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1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边界划分与垂直分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聚落生态位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结果,涵盖了人类居所在山地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居民生计所能利用的资源空间.基于SPOT-5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对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边界进行甄别,提出了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边界的划分方法,并对其分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河流、山脚、山沟、图像纹理和色差等因素对边界划分具有指示意义,是界定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范围的关键因子;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域面积介于2.27~528.67 hm2之间,且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在<1 600m海拔段,聚落生态位的增速较小,当海拔高度超过1 600m时,聚落生态位的增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2.
杨思  孔德良 《生态环境》2012,21(2):286-292
道路作为景观廊道,与建设用地景观、林地景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学联系。在道路网络迅猛扩展的同时,深圳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并对林地景观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1996-2008年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道路密度与建设用地扩张强度、道路密度与建设用地-林地边界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规模与道路密度、建设用地扩张强度与道路拓展强度呈相关关系,道路网络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研究期间深圳市林地退化严重,与建设用地接触的单个林地斑块的平均边界长度(林建边界长度)增加,建设用地-林地边界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林建边界长度与道路密度成相关关系,道路密度小于2.5 km.km-2时,道路密度越大,林建边界长度越大,建设用地景观和林地景观的生态学作用越剧烈。  相似文献   
93.
方恺 《生态环境》2014,(11):1868-1875
足迹家族和行星边界都是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新近出现的热点概念。系统回顾了足迹家族和行星边界的概念缘起,首次提出了基于足迹家族和行星边界的环境可持续性概念及其评价框架。其中,足迹家族定义为:人类在自然资源消费和废弃物排放过程中占用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再生和消纳能力;行星边界定义为:可供人类安全占用的地球生态系统的最大再生和消纳能力。由此,将环境可持续性定量描述为人类环境足迹小于或等于对应行星边界的情形,反之则为环境不可持续性。分析了该环境可持续性概念的6项基本特征:系统性、选择性、交互性、不确定性、尺度依赖性、赤字可权衡性。在此基础上,以全球30个主要国家为例,对提出的足迹家族-行星边界整合框架进行了实证应用。从与人类社会关系重大的环境问题入手,对各国在气候变化(碳排放)、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3方面的环境可持续性进行了多维测度。结果显示:22国的碳排放呈现不可持续性,人均碳赤字最高为美国的26.1 t·a-1(以CO2当量计);17国的水资源利用呈现不可持续性,人均水赤字最高为西班牙的1497.8 m3·a-1;15国的土地利用呈现不可持续性,人均土地赤字最高为荷兰的2.3 hm2·a-1。研究表明,碳排放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明显大于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则更多地受各国人均资源禀赋制约。本研究对科学量化和比较不同国家的环境可持续性具有参考价值,该评价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环境问题或国家以下尺度的核算分析。  相似文献   
94.
资源枯竭型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淮北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城市增长边界是对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重要技术和政策之一,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选取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淮北市城市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以城市扩张内部动力为基础,从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概率角度出发,引入8种空间变量因素建立逻辑回归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其次,辅助近期建设规划,再综合考虑淮北市自然和行政边界线等合理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结果表明:1)在生态适宜性高、中、低三种水平下,用地规模逐步上升,分别为:127.90、203.77和590.00 km2;2)依据元胞自动机模拟得到城市扩展用地有效面积为203.45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2.07%;3)最终得到研究区城市增长边界面积为259.43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8.15%。研究既明确了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范围,又综合考虑了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空间,而且有利于有序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精明增长双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5.
生态水利是近些年来涌现出的新兴学科研究领域.论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国家重大需求,总结了生态水利的概念内涵和学科发展特点,从系统理论、二元结构和安全边界角度阐释了生态水利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水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水利工程的长期生态效应、河湖连通与湿地水系网络构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需水与生态...  相似文献   
96.
97.
复合地基不同参数对地面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地基在我国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质量需要提高,更需要理论指导。由于复合地基的复杂性,复合地基参数对地震作用下地面运动特性的影响,学者研究的结论和意见也不一致。因此,进一步研究其理论及工程应用问题既是客观要求又是现实需要。为了更深入地探讨有关问题,笔者采用有限元法,引入粘弹性人工边界,同时把地震波转化为等效荷载输入到模型中,认为比较符合实际。最后,通过系统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有一定的工程价值,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地震科学的几个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震学作为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学科的发展,研究领域正在发生着变化。从板块理论向板块边界带研究过渡 1915年魏格纳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发表之后,1962年赫斯发表了《海洋盆地历史》,1963年,瓦因和马修斯把海底扩张的思想与海底地磁的新资料圆满结合在一起,奠定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 近年来,板块学说在大陆的发展主  相似文献   
99.
姚桥煤矿二期改扩建工程投产不久,东翼湖区供风异常困难,暴露出通风系统存在重大缺陷,究其原因何在?治理对策如何? 1.姚桥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缺陷原因分析 1.1通风系统历史情况简介 姚桥煤矿是简易设计、简易投产的矿井,边生产、边扩建,通风系统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在二期改扩建工程实施之前,矿井采用东--西两翼对角式通风方式,其中东风井(即现今的东一风井)位于井田中央边界,西风井位于井田西翼边界.  相似文献   
100.
一种确定地表火蔓延边界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森林地表火蔓延的本质入手,提出了火场扩展的“点火源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确定动态火场蔓延边界的新模型,对若干算例试算的结果表明,模型对可燃物类型,地形和气象条件复杂变化下的火场边界的确定,能获得相当合理的图形显示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