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650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39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制浆废水先经HC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先经气浮处理,然后,2种废水混合一起进入SBR反应器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最终出水实现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生化处理系统中的污泥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水葫芦--水草人工湿地处理再生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在进水pH:7.12-7.49,BOD5、CDOCr、SS浓度分别为440.5mg/L、354.2mg/L、290.7mg/L,水力负荷0.05m/d条件下,BOD5、CODCr、SS的去除率分别为98%、93%和89%。系统性能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且可用于农灌,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3.
为解决年产6万吨中型造纸厂废液污染问题,先应用液-固旋流分离器使造纸黑液碱回收治污系统中的有机物、杂质、渣等固形物同碱液分离开来,再使较干净的稀碱液进入中小型的一效和二效薄板降模式蒸发器组,蒸馏浓缩后去烧碱而回收碱。代替原来五效五体的大中型管壳式长管蒸发器组。大大节能和减少设备成本费。也克服了草浆黑液中的桂酸钠使原来设备结垢不易清除的缺点。污染物削减率大于90%,废液治污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4.
碱法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纸浆纤维回收+混凝迷宫沉淀+砂滤”的碱法制浆中段废水处理技术,通过试验规模2m^3/h的生产性试验,提出了该项处理技术工艺必要的设计参数和设计、运行要点。试验证明该处理工艺科学合理,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对BOD5、COD、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2.5%、85.2%、92.1%、94.4%,处理后的水能用于生产,回收的纸浆纤维也可以再利用。该技术适用于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及其不制浆造纸的综合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55.
56.
造纸黑液微生物酸化过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殷毅  章非娟 《福建环境》1993,10(5):8-9,29
  相似文献   
57.
58.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公布了淘汰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时间表,要求各地依法淘汰不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定,环保评审不达标、超标或超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的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9.
气升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纸浆漂白废水的挂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气升式生物膜反应器驯化处理造纸含氯漂白废水,其结果表明:载体上微生物挂膜分为附着和生长两个阶段,生物膜生长成熟后可去除漂白废水70%以上的COD和BOD,AOX(可吸附有机氯)去除率超过50%,色度去除率为60%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8h时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60.
4.我国回收利用废纸的现状中国人民素有勤俭、节约的美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而,在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就把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党和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保护和促进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