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93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384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为了快速高效地处理突发性事故造成的苯胺污染土壤,在水泥固化稳定化苯胺污染土壤时加入过硫酸盐和活性炭,评估固化稳定化产物中苯胺的浸出特征和降解机理. 结果表明:①过硫酸盐的加入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污染土壤中高浓度(10 g/kg)的苯胺,当反应时间为10 min、过硫酸盐添加量为1.0 eq(即过硫酸盐与土壤中苯胺的摩尔浓度比为1.0)时,处理后土壤中苯胺残留量为1 345 mg/kg;过硫酸盐添加量为2.0 eq时,苯胺残留量为43 mg/kg,反应时间对苯胺的去除效率影响不大,碱性条件有利于苯胺的降解. ②过硫酸盐-活性炭-水泥复合固化稳定化剂可以有效固化稳定化高浓度苯胺污染土壤,过硫酸盐的加入可以有效氧化土壤中的苯胺,是浸出液中ρ(苯胺)降低的主要因素;活性炭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吸附残留的苯胺及降解产物,使浸出液中ρ(TOC)大幅降低;水泥水化产生的强碱性和温度升高有助于过硫酸盐对苯胺的氧化降解. ③苯胺氧化降解产物分析发现,偶氮苯、苯酚和联苯胺是苯胺的主要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52.
使用Fenton试剂与过硫酸氢钾联合对舱底水的净化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法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pH=3,Fenton试剂中30%H2O2投加量为19.2mL/L,FeSO4投加量为5.21g/L,nFe2+/nH2O2=0.0997时,进行3次絮凝处理后舱底水的化学耗氧量(COD)从963mg/L降到120mg/L,水体COD去除率高达87.54%。同时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似H2S气味,且水体颜色由深棕色浑浊状态变为无色透明状态。絮凝后的水样使用过硫酸氢钾进行氧化处理,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温度为50~60℃时,过硫酸氢钾的氧化效率最高,且过硫酸氢钾投放量为理论投放量的1.3倍时,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难去除有机物,使水体COD含量从120mg/L降至20.5mg/L,去除率为82.35%。最终,采用Fenton试剂与过硫酸氢钾氧化联合对舱底水进行净化处理,COD的去除率达97.82%,氧化后出水COD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3.
多环芳烃(PAHs)作为土壤和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近年来,基于过硫酸盐(PS)的原位修复技术由于高效快速且成本适中被广泛用于PAHs污染场地修复。介绍了PS的活化方式及机理,分析了4种PS原位注入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综述了土壤环境对PS氧化技术应用的影响,总结了PS在PAHs污染场地修复的实际工程应用,以及基于PS的联合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PS氧化技术在实际场地修复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PAHs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4.
选取1-萘酚(1-NAP)为目标污染物,利用固体废弃物煤气化渣(CGS)活化过硫酸钠(PS)降解水中1-NAP,考察了CGS投加量、PS投加量、初始pH和共存物质等因素的影响,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3、CGS投加量为1.0 g/L、PS投加量为0.5 mmol/L的条件下反应25 min,1-NAP(5 mg/L)的去除率可达100%,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GS和PS投加量均可有效提高1-NAP的去除率;共存阴离子HCO3-、SO42-和Cl-对CGS活化PS降解1-NAP产生抑制作用,HCO3-的抑制作用最强,Cl-最弱;CGS活化PS产生活性自由基SO4-·和HO·,在降解过程中SO4-·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5.
为探究纳米零价铁(nZVI)对紫外(UV)活化过硫酸盐(PDS)体系去除垃圾渗滤液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影响,该文通过分析常规水质指标和光谱指标变化,研究了MBR中难降解有机物在不同体系(UV、PDS、UV/PDS和nZVI/UV/PDS)中的去除规律;此外,通过XRD、SEM、EDS和XPS分析,揭示了nZVI反应前后的物相变化和活化机理。结果表明,UV/PDS体系对MBR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有一定去除效果,增加PDS投量可提高UV/PDS体系对MBR出水的处理效率,并降低MBR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腐质化程度。nZVI/UV/PDS体系对MBR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比UV/PDS体系有大幅提升。在nZVI投量为40 mmol/L、UV功率为14 W、PDS投量为40 mmol/L、反应时间为10 min时,nZVI/UV/PDS体系对MBR出水的UV254去除率和去除速率常数分别为51.52%和0.072 4 min-1,相比具有相同反应条件的UV/PDS体系提升了32.80%和0.059 0 min-1。nZVI...  相似文献   
156.
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一种名为"充电宝"的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然而,"充电宝"虽然用着方便,但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却屡有发生。据了解,充电宝(便携式移动电源)"烧"坏手机,甚至爆炸的事故频频被曝光。如果安全设计和保护做得不好,那么在过充电、过放电、输出短路等异常情况下,"充电宝"很可能损坏甚至发生起火、爆炸。静电干扰、高温、重物冲击、跌落等严酷环境因素,也会引起同样的问题。因此,了解"充电宝"选购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方法,对自身安全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7.
零价铁-过二硫酸盐连续运行体系去除水中硝基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中硝基苯(NB)的高毒性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本文建立了零价铁-过二硫酸盐(Fe0-PS)连续运行体系以降解水中NB.研究结果表明,单独Fe0柱可还原降解NB,Fe0对不同浓度NB的还原效果均较好,随着流速的减慢及初始pH的降低,NB还原效果变好;但还原体系中总有机碳(TOC)基本没有去除,只是生成了中间产物苯胺(AN).Fe0-PS联合体系中,随着PS的投加,产生的Fe2+活化PS,发生了类Fenton反应,从而使还原产物AN得以氧化降解,TOC去除率可达54.8%;随着Fe0填充量的增加,氧化产物Fe2+随之增加,还原产物AN随之减少.可见,Fe0-PS连续运行体系,以Fe2+为媒介巧妙结合还原与氧化作用,能有效去除NB.  相似文献   
158.
研究了磁铁矿活化过硫酸钠技术氧化泥浆系统中三氯乙烯(TCE)的效果.同时,考察了Fe2+、Cl-和HCO-3对TCE降解过程的影响,并采用有机碳含量不同的2种天然土壤,以及用H2O2去除低聚合"软碳"和高温灼烧去除全部有机碳后所得到的2种土壤,考察了有机质含量对TCE降解的影响,检测了反应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性pH值条件下,磁铁矿活化过硫酸钠是表面活化反应,反应产物为α-Fe2O3,TCE氧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初始TCE浓度20 mg·L-1、磁铁矿投量20 g·L-1时,TCE在48 h后的去除率达到97%.Fe2+对反应有促进作用,Cl-和HCO-3均会对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其中,HCO-3的抑制作用强于Cl-.TCE降解速率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大,土壤去除有机质(SOM)后TCE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通过检测有机质变化发现,过硫酸钠对有机质的去除较小,有机质对TCE降解的抑制可能是通过消耗过硫酸钠、表面消耗自由基和对有机污染物的竞争吸附等多种途径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9.
黄晓东  涂佳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6):1449-1454
采用浸渍-高温煅烧法制备负载型的Fe/活性炭催化剂,利用电镜扫描(SEM)、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酸性大红3R为目标污染物,用此催化剂研究了过硫酸盐在非均相催化体系的氧化性能.考察了Fe负载量、过硫酸钠用量、催化剂用量、初始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对酸性大红3R降解的影响,并对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Fe负载量为6%时,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当Na2S2O8浓度为3.0 g·L-1,催化剂用量1.5 g·L-1,降解3 h时,酸性大红3R去除率达80%以上;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同时还采用紫外可见、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降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0.
采用微波(MW)-活性炭(AC)强化过硫酸盐(PS)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不同因素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影响,比较不同组合工艺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及活性炭的多次使用情况.结果表明,COD和氨氮(NH4+-N)的去除率随着AC用量、PS用量(S2O82-:12COD0)、MW功率和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pH值对COD的去除影响不明显,NH4+-N在碱性条件下得到更理想的去除效果;在活性炭用量为10g/L,PS用量为S2O82-:12COD0=1.2,pH=9,MW功率和辐射时间分别为500W和10min时,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为78.2%和67.2%,BOD5/COD由0.17增至0.38;不同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显示,MW-AC-PS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MW、AC和PS之间存在协同效应,MW热效应显著;活性炭四次实验后,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61.2%和4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