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3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1421篇
安全科学   523篇
废物处理   199篇
环保管理   269篇
综合类   3370篇
基础理论   574篇
污染及防治   489篇
评价与监测   249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71.
针对低温干式接头密封失效造成甲烷泄漏的情况,采用CFD软件FLACS对LNG气化后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甲烷扩散过程的浓度分布及云团扩散速度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泄漏过程中可燃气体云团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NG泄漏后迅速气化扩散,40 s后各监测浓度维持稳定;最远扩散距离约40 m,气体扩散总范围最长直径约70 m,扩散最高处大约1.5 m; 120 s内LNG泄漏量为30 kg,气化后天然气体积为42.3 m~3,可燃气体云团量为140 m~3;LNG泄漏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在地面形成流动层,贴近地面浓度高,远离地面浓度低,随着高度上升气体的可燃爆炸危险区域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872.
为了解盐度渐变对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渗透调节的影响,设置自然海水(对照组盐度为29),5,10,15,20,35六个盐度梯度,并对不同盐度下幼鱼鳃丝Na+/K+-ATP 酶活力、离子浓度、渗透压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盐度5~35,黄条鰤尿、血清、血浆的渗透压均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为35时渗透压均为最高,其中尿的渗透压显著高于血清和血浆渗透压。在盐度从29下降的过程中,鳃丝Na+/K+-ATP酶活力、离子浓度、渗透压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都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盐度从29升高到35时,各检测指标中仅有尿和血浆的K+ 含量无显著变化(P >0.05),其余均显著升高(P <0.05)。实验结果表明,黄条鰤生存和繁衍的自然海水盐度29是幼鱼存活的适宜盐度,在略低的盐度20~29均能较快适应,说明在盐度渐变过程中,黄条鰤幼鱼对外界盐度变化有较强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873.
十堰市入库总氮对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贡献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05年湖北省地表水环境监测网对库区及主要支流常规监测结果和主要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估算了十堰市入库总氮对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贡献。结果表明,2005年十堰市主要人为污染源贡献占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的31%;其中,贡献率最大的是水土流失,占59%,其次是城镇生活和重点企业,占24%。  相似文献   
874.
高浓度硫酸盐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阐述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分类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类及还原机理,后着重阐述了SRB与非SRB的竞争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说明了有关治理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875.
张威  何红波  解宏图  白震  张旭东  张明 《生态环境》2006,15(5):1067-1071
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和特性对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影响。水解试剂的选择对土壤碳水化合物测定的准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首次研究了不同水解方法测定土壤中性糖和氨基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中性糖的最佳水解条件为4mol·L-1三氟乙酸(TFA)在105℃下水解4h,氨基糖的最佳水解条件为6mol·L-1HCl在105℃下水解8h。此外文章实现了8种中性糖(核糖、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和4种氨基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氨基甘露糖和胞壁酸)同时在DM-1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上的基线分离且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该实验的研究将为土壤中性糖和氨基糖的同时分析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6.
硒(Se)在水中主要以SeO32-和SeO42-离子形式存在,具有溶解度高、迁移能力强、毒性高等特点,过量摄入会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零价铁(ZVI)是一种绿色、安全、高效且廉价的环境修复材料,通过表面氧化层的吸附作用,以及ZVI、吸附态Fe(Ⅱ)以及绿锈等活性次生矿物的还原作用,将Se(Ⅳ)和Se(Ⅵ)主要还原为低毒性、低溶解度的Se(0),从而去除水中高毒性的SeO32-和SeO42-.纳米零价铁(nZVI)比表面积大、活性更高,去除Se的速率更快、效率更高,可以将SeO32-和SeO42-更多地还原为Se(-Ⅱ).利用无机粘土、生物炭等材料负载nZVI,不仅可以解决nZVI易团聚、易迁移、潜在毒性风险高等问题,还可以通过载体材料的吸附、pH稳定、电子传递等作用,进一步增强nZVI对水体中Se的去除效果.实际环境中的缓冲...  相似文献   
877.
在某一大型医疗废物焚烧系统研究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的运行温度(200—350℃)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大气排放的影响.采用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SCR装置进口和出口处烟气中的VOCs进行分析.在焚烧烟气中共鉴定出46种VOCs,包括烷烃、烯烃、卤代烃、芳烃、醇、酮、醚、醛、酚、脂肪酸、脂肪酸酯、酰胺、硅氧烷和腈类化合物.在SCR装置进口烟气中鉴定出VOCs的总浓度均值为313.3μg·m-3. SCR装置的运行导致VOCs的大气排放浓度明显增加.当SCR装置运行温度为200℃和250℃时,排放烟气中鉴定出VOCs的总浓度均值分别增加了0.8倍和5.0倍. SCR装置的运行也显著改变了焚烧烟气中VOCs的组成分布.当SCR装置运行温度为200℃时,出口烟气中含氧VOCs的浓度大幅增加,尤其是酮和脂肪酸.当SCR装置运行温度为250℃和350℃时,排放烟气中鉴定出烷烃的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15.6倍和3.7倍.导致SCR装置出口烟气中VOCs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为:VOCs没有被完全降解,半挥发性有机物经SCR催化剂催化后形成分子量更小的VOC...  相似文献   
878.
汞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汞的还原过程可降低地表环境汞浓度,促进汞的大气传输,对汞的区域/全球循环、甲基化及生物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地表环境微生物还原是汞还原的重要过程,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均可发生.本文介绍了多种环境介质中微生物汞还原在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详细总结了有氧与缺氧条件下微生物汞还原的途径与机制,提出了微生物还原汞的其它可能机制,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79.
厌氧消化常作为高负荷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的手段,经济高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过程由不同的微生物群体介导,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从而克服代谢过程的热力学障碍.在共生关系中,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过程极其重要,有机物氧化菌与产甲烷菌一般通过种间氢或甲酸传递进行种间间接电子传递.随着研究进行,人们发现了电子传递效率更高的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可实现微生物之间直接电子交换,而不需要如氢气、甲酸等作为电子传递载体.目前研究已表明具有导电性质的材料如某些碳材料以及铁氧化物能够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为加深对种间电子传递的理解以期提高厌氧消化效率,本文陈述了厌氧消化种间氢传递和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机理以及非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从热力学、动力学、理化性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0.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对广西九洲江地区的6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QNs)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处理工艺对QNs的去除情况,并对检出的QNs进行冗余分析,探究其与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进水中诺氟沙星(NFX)检出浓度最高,其次是环丙沙星(CPX)、氧氟沙星(OFX)和恩诺沙星(EFX),QNs在进水和出水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2.1~1 374.9 ng/L和44.4~147.1 ng/L;污水中QNs的总去除率为66.6%~92.5%;Na+、K+和总有机碳(TOC)与多数QNs呈正相关关系,Ca2+、Mg2+、pH值与多数QNs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