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18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639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为应对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于2013年颁布并实施了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本研究利用在线耦合的区域大气化学传输模型WRF-Chem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2013—2017年"大气十条"实施期间大气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Aerosol-Radiation Interaction,ARI)强度的变化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量化分析了排放和气象条件变化对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强度变化和空气质量改善的相对贡献.研究发现,"大气十条"实施后ARI对PM2.5质量浓度的增强效应明显减弱,ARI效应的减弱导致2017年全国平均PM2.5浓度相较2013年下降了2.7 μg·m-3,占PM2.5浓度总降幅的9.1%.在这一过程中污染减排起了主导作用,约占ARI效应减弱导致全国平均PM2.5浓度下降的88%,气象条件变化的贡献约占12%.在季节尺度上,冬季ARI效应减弱最为明显,使得2017年冬季全国月平均PM2.5浓度同比2013年下降了12.1%.在区域尺度上,ARI效应的减弱对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使得2017年该区域平均PM2.5浓度相较2013年下降了2.8 μg·m-3,占该区域PM2.5浓度总降幅的9.9%.2013—2017年,ARI效应对京津冀区域冬季重污染天气的影响程度也明显降低.以2013年1月和2017年1月为例,ARI效应使得这两个月内强霾事件期间区域日平均PM2.5浓度峰值分别增加了47.6 μg·m-3和33.7 μg·m-3.研究表明"大气十条"实施后ARI对PM2.5质量浓度的增强效应明显减弱,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及重点区域PM2.5浓度的下降,带来了额外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益.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对重庆地区煤矸石砖厂矸砖表面γ照射量及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量结果作了分析,对矸砖产生的辐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3.
作物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增强UV-B辐射对作物生长、生物量、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对作物响应的种内、种间差异及相应的调控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颗粒,并用SEM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光源,以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降解碱性品绿废水.研究了光源性质、催化剂的加入量、溶液pH值、碱性品绿的初始质量浓度对碱性品绿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照射下、TiO2质量浓度为0.4 g·L-1,pH值为7、碱性品绿质量浓度为2 mg·L-1、光照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碱性品绿降解率达93.6%.  相似文献   
997.
目前紫外线对作物影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人为模拟增强UV-B辐射和去除UV-B.这两个方面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方法,但都会在很多环节上产生系统误差,本文概述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多种控制措施,并讨论了作物对两种处理的响应差异.相对来说,大田植物对去除UV-B实验响应更大,其生长及生物量的变化更明显;而增强的UV-B辐射对农田或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影响较小,但其在调节农田生态系统过程上有更重要的作用,比如种间竞争、物候期的改变以及由于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而导致营养循环和动物采食发生变化等.为了能更加深入了解UV-B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应采用增强和减弱并用的方法进行UV-B辐射研究.参43  相似文献   
998.
陆生植物对UV-B辐射增量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大气同温层的臭氧层逐渐被破坏导致太阳辐射中的UV—B辐射部分抵达地球表面增加,对陆生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讨论了UV—B辐射对陆生植物在分子和器官水平的影响,植物可能通过UV—B光受体吸收低水平UV—B辐射,并通过不同信息途径转导,这包括钙、激酶和活性氧等,UV—B辐射诱致基因活性变化,并改变植物的形态和功能,暴露在UV—B辐射下大量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包括调节编码保护色素、DNA修复蛋白的基因和光合基因等.UV—B辐射引起光合作用、生长和生物量降低,极少数植物增加生物产量,整体群体生物量倾向减少.UV—B辐射对热带亚热带森林树种影响的报道甚少,目前增高UV—B辐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得到重视.参45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介绍了有关估算区域尺度蒸发的模型研究.通过对我国分别为1878(?),318161,866559km~2的三个区域蒸发的估算,验证了Budyko能量模型的适用性.用该模型分别计算的三个区域蒸发结果与相应区域实测结果比较表明,Budyko的能量模型可以应用于我国不同气候条件和较大尺度区域蒸发的估算.本文对数据处理和区域选择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辐射能量与水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