及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在TDCPP染毒35 d后,大...  相似文献   
77.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提质,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环境风险日益凸显,其中Cr(Ⅵ)污染颇具代表性。本文围绕电子供给的不同方式,分别从输入能量和投加物质两个角度,系统梳理了近年来高效还原水中Cr(Ⅵ)技术的研发进展。指出:探索不同工艺形式的组合以降低运行成本和二次污染风险,以及以光催化、电催化和活性氢化学还原为代表的高效、清洁的还原技术,可作为未来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提升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固定效果,该文采用10%(质量比)的生物质和酵母菌粉对碱性、中性和弱酸性紫色土进行改良,批处理法研究各改良土样对Cr(Ⅵ)的等温吸附特征,并对比不同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下的吸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改良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均适合Langmuir模型描述。Cr(Ⅵ)的最大吸附量(qm)保持在99.66~283.63 mg/kg之间,qm表现为菌粉改良>菌粉和生物质复合改良>生物质改良>未改良。相同改良条件下,qm随土壤pH的升高而降低。随着pH值的升高,各改良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pH=2时最佳。供试改良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量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以0.05 mol/L最佳。温度升高有利于各改良紫色土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各改良紫色土对Cr(Ⅵ)吸附均为自发、吸热和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79.
密封消解法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_(Cr)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国标重铬酸钾法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Cr时的不足,提出用密封消解法来测定高盐废水CODCr的观点,通过丁酮氧化率、氯离子干扰、混配水样和实际水样测定结果的比较,对国标法和密封消解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Cr值时,密封消解法优于重铬酸钾法,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废水的CODCr。  相似文献   
80.
21世纪超级纤维--PBO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 概述 PBO是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Poly-p-phenylene benzobisthiazole)纤维的 简称,是含有杂环芳香族的聚酰胺家族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成员。20世纪 80年代美国为发展航天航空事业开发的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被誉为21世纪 超级纤维,其日本的商品名为丝龙(Zylon),现已正式上市,正在开发单纤维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