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23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77篇
综合类   934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自然村落承载的乡土记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对经济变迁下的城镇化改造,如何借助空间特征定位村落文化保护的转型路径成为关键。本文探讨了将“源汇”嵌入文化景观进而拓展为景观”源—聚”的可行性,并以亟待转型的东北村落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景观“源—聚”方法突破了对单一要素和信息片面化关注的局限,能够借助区划手段探索文化空间的分区特征,支撑文化景观格局构建。(2)宾州镇以聚落生活区为主,主城区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村落间文化联系紧密,可构建“中心—附属—外围”的层级传递与联动模式,促进乡村文化空间的协同发展。研究挖掘了乡土景观自然结构背后的文化意义,从理念与实践中探索了自然村落文化保护的活态路径。  相似文献   
162.

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城市群自然资本及其可持续利用带来较大的威胁。为明确城市群建设过程中自然资本可持续性变化特征,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和三维生态足迹评价模型,同时添加水资源账户对原模型进行改进以反映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潜力与压力,研究分析了2005—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协调指数变化、自然资本存量消耗和自然资本流量占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三角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为4.46和1.59 hm2/人,平均人均生态赤字为2.87 hm2/人,但万元GDP生态足迹不断下降,资源利用率不断上升;2)2005—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压力指数由2.48升至3.25,生态协调指数由1.30变为1.25;3)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发现,长三角城市群资本存量利用程度越来越大,且对自然资本流量的更新起到较大抑制作用,2019年研究区自然资本存量的消耗量是资本流量占有量的2.26倍;4)影响因子分析表明,工业产值、能源消耗总量、建筑用地面积和城镇化率对生态足迹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对自然资本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163.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解放后我国对青藏高原组织过多次科学考察,特别是1973年开始的全面、系统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70年代开始的这次针对全部高原的科学考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3—1980年)考察了西藏自治区;第二阶段(1981—1986年)考察了川西、藏东和滇西北的横断山区;第三阶段自1987  相似文献   
164.
生态脆弱区榆林三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屹  胡蝶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7):1204-1217
榆林能源丰富但生态脆弱,是生态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分析榆林自然资本存量及流量的利用状况,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本占用的成因、探讨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测算榆林2005—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等的基础上,以足迹深度和广度描述了自然资本存量消耗与流量占用的变化关系,并以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驱动生态足迹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10 a来榆林人均生态赤字增长幅度为274.18%,其中,能源消耗账户贡献率最高;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了61.81%,体现出生态建设的正向作用。榆林对资本存量消耗的速度大于资本流量占用的速度。影响生态足迹变化的显著因素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这些结论不仅对榆林自然资本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而且对生态脆弱区核算自然资本、探讨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5.
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和地方国有旅游开发公司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资金管理上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旅游开发公司成为地方财政的"摇钱树",导致自然保护地保护职能弱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质次价高、旅游开发企业垄断低效等问题。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要求将地方国有旅游开发公司的游憩管理职能和门票、特许经营收益权移交至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一行使,以切断其向地方财政的"输血通道",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对旅游经济的过度依赖。同时,地方国有旅游开发公司的改组改造可能会严重影响地方财政利益,应通过建立门票和特许经营收益的财政收入分成制度、完善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加以平衡。  相似文献   
166.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目前对于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最准确释明,但从目前来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程中相关法律法规的失灵和缺位,导致改革进程缺少足够的法律文本和法学理论的支撑。结合现实需求和政策导向,建立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和动因。此前的自然保护地相关立法活动中,大多以部门主导的还原性立法为主,这导致相关法律立法层级低、适用范围小、利用率不高的情况长期存在于多种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保护工作中。在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建构、整合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运用整体性思维进行全面考量和制度设计,以期达到自然保护地相关领域的行政主管部门有法可依、权责明确、高效运行的效果,进而建立起完整的在自然保护地基本法指引下的以"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区法等专项法律及各类地方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组成的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7.
168.
邹晶 《世界环境》2012,(2):10-11
印度博帕尔毒气事件、日本水俣病、富山痛痛病、"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漏油事故、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这一串的突发环境事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给自然世界留下了毁灭性的破坏.它们中有的事故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例如印度博帕尔毒气事件导致25万人直接死亡,约50万人永久残废;"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漏油事故曾造成大约28万只海鸟以及数千只海獭、斑海豹等动物死亡,且至今仍有许多当时泄漏的原油残留,它们一直影响着当地及关联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69.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1941年生于美国加州,祖籍堪萨斯。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环境史学会前主席,美国最有影响的环境史学家之一。1963年和1964年在堪萨斯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1970年和1971年在耶鲁大学分别获得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受聘任教于缅因大学,夏威夷大学,  相似文献   
170.
本文利用自然水体中直接采集的生物膜进行了铅、镉的吸附.结果表明,自然水体中直接采集的生物膜对铅、镉的吸附存在干扰现象.此外,直接采集的生物膜吸附铅的能力大于吸附镉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