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19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76篇 |
废物处理 | 107篇 |
环保管理 | 207篇 |
综合类 | 1157篇 |
基础理论 | 31篇 |
污染及防治 | 194篇 |
评价与监测 | 44篇 |
社会与环境 | 15篇 |
灾害及防治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208篇 |
2013年 | 160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164篇 |
2010年 | 153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67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180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HSE管理体系是当今石油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方法,特别是在基层单位推进后,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出现了许多符合性差的问题,原因在于对HSE体系的认识理解不够、\"纸面\"管理与现场实际差距较大、经验主义比较严重、日常管理中员工接受意识强而主体意识弱。辽河油田基层单位从建设安全长效机制的需求出发,总结多年的经验,通过践行有感领导、进一步明确安全职责、开展不安全行为分析、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实施风险分级管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审核评价机制,形成了自己的安全理念,体系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2.
污泥预处理方法包括机械法、化学法和生物法,选择上述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超声波20 k Hz、p H 10和厌氧70℃分别预处理污泥,从有机物释放情况和经济性评价不同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污泥经过预处理后,液相中有机物释放量均增多,但经过p H 10和厌氧70℃预处理后能释放更多的有机物,反应结束时其总溶解性蛋白质和多糖由预处理前的418. 9mg·L~(-1)(以COD计,下同)分别增加到7 516. 0 mg·L~(-1)和7 892. 5 mg·L~(-1),DNA浓度由预处理前的18. 1 mg·L~(-1)依次增加到1 343. 3 mg·L~(-1)和1 766. 1 mg·L~(-1);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形态得出预处理结束时污泥细胞死亡率从高到低为61. 6%(p H10)、59. 9%(厌氧70℃)和34. 5%(超声波20 k Hz),相比预处理前分别提高45. 6%、43. 9%和18. 5%;预处理结束时污泥有机物去除率依次为19. 1%(p H 10)、13. 8%(厌氧70℃)和7. 6%(超声波20 k Hz);单位体积污泥经p H 10预处理比超声-20kHz和厌氧70℃分别多节约28. 5%和124. 1%.基于本研究中污泥有机物释放量和经济性,污泥预处理方法宜选择化学法(p H 10). 相似文献
523.
微氧强化硫酸盐还原-反硝化脱硫(SR-DSR)工艺因具有同步处理废水中COD、NO~-_3、SO■生成S~0且运行成本低、流程短的优势而受到关注.但因不同曝气方式而在反应器中形成的不同微氧区的位置对反应器运行效能、S~0转化率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以5 mL·min~(-1)·L~(-1)曝气速率、10.4 mmol·L~(-1)硫酸钠、31 mmol·L~(-1)乳酸钠和8 mmol·L~(-1)硝酸钾连续运行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对比研究了回流槽中(底部)曝气(微氧区位于反应器下部)和反应区上部曝气(微氧区分别位于反应器上部和下部但DO更低)运行稳定后,反应器的运行效能、S~0转化率和功能微生物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上部曝气时乳酸盐去除率为100%,出水中乙酸盐浓度为9.1 mmol·L~(-1),丙酸盐浓度为3.7 mmol·L~(-1),NO~-_3去除率为100%,出水中NO~-_2浓度为0.35 mmol·L~(-1),SO■去除率为84%,出水中S~(2-)浓度为2.6 mmol·L~(-1),S~0转化率为59%.与底部曝气相比,上部曝气时出水中乙酸盐和丙酸盐浓度分别升高2.2和1.9 mmol·L~(-1),NO~-_2浓度下降0.15 mmol·L~(-1),S~(2-)浓度降低0.5 mmol·L~(-1),SO■去除率和S~0转化率分别下降6%和1%.上部曝气时,反应器下部和上部均存在相对减弱的微氧环境,使得反应器中硫酸盐还原菌(SRB)Desulfomicrobium和Desulfobulbus的总丰度分别增加9%和5%,硫氧化反硝化菌(soNRB)Halothiobacillaceae和Sulfurovum的丰度均减小3.1%,异养反硝化菌(hNRB)Comamonas的丰度升高0.2%,互营菌Synergistaceae的丰度减少37%.其中,反应器下部的SRB和soNRB总丰度分别升高28%和3%,为SO■还原和S~0转化提供了充分条件,而反应器上部的微氧环境又减弱了SO■还原过程,从而降低了反应器出水中的S~(2-).因此,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可以采取反应器上部曝气的方式创造微氧环境,既可以保证较高的S~0转化率,又可以减少出水中S~(2-)和NO~-_2的浓度. 相似文献
524.
进水C/N对A~2/O-BCO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组成的双污泥系统(A~2/O-BCO)处理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投加乙酸钠调节进水碳氮比(C/N=2.44~8.85),考察了系统的反硝化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硝化性能(即缺氧段反硝化负荷)以及聚-β-羟基链烷酸脂(PHA)的贮存和利用,进而影响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当进水C/N为4~5时,COD、T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达到88%,80%和96%,实现了有机物、氮和磷的同步高效去除.碳平衡分析表明,A~2/O反应器去除的COD占去除总量的71.86%~77.28%,BCO反应器去除的COD仅占2%~12%,碳源的高效利用是A~2/O-BCO工艺在低C/N条件下实现深度脱氮除磷的重要原因.此外,通过进水C/N与曝气量、硝化液回流比、厌/缺氧反应时间等相关性的分析,提出了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525.
为开展柴油车替代燃料示范应用工作,通过3辆国Ⅳ环卫车整车转鼓试验,详细考察了分别燃用京Ⅴ柴油和费托合成(F-T)柴油时的体积油耗和尾气排放特征。通过道路试验验证了在实际工作状态下15辆在用环卫车的体积油耗和排气烟度变化情况。转鼓试验结果表明:与京Ⅴ柴油相比,F-T柴油的体积油耗增加1.2%~4.7%,但CO2排放量减少了0.2%~3.3%;CO、总碳氢(THC)排放水平较低,变化幅度不大;NOx和PM排放量均有大幅降低,分别降低了14.8%~47.2%和46.5%~55.0%。道路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燃用F-T柴油时所测环卫车的体积油耗平均增加4.8%,尾气烟度平均下降28.9%。F-T柴油是较好的车用替代/补充燃料。 相似文献
526.
介绍了添加HG减阻剂的试验情况.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添加HG减阻剂不仅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和增输能力,提高了输送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输油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527.
528.
529.
陈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8(6):64-68
针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的国际发展趋势,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开展了OHSMS的研究与学会OHSMS标准(CSSTLP1000)的制定工作。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能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是制定我国OHSMS标准的基本原则。在CSSTLP1000标准制定工作中,围绕标准的运行模式、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在分析国际上现有的OHSMS标准的共同特点及我国现行有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CSSTLP1000标准运行模式、内容及标准系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