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采伐干扰对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的影响,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采伐干扰前和干扰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巨桉人工林采伐干扰前后共获大中小型土壤动物5 578头,分属4门10纲25目,采伐干扰后共减少1 290头,类群数减少了3个.采伐干扰前后中小型湿生、干生土壤动物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均与地温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采伐干扰对各层中小型湿生、干生土壤动物个体数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并导致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和Pielou(J)均匀性指数增加,密度-类群指数(DG)减小,Simpson(C)优势度指数无显著变化,表明采伐干扰对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2.
今年9月,厦门鑫南翔建材有限公司投资20余万元,在矿区邻边水流的低点设立100立方米的沉砂池,并加大边沟、荒坡的绿化力度,加种速生桉树。不仅如此,企业还投入70余万元对生产设备中产生噪音及粉尘的设备圆锥漏斗、石子筛网进行隔音改造,减少设备运行带来的噪音污染,并在矿区与村庄之间用旧集装箱搭设高15米、长30米的阻隔高墙,有效地降低了生产带来的噪音、粉尘污染。  相似文献   
43.
胡杨、灰叶胡杨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ogistic曲线对胡杨、灰叶胡杨不同种源苗高与地径生长进行拟合,并估测了速生期的2个拐点及其长度。结果表明:①高、径生长均符合"S"型曲线,年生长可划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硬化期三个时期;②径生长速生期起始时间均早于高生长,而结束时间要晚于高生长;③胡杨高、径生长速生期起始、结束时间均早于灰叶胡杨,并且持续天数也低于灰叶胡杨。  相似文献   
44.
不同林分密度对尾巨桉生物产量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湘南低山丘岗区密度为600、900和1200株·hm-2的6年生尾巨桉丰产示范林进行了生物量及生产力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低密度林分是高密度林分的4.36倍;林分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低密度林分比高密度林分高出48.26t·hm-2.年均净生物量分别达到14.86,11.42,6.82t·hm-2·a-1.林分各组分的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出现W干>W根>W枝的规律.林分结构以低密度林分合理,叶面积指数最高,干材生物量达60%以上.在湘南低山丘岗区发展潜力大,可作为短周期纸浆材林培育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45.
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一种耐寒的、适应性强的、速生的欧洲蕨,能在短时间内将土壤中有大量砷吸收并积累到其复叶之中,它不仅能祛除土壤中不同浓度的砷,还能祛除土壤中不同形态的砷,且欧洲蕨体内高达93%的砷被富集到复叶,从而使欧洲蕨成为修复土壤砷污染的救星。  相似文献   
46.
选定4个尾叶桉种源在不同的施P水平下盆栽,研究它们之间在生长和P、N吸收上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施P肥对尾叶桉4个种源的生长高度、生物量积累、P及N吸收有着明显的作用,种源之间在上述指标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低P和高P施肥条件下,这种差异不明显,最大差异出现在土壤P的临界供给范围内(每kg土壤施15-20mg的P).施P肥还会改变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干重之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P、N吸收量之比.  相似文献   
47.
随着桉树人工林栽培面积的扩大,桉树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与土壤过程的影响,引发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更值得关注是的短论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对森林碳汇增加的贡献缺乏定量化的评估。因此,要合理评价桉树人工林对于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影响,开展野外定位研究十分必要。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项目组对闽南山区连续年龄序列(2a、3a、4a、5a、6a)的尾巨桉人工林碳库进行了分析,以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探讨了桉树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碳库动态,以期对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显示: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总量分别为152.88、199.97、241.67、221.94和210.95t·hm-2,表现为先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年生后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乔木层C储量次为20.49、32.57、41.86、49.84和83.16 t·hm-2,占总贮量的13.54%~30.09%;林下植被C贮量分别为2.24、2.97、2.46、1.76和4.01 t·hm-2,占3.39%~9.74%;地被物C贮量分别为1.76、2.49、1.44、2.19和6.43 t·hm-2,占0.60%~3.05%;土壤C贮量所占比例最大(56.96%~84.17%),且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各年龄段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分别为22.86、26.07、32.64、32.71和46.69 t·hm-2.a-1,年固C量分别为10.37、11.72、14.98、15.02和21.51 t·hm-2.a-1,表现为固碳能力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可见,大力发展集约经营的桉树人工林,是解决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缓解温室效应潜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8.
氮、硫沉降对尾巨桉和杉木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法设计模拟氮(N)、硫(S)沉降的盆栽试验,以Na2SO4为硫源、46%CO(NH2)2为氮源,其中氮沉降梯度为N1(0 kg hm-2 a-1)、N2(50 kg hm-2 a-1)、N3(100 kg hm-2 a-1),硫沉降梯度为S1(0 kg hm-2 a-1)、S2(15kg hm-2 a-1)、S3(30 kg hm-2 a-1).模拟试验6个月后,测定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的SPAD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探讨氮、硫沉降处理下两树种幼苗光合特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一中氮沉降显著促进两树种幼苗Pn的上升(P<0.05),且单一高氮沉降显著促进杉木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上升(P<0.05),表明单一氮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两树种幼苗的光合能力.尾巨桉幼苗各光合指标受单一硫沉降胁迫的影响较杉木幼苗更为显著,前者的SPAD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中硫处理下均显著下降(P<0.05),Pn反之;而后者仅SPAD值在中、高硫处理下显著上升(P<0.05).氮、硫复合沉降下,尾巨桉幼苗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杉木幼苗仅中氮高硫组的SPAD值和高氮高硫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与单一氮、硫沉降相比,氮、硫复合沉降的交互效应并未显著增强两树种幼苗的光合特性,但两树种幼苗间对模拟氮、硫沉降的响应和耐受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9.
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过程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南宁市北郊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经过炼山清理,营造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3种植被类型,分别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连续4 a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1)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太阳辐[射]照度日平均值分别为126.6和90.8 W·m-2,分别占灌草坡植被的50.4%和36.1%;并随着林龄增大林内太阳辐[射]照度呈波浪式下降趋势.(2)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内年平均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分别比灌草坡植被降低0.7~0.8和1.8~2.7 ℃,并随着林龄增大温度逐渐降低.2种林分各年份空气相对湿度比灌草坡植被提高1~3百分点;并随着林龄增大而使林分内的增湿作用越明显.(3)2种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种植恢复到5年生时,对林内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已达到了成熟林分的水平,且厚荚相思林优于尾巨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