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3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水稻减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其对水稻的产量损失。基于2013—2015年中国水稻主产区1 080个水稻农户的调研面板数据,论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应对干旱或洪涝的效果,并分别估计了采用者和未采用者的水稻单产情况。实证结果表明:1)采用者的水稻单产远远高于未采用者的水稻单产;2)在反事实假设情况下,如果采用者未采用保护性耕作,其水稻产量将相应减产457.95 kg/hm~2(约7%);如果未采用者采用保护性耕作,其水稻产量将相应增产225 kg/hm~2(约4%);3)户主种植经验、受教育年限和公共服务可得性正向影响稻农的采用行为。最后,论文建议政府应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大对抗逆水稻品种的培育,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管理,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62.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保执法工作在不断发生变化。对环保执法工作的认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3.
安防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产品、技术、服务等都有了重大的突破,而一直默默服务于前端产品的软件也日渐受到重视,发展至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国内以数字视频管理和应用为主体的安防软件在过去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第一个里程是在2001~2006年,当时金融等领域对监控录像质量的需求推动了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随着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和压缩板卡的出现,数字视频录像监控软件得以快速发展,并一度成就了若干安防软件公司,如杭州天视、北京捷诺、上海诚丰、北京黄金视讯等,这一阶段是以视频监控应用为主体的单机版安防软件主导市场;第二个阶段是在2006~2010年,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的平安城市建设催生了大规模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联网集中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到软件在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软件价格的承受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集中监控系统软件、安防管理平台软件产品和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也涌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安防软件开发的第三方独立软件开发商。总体来看,在国内市场的孕育和培养下,这一大批软件公司对行业软件市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使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软件企业也面临不少困难,本文就针对当前软件市场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机遇、应对策略等做些浅析。  相似文献   
164.
适应气候变化对于中国来说是更现实而紧迫的任务。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适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和地方适应目标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保证。自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以来,国家、部门和地方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推动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我国适应政策的现状,发现:我国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包含117项国家和部门层面适应相关的政策、31个省级适应行动方案和21个省级适应规划。其中,虽然专门适应政策较少,但与气候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部门的政策中,越来越多的考虑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适应政策主流化趋势明显;地方适应政策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现有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在政策原则、目标和优先领域等方面能够因地制宜。其次,剖析了我国现有适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国家和部门适应政策组成要素不够完善,具体的适应政策的目标与对应的适应能力与适应资源不匹配;适应政策决策因素考虑得仍不够完整;适应政策监督不足,适应成效评估较弱。二是随着政策中心下移,地方政府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水平以及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能力存在明显局限。三是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科学基础仍相当薄弱。最后,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提出了从提高适应战略地位到加强适应决策机制,从夯实适应研究基础到完善适应相关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5.
李毅中 《现代职业安全》2007,(4):I0002-I0032
2月2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京召开安全生产形势任务报告会。局长李毅中代表总局党组作了题为《当前安全生产的几个热点问题》的形势任务报告,他在形势报告中说:2006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状况继续趋稳趋好。事故总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66.
董岩  程蕾 《环境保护》2012,(7):67-68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明确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任务和方向,之后,山东省委、省政府生态山东建设大会和全省环保工作会议对建设生态文化作了重要阐述.山东省政府、省环保厅把生态文化作为需要着力加强建设的“五大体系”之一,列入了《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新年伊始,日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深入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的重要举措,安排部署了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关工作.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加快构建生态文化体系,不断夯实生态日照建设的社会基础,成为摆在各级环保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7.
常纪文 《环境保护》2007,(22):16-19
有毒有害的现有化学物质和新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或存有潜在危险,我国必须在立法方面予以规制.欧盟的化学物质立法是当前全球最完善的,在立法体系、立法目的、管理体制、基本原则、主要制度等方面均有值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鉴的经验.目前,我国化学物质立法缺乏一部基本立法,在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今天,已经不能适应促进我国化学物质国际贸易和国际环境保护的需要,应当予以关注.<化学物质控制法>应当以有毒有害的现有化学物质和新化学物质为主要调整对象,以化学物质的安全、环境风险预防和控制为主要的规范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立法价值.  相似文献   
168.
青藏高原人体低氧适应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人类在青藏高原这一特殊低氧环境生产适应过程中所产和的问题。世居藏族已建立了完善的氧传送系统,从而获得了最佳的高原适应性,而移居人群的生产适应主要建立在器官功能水平上,是不充分的并限制了劳动力。青藏高原人群各型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率和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高原人体健康。如何有效地提高人类的高原适应能力和防治各型高原病,对保证青藏高原的资源开发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9.
基于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生计维度研究种植户对猕猴桃物候期内气象灾害的感知及适应策略的影响因素。物候期内气象灾害的感知对种植户适应能力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别生计资本对于种植户采取适应策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自然资本通过提升家庭生计基础显著影响种植户采取越冬期冻害、芽膨大期冻害适应策略;物质资本通过改善家庭生产物资形式影响种植户采取越冬期冻害适应策略;金融资本通过拓宽家庭金融收入渠道等方式显著影响种植户采取越冬期冻害、芽膨大期冻害、高温日灼灾害适应策略;社会资本通过丰富家庭同质性和异质性社会资本显著影响种植户采取夏季干旱适应策略;人力资本则通过提升家庭整体教育质量并推动再生产能力显著影响种植户采取芽膨大期冻害与秋季连阴雨适应策略。最后,建议政府应通过提升种植户获取气象信息能力、加强举办农业培训等技能学习活动、完善农业组织建设等措施以提升其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0.
我国大气环境进入PM2.5污染依然严峻和臭氧(O3)污染日益突出的新阶段,“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PM2.5和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减排长期以来被视作污染防治的唯一出路. 本文借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所采用的减排与适应的两种治理模式,探索适应模式的污染防治效果. 选取我国首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三亚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月均空气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准试验法评估试点效果. 以海口市作为三亚市的空间对照,以试点前1.5年作为试点后1.5年的时间对照,采用依次添加气象、固定效应、1阶、2阶时间趋势控制的双倍差异模型,识别“城市双修”试点对三亚市空气污染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①“城市双修”试点大幅降低了三亚市的PM和O3污染,其中,O3浓度降低约30 μg/m3,PM2.5、PM10浓度分别降低约7、10 μg/m3,三者降幅分别达47%、39%、28%;②“城市双修”对O3浓度的影响是持续的,对PM浓度的影响滞后半年;③将“城市双修”试点分别提前6、9、12个月的安慰剂试点均未发现对三亚市空气质量有任何显著影响. 研究显示,“城市双修”试点对三亚市PM2.5和O3协同控制具有意外显著的效果;甄别“城市双修”在不同时段所采取的修复细节有助于实现PM2.5和O3的精准治理,推广这些修复措施至其他城市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