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好氧/厌氧潜流湿地结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期研究表明在人工潜流湿地(SFCWs)中设置好氧段和厌氧段可显著提高SFCWs对COD、NH4+-N的去除率.然而曝气产生的富氧环境不利于NO3--N和NO2--N的去除,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反硝化程度较低是实验中仍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结构及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采用多点进水的措施来强化反硝化过程,并设计相应的区段去除该部分污染物.结果表明,水力负荷约为0.06m3.(m2.d)-1时,进一步优化结构和比例的好氧-缓冲-厌氧-缺氧-好氧曝气多点进水湿地对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可达到91.6%、100%和87.7%.在补充进水之后的区段,COD/N迅速升高到10以上,做到了补充碳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湿地去除污染物.改良后的湿地达到了净化工艺优化的目的,为提高人工湿地总氮去除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32.
采用2个微曝气(0.1 L/min)矿化垃圾反应器处理渗滤液,研究进水频次对矿化垃圾处理渗滤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频次为1次/d和2次/d的条件下,提高进水频次可促进COD、NH4+-N和总磷的去除,促进NO2--N向NO3--N的转化,但对总氮的去除无促进作用。进水频次2次/d时,COD、NH4+-N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95.8%和96%,高于进水频次1次/d的68%、88.3%和87%。但两者总氮平均去除率相差不大,进水频次1次/d时总氮平均去除率为48.7%,高于进水频次2次/d的46.4%。  相似文献   
133.
某污水厂采用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SBR工艺难以稳定地实现生物脱氮除磷的问题,其系统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进水碳源的利用顺序导致出水TN和TP不能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采用分段进水的方法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研究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λ)对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比λ为5∶3时出水TN的效果最好,且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4.
由于苦咸水的化学组成和浓度分布在不同地区有着显著的差异,以及淡化工艺中普遍较高的浓缩因子(concentrate factor,CF)值(在4—10之间),苦咸水反渗透(brackish water reverse osmosis,BWRO)淡化过程中的膜污染现象、类型和程度较海水反渗透(seawater reverse osmosis,SWRO)淡化过程有明显的不同.目前,膜污染已成为BWRO大规模应用于苦咸水淡化领域的瓶颈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BWRO淡化过程中影响膜面污染因素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进水来源污染成分及污染倾向、进水水质优劣指标和进水物性对膜面污染的影响;按照分离技术的不同,分类讨论了常规预处理和膜法预处理工艺,指出后者不易受进水水质变化的影响,能够更好地降低膜面污染潜能,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5.
沈立 《环境》2016,(4):51-54
正"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近年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已成为许多地方环境保护的"老大难"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加快补齐农村环境保护短板刻不容缓。近日,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召开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县示范项目工作座谈会,与会县长交流了对  相似文献   
136.
《环境》2007,(12):84-85
关注点: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在吉林取得重大突破,使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7.
该研究为满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方便、能耗低的要求,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碳氮比低的特点,在传统多段A/O工艺中引入生物膜,并取消首段缺氧池和污泥回流,研发了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工艺。根据反硝化反应电子转移基本关系式,推导了改进型分段进水多段A/O工艺的原水流量分配关系式,进而根据等容积负荷原则确定了各级好氧池和缺氧池的容积,同时对系统脱氮率进行了预测。流量分配系数与进水C/N比值和反硝化1 g NO_3~--N所需的COD量有关。系统的理论最大脱氮率除了与这两者有关以外,还与工艺分段数正相关。通过模拟不同碳氮比生活污水的连续运行实验,表明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指导工艺设计。进水COD/TKN分别为3.75和7时,系统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5%和60.0%,出水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38.
徐贵达  李冬  刘志诚  陶博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5133-5141
鉴于厌氧氨氧化工艺进水必须包含NO2--N和NH4+-N两种基质,且只能脱氮,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除磷,提出辅以短程硝化技术,将除磷、脱氮技术相耦合,即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串联厌氧氨氧化工艺.生活污水首先进入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单元,主要实现NH4+-N转化为NO2--N并去除COD,其部分出水与生活污水原水相混合再进入厌氧氨氧化单元,同时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单元于缺氧条件下反硝化吸磷,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处理单元的出水混合排放.实验结果表明,控制进水混合比为4.2可保证Anammox单元中C/N和NO2--N/NH4+-N值分别为2和1.5,平均△NO2--N/△NH4+-N=1.41,△NO3--N/△NH4+-N=0.12,Anammox脱氮平均占比为85.2%,反硝化与Anammox反应耦合良好.整个系统稳定运行后出水COD、P、NH4+-N、NO2--N和NO3--N浓度分别为15.2,0.85,0.59,5.56,3.33mg/L,TN去除率为89.4%,通过PNDPR-Anammox耦合新工艺成功实现模拟生活污水的高效处理.  相似文献   
139.
多点进水A/O组合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点进水A/O工艺+砂滤+活性炭过滤"联合工艺处理某高速公路新建服务区污水,处理能力500 m3/d,沉淀池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8978-1996)中一级标准,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要求。实践证明,采用多点进水A/O组合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是完全可行的,污水经处理后完全达标,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0.
针对现有人工湿地硝化效能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研究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高效硝化深度处理技术,采用序批式深床人工湿地反应器(DSCW),考察进水方式及其运行工况对硝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方式、进水时间和闲置时间对湿地硝化效能影响显著。进水方式采用"连续进水-间歇出水"较连续进出水运行工况NH_4~+-N去除率高39.69%。连续进水时间为5.5 h、7.5 h、11.5 h时,NH_4~+-N去除率分别为81.82%、88.12%、89.91%;闲置时间为0、2 h、4 h时,NH_4~+-N去除率分别为88.12%、94.46%、92.60%。反应器在水温(20±3)℃、负荷35.56 g NH_4~+-N/(m2·d)、连续进水7.5 h-间歇出水0.5 h-排空闲置2 h运行工况下,出水NH_4~+-N为0.91 mg/L,去除率为94.46%,系统NH_4~+-N去除效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