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358篇
基础理论   106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分离筛选出3株对Cu2+吸附能力较强的菌株,考察pH值、温度和Cu2+初始质量浓度对3株菌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Z-1-4在pH值为5.0,30℃,Cu2+质量浓度为140 mg/L时吸附效果最好;Z-1-5在pH值为6.0,28℃,Cu2+质量浓度为170 mg/L时吸附效果最好;Z-1-6在pH值为6.0,28℃,Cu2+质量浓度为140 mg/L时吸附效果最好。其中菌株Z-1-5吸附能力最强,吸附容量可达13.68 mg/g。对Z-1-5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为鞘胺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  相似文献   
662.
邱忠平  杨立中  刘丹 《四川环境》2007,26(1):5-8,13
采用不断增大垃圾渗滤液浓度的方法,筛选出3株能有效降解渗滤液的微生物DL01、DL02、DL03。以COD的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常压。不同时间、温度以厦pH下优势菌株对渗滤液COD的降解特性。初步结果表明,优势菌株的接种量以7.5%(体积分数)最佳;各优势菌株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20℃-40℃内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COD的去除率均高于15.7%;3株优势茼株最适pH均为7,不同菌株耐受pH的范围不同,其中DL01对pH的适应范围最广,为6—9;在35℃,pH为7时,DL01对渗滤液COD的去除能力最强为35.5%,DL02和DL03分别为25.0%和21.5%;在此相同条件下,混合菌株比单一菌株的降解效果好,为39.3%;加入碳源有利于渗滤液COD的降解。无机氮源的加入使COD的去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663.
张学渊 《环境技术》1999,17(6):24-26
本文对标准环境应力筛选的理论方法,结合工厂生产实践作了简要介绍,并从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出发,对这一方法做了符合实际的改进,愿意同大家就此讨论。  相似文献   
664.
龙凤山本底站大气CO2数据筛分及浓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天  周凌晞  方双喜  姚波  王红阳  刘钊 《环境科学》2014,35(8):2864-2870
针对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低层(离地10 m)和高层(离地80 m)大气CO2在线观测数据,选取低层数据重点开展研究,分析地面风向和风速等因素对观测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凤山低层大气CO2浓度明显受局地源汇影响,其与高层观测结果差异在白天08:00~17:00相对较小,小于(0.5±0.5)×10-6(物质的量比).春、夏和秋这3个季节E-ESE-SE-SSE扇区来向的地面风会明显抬升大气CO2浓度,而冬季N-NNW-NW-WNW扇区CO2浓度明显较高.该站4个季节近地面CO2浓度随着风速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冬季尤为明显.结合日变化及地面风的影响,对低层观测数据进行初步本底/非本底筛分,筛选出代表东北区域混合均匀CO2水平的本底数据占总数据的30.7%.本底CO2浓度季节变化显示该站大气CO2浓度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趋势,季振幅约为(36.3±1.4)×10-6,明显大于同期WMO/GAW同纬度站点观测结果,2009~2011年龙凤山大气CO2平均增长率为2.4×10-6a-1.  相似文献   
665.
土壤中产酸菌的筛选及其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微生物筛选和盆栽模拟实验,研究了污染土壤中产酸菌对印度芥菜吸收重金属的影响,对土壤中筛选出的具有活化或钝化效果的产酸微生物进行菌种鉴定和产物分析。实验共筛选得到产酸菌28株,通过盆栽试验,发现编号为A-4-2、b-1-0、c-5-5、c-4-0的菌株对印度芥菜吸收重金属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编号为b-3-7的菌株对印度芥菜吸收重金属有抑制作用。对上述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 DNA的提取纯化及测序,它们分别为:c-4-0为反硝化利斯特氏菌(Listeria denitrificans),b-1-0为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allans),c-5-5为格氏利斯特氏菌(Listeria grayi),b-3-7为干燥奈瑟氏球菌(Neisseria sicca)。将其发酵液经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这些菌株的发酵液代谢产物中含有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等低分子量酸物质,这些酸物质影响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即生物有效性,进而影响了植物对其吸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666.
土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搬离老城区,如何实现工业搬迁场地的安全再利用已成为制约土地资源再利用的关键因素。以泰安市某个工业搬迁场地为例,以北京市《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 11/T 656-2009)中通用土壤筛选值为评价标准,通过对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与监测,对该场地能否再利用进行适宜性评价,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667.
李锐  黄永刚  付东  胡筱敏 《环境工程》2017,35(12):166-170
针对水生态指标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特征,研究提出将主成分分析法与德尔菲法(一种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综合筛选方法,构建了生态指标动态筛选模型,并编写了计算程序。在分析辽河干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估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分类别、分级别、分层次的辽河干流水生态指标体系。利用辽河干流的水生态监测数据,采用综合筛选方法对25个生态指标进行筛选,按各指标的敏感性和重要性给出了综合评分和排序。该成果可期为优化辽河干流保护区生态监测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8.
为在寒冷地区建立高效的滨岸缓冲带水体工程,选择早熟禾、高羊茅、3种本地耐寒性植物,研究剪股颖构建河流滨岸缓冲带植物的经济性、生长特性、光合作用及其对悬浮物、氮、磷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经济性方面高羊茅与早熟禾差别不大,远低于剪股颖;在生长特性方面,早熟禾与高羊茅的表现相近,高羊茅略好,但比剪股颖表现优秀,早熟禾在净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比高羊茅及剪股颖出色;在面源污染物去除率方面,地表径流悬浮物的去除中,早熟禾表现突出;在溶解性磷与总氮的净化中,3种植物表现差异不大,早熟禾略有优势。综合比较各项指标,早熟禾可作为寒冷地区构建滨岸缓冲带较为理想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669.
从中国浙江省舟山渔场油污染的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分离筛选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柴油降解菌株。经富集培养、形态观察、测定单菌噬油斑、柴油降解率大小初筛到3株柴油降解菌。然后对初筛到的3株菌进行液滴坍塌实验、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排油圈和乳化稳定性的大小测定进一步复筛,最终筛选出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柴油降解菌,经18s rRNA鉴定为海洋解脂耶罗威亚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其柴油降解率为80%,发酵液液体表面张力可从73.4 mN/m降至23.56 mN/m,乳化效率E24为60%。通过薄层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C/MS鉴定,其产生的表面活性剂是由C14、C15β-羟基脂肪酸组成的脂肽。  相似文献   
670.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脱氮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陈圳  王立刚  王迎春  李季  丁伟  任天志  李少朋 《环境科学》2009,30(12):3614-3618
通过极限稀释和显色培养基相结合筛选的方法,从畜禽养殖废水样品中筛选到1株同时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双重功能的细菌CPZ24.该菌株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杆状,菌落颜色为橙红色.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uus pyridinivorans).对该菌进行异养硝化功能和好氧反硝化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异养硝化过程中,该菌可将培养基中的氨氮全部去除,其中对总氮的去除率可达98.70%;在好氧反硝化过程中,该菌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达到66.74%,总氮的去除率达到64.27%.此高效脱氮降解菌可实现自身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功能,能够独立完成生物脱氮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