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1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为探究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不同生态类型区人类活动对净氮输入的影响,基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模型(NANI),以北方农牧交错带7省、23地级市的统计数据及相关参数,分析1985~2020年NAN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5~2020年研究区NANI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河北省贡献最高.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区与北方农牧交错带NANI年际变化一致、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和长城沿线沙化退化区NANI年际变化值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从输入组分来看,研究区最大贡献源为氮肥施用(30.34%~56.29%),其次是大气氮沉降(31.20%~47.23%),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区主要输入组分为氮肥施用和食品/饲料氮输入(累计76.46%~85.14%).对北方农牧交错带NANI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为人口密度和畜禽量.因此,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结构调整需结合分区进行管控,调整氮肥使用策略和畜禽养殖模式,促进区域农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2.
千岛湖流域杭州段人类活动净氮、净磷输入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人类活动对流域氮磷输入的影响,基于人类活动净氮、净磷输入模型(NANI、NAPI),分析了2008~2017年千岛湖流域杭州段氮磷输入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年际NANI值呈上升的趋势,10a平均值为2230kg/(km2·a);年际NAPI值呈先上升后持续下降趋势(峰值出现在2011年).各子单元空间差异性较为显著,NANI、NAPI值均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NANI主要输入组分年际间差异显著,2008~2014年NANI的最大贡献源为氮肥施用(37.3%~39.9%),2015~2017年最大贡献源则为大气氮沉降(36.4%~38.4%);NAPI主要输入组分年际间较为一致,最大贡献源为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磷输入(44.1%~48.1%),其次为磷肥施用(40.3%~43.4%).影响因子中,农作物种植强度与NANI、NAPI的相关性最显著,分别为0.851和0.806.各子单元NANI、NAPI与入湖TN、TP负荷强度显著相关,NANI变化可解释其63.9%的河流TN负荷变化,NAPI变化可解释其73.3%的河流TP负荷变化.因此,千岛湖流域杭州段面源污染实际管控中应重点关注NANI、NAPI值较高的汾口镇、威坪镇及浪川乡,加强氮磷化肥污染防治,实行污染控源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73.
污染物排放量与河流水质输入响应关系的建立,是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关键.文章以小清河(济南段)为例,将小清河分为睦里庄-还乡店段,还乡店-大码头段和大码头-辛丰庄段,应用一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确定相应模型参数,与水质实测值相结合,建立污染物排放量与河流水质的输入响应关系,计算响应系数.结果表明:小清河不同段COD的响应系数分别为94.3%、76.7%和76.6%,氨氮的响应系数分别为277.2%、85.7%和58.8%;COD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而睦里庄-还乡店段、大码头-辛丰庄段氨氮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4.
我国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汞排放清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PVC)生产全生命周期汞排放清单的计算方法。采用低汞触媒有盐酸脱吸工艺、高汞触媒有盐酸脱吸工艺、高汞触媒无盐酸脱吸工艺的汞输入因子分别为0.045 g/kt、0.091 g/kt和0.122 g/kt,回收产品的汞输出分布因子分别为95.37%、81.97%和97.18%。估算得到:2010年我国电石法PVC生产汞输入量792.8~814.8 t;回收的产品汞705.9~724.4 t,通过大气无组织排放、管道残留以及其他未知途径汞排放79.6~82.8 t;废水汞排放1.3 t;固体废物汞排放3.6~3.7 t;废酸汞排放2.5~2.6 t。回收的产品汞是汞输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5.
不必再输入支付帐号,双手只需“摇一摇”手机,近距离范围内的帐号就会自动识别接收,输入金额确认即可完成收款付款。  相似文献   
176.
甲烷(CH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库作为大气库中CH4的重要来源而备受关注.为探究亚热带河口区水库溶存CH4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8年11月(秋季)、2019年3月(春季)和6月(夏季)分别对文武砂水库表层水进行高精度多空间点位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文武砂水库表层水体CH4浓度在研究期间的变化范围为0.03~27.35μmol·L-1,呈现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季的时间变化特征(p<0.01);在空间变化上,外源输入强度大的库区水体溶存CH4浓度显著较高,且呈现出由库区沿海区向中心区递减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水库表层水体CH4浓度与水温、DOC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与水体盐度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本研究结果证实亚热带水库是一个重要的CH4排放源,库区周边的废水排入等因素影响了CH4...  相似文献   
177.
湖泊沉积物既是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储存库,也是水体营养盐的二次污染源,可以缓冲水体氮磷浓度变化,进而影响水体营养盐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藻类生长.本文以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沉积物参与下外源氮磷脉冲式输入对水体营养盐浓度和藻类生长的影响,并阐明氮磷在沉积物、水和藻类间的迁移转化及再分配过程.结果表明,当以0.30 mg·(L·d)~(-1)的速率脉冲式输入氮时,实验组(有沉积物)水体氮浓度远低于相应的对照组(无沉积物),沉积物参与下水体氮约以0.144~0.156 mg·(L·d)~(-1)的速率脱除,根据单位面积估算水体脱氮速率约为40.793~44.193 mg·(m~2·d)~(-1),脱氮量约占外源氮的48%~52%;而相应对照组水体约以0.021~0.039 mg·(L·d)~(-1)的速率脱氮,脱氮量仅占外源氮的7%~13%,可见沉积物-水界面作为浅水湖泊反硝化等脱氮过程的主要场所,对减轻湖泊氮负荷具有重要贡献.当以0.015 mg·(L·d)~(-1)的速率脉冲式输入磷时,沉积物表现出明显的"汇"效应,约52%~58%外源磷以2.210~2.422 mg·(m~2·d)~(-1)的速率汇入沉积物,其余约23%~26%外源磷被藻类吸收,约20%~22%则以溶解态存在水体,可见沉积物的参与能有效地缓冲水体磷浓度对外源磷的响应.无外源输入时,沉积物充当磷源,以约0.310~0.468 mg·(m~2·d)~(-1)的速率释放磷供给藻类生长.薄膜梯度扩散技术(ZrO-Chelex DGT)原位高分辨分析显示,沉积物间隙水中有效态磷浓度远高于上覆水,并与二价铁显著相关,表明受铁结合态磷的影响,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状况发生改变会造成内源磷的大量释放.总的说来,在外源得到有效控制时,沉积物中的磷可以缓慢释放进入上覆水中并供给藻类生长,延滞水体对外源控制的响应.因此,在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时,氮磷协调治理可以起到更快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8.
探究外源性碳输入改变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是深入解析森林碳循环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植物残体添加和去除控制实验,设置5种不同碳输入(对照组、双倍凋落物组、去根组、去凋落物组和去根去凋落物组)处理,研究了天山雪岭云杉林(Picea Schrenkiana)生长季土壤呼吸对碳输入改变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期间对照、双倍凋落物、去根、去凋和去根去凋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3.38、 3.94、 2.65、 2.87和2.01μmol·(m~2·s)~(-1);与对照处理相比,双倍凋落物处理使累计土壤呼吸通量增加402.65 g·m~(-2),去根、去凋和去根去凋处理分别减少了515.00、 354.73和967.15 g·m~(-2),减少幅度为去根去凋去根去凋.整个实验期间相对于对照组,双倍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增加20.35%,去凋、去根、去根去凋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平均降低14.40%、 20.78%和40.83%.土壤矿质呼吸、凋落物呼吸和根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相对贡献率由大至小依次为:土壤矿质呼吸(59.46%)根系呼吸(21.49%)凋落物呼吸(14.79%).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全磷、pH值、土壤有机碳正相关,与土壤容重负相关,而全氮、碳氮比和土壤电导率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9.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临退化等的生态问题,调水调沙为湿地补充淡水恢复退化湿地的同时,也改变了沉积环境,并带来大量外源重金属,从而对植被生长产生影响.为此本文选择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先锋植被碱蓬(Suaeda salsa)为研究对象,基于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泥沙沉积深度(0、3、6、12 cm)及不同Cd输入量(0、0.5、1.0、1.5 mg·kg~(-1))对碱蓬物质量分配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浅层埋深叶绿素含量高,利于碱蓬生长,而过量的埋深叶绿素含量低,并对碱蓬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随着Cd输入量的增加,碱蓬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呈现出减小的趋势.泥沙沉积为0 cm、3 cm及Cd输入为0 mg·kg~(-1)、0.5 mg·kg~(-1)时,CAT和SOD活性增强,但随着胁迫的增加,SOD活性减弱,且在最大埋深处理(12 cm)时,大量的Cd输入(1.0 mg·kg~(-1)、1.5 mg·kg~(-1))时CAT活性分别比对照高62.66%和58.56%,CAT活性在最大埋深(12 cm)和最大Cd输入(1.5 mg·kg~(-1))时取得最大值(15.76 U·mg-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d输入对碱蓬蛋白含量、CAT和SOD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泥沙埋深对蛋白含量及SOD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CAT和SOD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调水调沙带来的泥沙沉积和外源重金属输入对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先锋植被碱蓬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碱蓬也能够通过改变生物量分配及调节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0.
技术篇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每个用户的密码是由用户自己设定的,只有自己才知道。只要能够正确输入密码,计算机就认为操作者是合法用户。实际上,由于密码是静态的数据,在验证过程中需要在计算机内存中和网络中传输,而每次验证使用的验证信息都是相同的,很容易被驻留在计算机内存中的木马程序或网络中的监听设备截获。因此用户名/密码方式在保密要求稍高一些的地方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极不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