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大辽河水系沉积物剖面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柱状采样器在大辽河水系采集4个沉积物柱,利用选择性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探讨了磷与铁、铝、钙和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及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大辽河水系沉积物总磷(TP)含量在323~2 619 mg·kg~(-1)之间.除浑河剖面25~47 cm深度外,钙结合态磷(Ca-P)含量最高,约占TP的40%以上.其次为铁结合态磷(Fe-P)和残渣态磷(RES-P),各占TP的15%~25%.第三为闭蓄态磷(RS-P)和铝结合态(Al-P),各占TP的5%~10%. 溶解与弱结合态磷(S/L-P)的含量仅占TP的0.5%以下.浑河剖面25~47 cm深度,P的大量积累导致Fe-P、Al-P含量升高,分别占TP的19.6%~34.1%和6.2%~23.4%;而Ca-P占TP的含量下降,为TP的14.6%~35.6%.河流下游(大辽河)沉积物较上游(浑河和太子河)沉积物含有较高的S/L-P、Al-P和Fe-P,因此有较高的释放风险和生物可用性.相关分析表明,除浑河剖面25~47 cm深度外,沉积物Fe结合P(Fe-P+RS-P)、Ca-P 和RES-P分别与沉积物Fe、Ca和有机质含量正相关,但Al-P与Al的含量不相关;而且,TP含量与Fe、有机质含量正相关,与Al、Ca含量不相关.大部分沉积物中Fe与TP的摩尔比为20.9~33.9,表明有进一步固定磷的能力. 磷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辽河水系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磷含量在67.99~1 450.86 mg·kg~(-1),对水体富营养化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2.
2012年3月20日,辽宁省政府召开辽河治理攻坚战工作会议,推进辽河治理攻坚战197项工程项目建设,以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早日发挥环境效益,提前完成国家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123.
辽河被称为辽宁人民的"母亲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素有"辽河不治,辽宁不宁;辽河不清,辽宁难兴"之说。辽河干流一直承载着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长期的高强度区域开发导致流域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与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承载能力面临着严峻挑战,不仅威胁着辽河生态安全,而且制约着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辽河的治理任重而道远,在辽宁省辽河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一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辽宁省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忠国。  相似文献   
124.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行之有效的水环境管理制度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意义重大。辽宁省政府于2008年出台跨行政区断面考核制度,该制度对跨界断面水质的管理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管理角度来看,一套完善的跨行政区出市断面考核体系对跨界断面河流的水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该制度的详细研究,从管理绩效方面找出了该制度目前仍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以辽河流域铁岭段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分析为基础,对跨界断面考核制度做出了调整:提出了监测频率由一月监测一次调整为一季度监测一次的建议;在原有的只对考核目标水质得分值计算的基础上加入了对考核目标浓度变化值的考查;以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质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对不同季节的水质考核值做出了相应调整,避免了对所有月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考核所带来的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25.
翻开辽宁"十一五"环保工作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饱含着辽宁环保人的辛勤努力和汗水,更透射出辽宁环保工作的辉煌业绩:2010年辽河干流22个国控断面化学需氧量污染明显减轻,年均值首次全部符合Ⅴ类水质标准。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比2009年下降4.5%,比2005年下降27.3%。  相似文献   
126.
辽河中下游水体中多氯有机物的残留调查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18固相萃取和索氏提取的方法,经气相色谱分析,调查了辽河中下游水体中多氯有机物(PCOCs)的残留情况、共检出13种有机氯农药和4种多氯联苯(PCOCs).在水中和沉积物中,所检出的PCOCs浓度分别低于91.3 ng/L和28.6ng/g。这一浓度低于20世纪70~80年代蓟运河(汉沽区段)和松花江(哨口一松花江村段)水体中的PCOCs的检出浓度.与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对部分水体的PCOCs残留调查结果相比,辽河中下游水中PCOCs的浓度比国外部分水体水中PCOCs浓度稍高,沉积物中PCOCs的浓度与国外部分水体中的相应浓度接近。  相似文献   
127.
长江和辽河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长江和辽河沉积物中17种多环芳烃(PAHs)类污染物的含量及分布状况.所研究的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量变化范围为213.8~550.31ng/g(干重),辽河新民段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量变化范围为 27.45~198.26ng/g(干重).测定结果表明,长江和辽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模式:长江段以南京市下游的沉积物中PAHs含量为最高,而辽河段则以新民市区的沉积物中PAHs含量为最高但总的来说,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明显高于辽河新民段沉积物所受的多环芳烃污染.  相似文献   
128.
新疆喀什三角洲地下水SO2-4化学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兴  周金龙  乃尉华  曾妍妍  范薇  李斌 《环境科学》2019,40(8):3550-3558
"水质型"缺水问题是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位于喀什地区西部的喀什三角洲面积13 329 km~2,73. 2%面积的潜水和53. 2%面积的承压水SO_4~(2-)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同时伴随有高TDS、高硬度等特征.运用δD、δ~(18)O-H_2O和δ~(34)S-SO_4~(2-)同位素等手段分析地下水SO_4~(2-)化学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①区内剥蚀山区钙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和石膏等盐类矿物的溶解控制了流域水化学组成,形成了水化学类型以SO_4型为主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水化学类型演变方向为HCO_3·SO_4→SO_4→SO_4·Cl,山麓斜坡冲洪积砾质平原为溶滤-径流带,河流冲积平原为径流-累积带,上游至下游地下水化学成分趋向盐化;②区内地下水初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且受一定蒸发作用影响.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δD和δ~(18)O分布特征明显,上游至下游,同位素值由低到富集,受蒸发作用由弱到强;冲积平原承压水同位素分布较离散,受到上覆潜水混合作用影响;③南部、北部山麓斜坡冲洪积砾质平原潜水SO_4~(2-)来源分别为海陆交互相和陆相蒸发岩的溶滤;河流冲积平原潜水SO_4~(2-)除了陆相蒸发岩溶滤来源外,还存在化肥淋滤的污染;承压水受蒸发岩溶滤外,还受到潜水的混合作用和细菌还原硫酸盐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29.
利用遥感、土壤光谱及土壤盐分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盐渍化监测,选择2组不同特征的变量,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盐渍化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探讨,并计算了14个盐分因子与光谱波段(405 nm,410 nm,…,890 nm)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发现,除少数光谱波段外,盐分因子与光谱波段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在此基础上,利用后向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部分盐分因子的预测模型,并对pH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 最后在野外考察,GPS定点和土壤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土壤盐渍化程度及其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30.
三角洲通常位于河流与湖泊、海洋等大型地表水体的过渡带,分布全球约8%人口。受地势低缓、流域来沙减少和海平面上升等多因素作用,三角洲系统被认为是诸多地表类型中高度敏感和脆弱的地带。近年来,地表水文连通性成为三角洲水文水动力领域新的热点问题。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系统阐述了水文连通性概念、三角洲地表水文连通性组成以及三角洲形态和水文连通性的联系。研究表明:三角洲地表水文连通性可分为结构连通性、功能连通性和过程连通性;基于图论方法的结构连通性仅表征河网在三角洲水文连通性的作用,而功能连通性和过程连通性反映水文水动力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气象等环境要素的耦合关系,但亟需有效的野外观测和调查数据;三角洲形态与水文连通性存在一定联系,部分形态指标可用于刻画三角洲地表水文连通程度。因三角洲具有高度时空异质性和复杂地形地貌等特点,从学科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的角度出发,未来应综合采用野外观测、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策略,为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应对当前快速变化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