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666篇
安全科学   302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1388篇
基础理论   324篇
污染及防治   125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经过验证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对珠江口夏季有机碳进行海陆源区分,并对海陆源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贡献比重及其通量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珠江口夏季陆源(海源)有机碳浓度从口门到外海逐渐降低(升高),在表、底层海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1.45和0.87mg/L(0.97和1.05mg/L);垂直方向上,在层化水域陆源(海源)有机碳浓度从上到下逐渐递减(升高),在非层化水域海陆源有机碳浓度垂向分布较为均匀.珠江口夏季海源有机碳贡献率表层海水低于底层海水,平均贡献率为48.26%,沿向海方向海源有机碳贡献率逐渐增加--从内伶仃洋水域的4.43%逐渐提升到外伶仃洋东侧水域的81.20%.珠江口水动力条件复杂,在径流、潮汐、季风等因素的作用下陆源有机碳向海输送且向海输送量逐渐递减;海源有机碳在不同水域动力输送特征不同,西南水域向海输送,向海输送量逐渐递增;东北水域向岸输送,向岸输送量逐渐递减.陆源有机碳生化反应活性较弱,只有小部分被生化过程消耗,其迁移转化主要由沉降过程控制,而海源有机碳的迁移转化,则由口门的动力输送过程主控向外海的生化耗碳过程主控过渡.此外,海源有机碳沉降作用明显低于陆源有机碳,生化作用明显高于陆源有机碳.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采用正渗透(FO)工艺处理酸性矿井水(AMD),以NaCl为原料液、MgCl2为汲取液,研究了汲取液浓度、膜取向、流速等操作条件对正渗透水通量及反向溶质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FO对AMD中的Al3+、Fe2+、Cu2+、Zn2+等金属离子的截留率分别达到99.8%、100%、98.9%和99.5%,硫酸盐的截留率达到97.5%;采用纳滤工艺回收正渗透汲取液,对于Mg2+的截留率达到73.3%。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1—2014年共12次长江大通站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江水体中溶解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P)和活性硅酸盐(SiO3-Si)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并估算了各项营养盐入海通量,比较分析了自1960s以来通过长江输入的各项营养盐通量变化及对长江口海域营养盐浓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水体中DIN浓度夏秋高、冬春低,而PO4-P浓度则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变化特点,SiO3-Si浓度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显著相关,但无明显季节变化。DIN、SiO3-Si通量与长江径流变化一致,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特征;PO4-P通量则呈现秋季高、冬季低的变化特征。自1960s以来,DIN和PO4-P通量均呈上升趋势,2010s较1960s分别增加9.5倍和3.6倍,而SiO3-Si通量呈下降趋势,2010s较1960s减少0.6倍;导致长江口海域DIN和PO4-P年均浓度分别升高4.5和0.8倍,SiO3-Si年均浓度则下降0.6倍,氮磷比升高两倍,硅氮比和硅磷比分别降低0.9和0.8倍,这可能是导致近60 a来长江口海域赤潮发生面积增加和硅藻比例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PM_(2.5)严重超标下进行户外运动可能会导致肺部疾病的风险,建立户外运动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定量分析PM_(2.5)含量与户外运动的身体机能指标参量的关系,实现数学建模,指导户外运动锻炼。提出基于最大摄氧量定量递归分析的PM_(2.5)严重超标下户外运动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户外运动风险评估约束参量,采用模板参数对照法和定量递归分析方法进行风险评估优化求解,结合模糊决策方法进行PM_(2.5)超标环境下的户外运动的风险评估建模,求得最大摄氧量、最大通气量等参数的最优值,从而指导户外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为依据 ,结合企业实际 ,具体阐述了六价铬、铜、镍的半定量分析方法 ,该方法具有测试准、投入少、易掌握、速度快等特点 ,对电镀废水处理设施的调试测定以及企业日常监测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1998年10月的观测资料为例,分析了北京市某地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该地区大气细菌浓度的分布特征,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一天内气象要素及细菌浓度均是周期变化,且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用TLC定性法和HPLC定量法研究了Geotrichum candidum Dec 1对邻苯二甲酸脂的分解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添加于培养液中的邻苯二甲酸脂的量逐渐减少,并且有新的化合物生成,证明Dec 1能分解邻苯二甲酸脂。邻苯二甲酸脂对Dec 1的初期增殖有阻碍作用,但当葡萄糖枯竭后,Dec 1可以利用邻苯二甲酸脂分解产生的化合物增殖。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钟武 《环境保护》2007,(4A):13-18
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中共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思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最重要的正是它们之间在数量上的协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