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665篇
安全科学   302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1394篇
基础理论   325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阐述了定量风险评价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指标,并从前期准备、资料数据搜集、危险辨识、失效频率分析、失效后果分析、风险计算和风险评估等环节对某石化企业液化气一级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定量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该重大危险源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基本符合安监总局40号令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主要调查研究环渤海湿地芦苇对TC、TN、TP的吸收通量。调查表明,2008年环渤海湿地的芦苇面积为20.08×104hm2。2009年,芦苇总生物量在7月、10月和11月的调查结果分别为267.2×104t、183.4×104t和138.0×104t。7月、10月和11月,芦苇对TC的吸收通量分别为115.58×104t、80.68×104t、64.23×104t;对TN的吸收通量分别为4.03×104t、1.45×104t、0.84×104t;对TP的吸收通量分别为0.37×104t、0.10×104t、0.031×104t。  相似文献   
93.
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斑马鱼卵黄蛋白原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环境低剂量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水生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测定了PFOS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肝脏中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mRNA水平的影响.将斑马鱼暴露于4个PFOS的环境低剂量浓度组(0.1、1、10、100μg.L-1)中进行21d毒性试验,收集肝脏样品,提取RNA,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VTG1和VTG3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①PFOS暴露引起雄性斑马鱼肝脏VTG1和VTG3 mRNA水平升高,VTG1 mRNA水平升高与剂量呈正相关,在100μg.L-1暴露浓度处与对照组呈现显著性差异;VTG3的mRNA水平变化与剂量呈倒U型曲线,呈现典型的毒物刺激荷尔蒙效应,在10和100μg.L-1暴露浓度处与对照组呈现显著性差异;②PFOS暴露引起雌性斑马鱼肝脏中VTG1 mRNA水平升高,在10μg.L-1暴露浓度处与对照组呈现显著性差异,但在高浓度(10和100μg.L-1)处试验结果误差较大;VTG3 mRNA水平只在10μg.L-1暴露浓度处升高,但相比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PFOS暴露对斑马鱼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明显,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是类雌激素效应,而肝脏中VTG1和VTG3mRNA水平可能作为PFOS内分泌干扰效应评价的敏感生物标志物,但VTG1和VTG3 mRNA水平的响应曲线呈现基因亚型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4.
郑艳玲  侯立军  陆敏  谢冰  刘敏  李勇  赵慧 《环境科学》2012,33(3):992-999
为探索长江口崇明东滩表层沉积物中是否存在厌氧氨氧化菌以及厌氧氨氧化菌的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以崇明东滩高、中、低潮滩夏季表层沉积物中总DNA为模板,PCR扩增沉积物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特异性16S rDNA片段,通过克隆、测序,构建相应基因文库,将文库中有效克隆序列分别提交到GenBank中进行相似序列搜索,并利用MEGA5绘制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发现,克隆序列CM-L-7和CM-L-18与已发现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Scalindua sp."同源性达98%,CM-L-13与Candidatus"Scalindua wagneri"同源性达94%,CM-M-6与Candidatus"Kuenenia sp."同源性达94%,CM-M-22与Anaerobicammonium-oxidizing planctomycete JMK-1的同源性达95%,CM-H-15与Candidatus"Kuenenia stuttgartiensis"的同源性达94%.表明,崇明东滩高、中、低潮滩表层沉积物中均存在厌氧氨氧化菌,但所属菌属不同,低潮滩以Candidatus"Scalindua"为主,中、高潮滩以Candidatus"Kuenenia"为主.相比之下,中潮滩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较为复杂.部分克隆序列与已发现厌氧氨氧化菌存在较大进化距离,表明崇明东滩可能还存在其他具有潜在厌氧氨氧化功能的细菌.  相似文献   
95.
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估算和评价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贡献,研究了稻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交换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我国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在数据剔除、校正和差补的基础上,对瞬时CO2通量值进行计算求得日CO2通量值和年CO2通量值,并对CO2通量季节变化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光合吸收CO2通量(GPP)、呼吸排放CO2通量(Reco)和净吸收CO2通量(NEE)的季节变化均呈6~9月较高,1~5月和10~12月较低的对称分布.其中5~9月水稻生长时期的NEE总量占年总量的80%以上,对年NEE总量起决定性作用.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日平均气温(Ta)是GPP与NEE季节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二者与GPP和NEE分别存在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年净吸收CO2总量为2?475.6 g/(m2·a),这表明我国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是大气CO2的汇.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细菌多样性及其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从同步高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氨氮和高COD的SBBR生物膜和渗滤液原水中采集微生物样品并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对(GC341F/907R)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目标16S rDNA片段,然后对扩增的16S rDNA进行DGGE,对凝胶染色并进行条带统计分析和切胶测序,使用序列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驯化后的SBBR生物膜和渗滤液原水中都有比较丰富的细菌多样性,驯化的生物膜细菌主要来自渗滤液原水,而且生物膜细菌在反应器正常运行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群落结构变化;在该SBBR中有多种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好氧反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共存,说明该反应器中可能同时存在全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3种脱氮方式.研究结果为SBBR脱氮微生物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蒋增杰  崔毅  陈碧鹃 《环境科学》2007,28(5):1001-1005
2004-08~2005-05分4个航次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的10个站的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溶解无机氮营养盐(NH+4-N、NO-3-N、NO-2-N)进行了现场调查, 并使用Fick第一定理对该海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的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无机氮均以NO-3-N为主,分别占溶解无机氮总量的73.34%和61.45%;上覆水中溶解无机氮(DIN)和NO-3-N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在2004-10达到峰值,NH+4-N的季节变化稍有不同;间隙水中溶解无机氮(DIN)和NO-3-N、NH+4-N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从5月份到8月份含量逐渐增加,到10月份达到最大,然后到次年2月份又减少;上覆水和间隙水中NO-2-N的含量随养殖进程表现为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NH+4-N、NO-3-N和NO-2-N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扩散通量分别为5.46、-5.04、8.71 μmol/(m2·d),NO-2-N的扩散释放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的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8.
壳聚糖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去除溶液中铅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章旺  邵嘉慧  何义亮 《环境科学》2010,31(6):1532-1536
采用聚醚砜超滤膜,以壳聚糖为络合剂络合-超滤去除溶液中Pb2+,考察了溶液pH值、Pb2+/壳聚糖装载量比、离子强度和Ca2+各因素对Pb2+截留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超滤浓缩时间对Pb2+截留率及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是决定络合-超滤耦合过程能否进行的关键因素;在pH为6.0, Pb2+/壳聚糖装载量比为0.25时,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对溶液中Pb2+的截留率达99%以上.溶液离子强度和Ca2+的增加均不利于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对Pb2+的去除.对浓缩的壳聚糖-铅溶液酸化解络之后,进一步采用全过滤过程回收壳聚糖.回收后的壳聚糖重新用于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去除溶液中Pb2+,此时对Pb2+的去除率为96.2%,与新鲜的壳聚糖没有明显差别.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壳聚糖络合-超滤耦合过程能有效去除溶液中铅离子,同时实现壳聚糖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99.
闽江河口潮汐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以闽江河口区面积最大的鳝鱼滩湿地分布的3种植物沼泽湿地:土著种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沼泽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及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沼泽湿地...  相似文献   
100.
Carbonyl sulfide (COS) and dimethyl sulfide (DMS) fluxes from an urban Cynodon dactylon lawn and adjacent bare soil were measured during April–July 2005 in Guangzhou, China. Both the lawn and bare soil acted as sinks for COS and sources for DMS. The mean fluxes of COS and DMS in the lawn (–19.27 and 18.16 pmol/(m2 sec),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are soil (–9.89 and 9.35 pmol/(m2 sec), respectively). Fluxes of COS and DMS in mowed lawn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bare soils. Both COS and DMS fluxes showed diurnal variation with detectable but much lower values in the nighttime than in the daytime. COS fluxes were 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temperature and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COS uptake was 29°C. While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DMS fluxes and temperature. COS fluxes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ambient COS mixing ratios, and had a compensation point of 336 p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