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池州野生珍珠菜中Zn、Se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安徽省池州市的野生珍珠菜中Zn、Se的含量,并与该地区茶叶中Zn、Se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珍珠菜对Zn、Se均有富集作用,特别是Se的含量优于茶叶中Se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2.
马来眼子菜腐烂分解氮磷转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韩红娟  翟水晶  胡维平 《环境科学》2010,31(6):1483-1488
马来眼子菜是太湖水生植被中重要的优势种,其新陈代谢残体腐烂分解过程是湖泊水体营养盐循环重要组成部分.为定量化揭示其腐烂分解规律以及对水体营养盐含量影响,基于室内马来眼子菜腐烂分解试验结果,建立了马来眼子菜腐烂分解氮磷转化模型.模型由马来眼子菜腐烂分解氮转化子模型和磷转化子模型组成,考虑了马来眼子菜体内无机氮磷的溶解、有机氮磷的降解以及边壁对水体中氮磷吸附3个主要过程.模型共有8个状态变量,分别为马来眼子菜体内无机氮、有机氮、无机磷、有机磷,以及水体中总氮、总磷、边壁吸附的氮和磷.模型校验输出的水体总氮、总磷以及最后1 d的马来眼子菜体内氮磷、边壁吸附的氮磷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校验获得的马来眼子菜体内无机氮、无机磷溶解释放速率分别为0.04 d-1、0.06 d-1,其体内有机氮、有机磷降解释放速率分别为0.00525 d-1、0.01044 d-1.模型结果显示,马来眼子菜在腐烂分解的前5 d,其体内分别有6.7%、35.8%的氮、磷被分解;磷优先于氮释放,其机制是马来眼子菜残体含有相对较高比例的无机磷;温度变化对马来眼子菜腐烂分解释放氮磷转化过程具有一定影响,但在温度较低时,温度变化对马来眼子菜腐烂分解的影响较小;马来眼子菜分解仅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其后水体颗粒以及边壁吸附作用能消除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73.
沉水植物对于湖泊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水生环境食物链中重要的生产者,同时还对湖泊的营养物沉积和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着湖泊的富营养化进程。本文以黄河内蒙古段河套灌区湖泊中常见的三种沉水植物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穿叶眼子菜(Potamogeton perfoliatus Linn)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研究对象,对其无性繁殖方式和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了这三种植物的营养繁殖结构,并利用茎节切段进行了人工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均具有很高的营养繁殖潜力。由茎节处萌发新芽和新根并逐渐形成完整的植物体。植株地上部分截断后扦插及漂浮水中处理的成活率较高。而截断后的地下根茎及匍匐茎埋入淤泥后成活率极低。根据三种植物的营养繁殖潜力,探讨了人为收获这些植物的可能性以及其利用潜力。同时,评估了收获这些植物可能对湖泊水生植物群系改变以及湖泊富营养化转型的风险。  相似文献   
74.
周闻 《环境》2004,(6):46
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去。他们用商量的口吻与“玉米妈妈”交流.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了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75.
Cd2+胁迫对竹叶眼子菜的毒理学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Cd2 处理5 d的竹叶眼子菜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叶片的光合色素、抗氧化系统、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应答反应,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随着Cd2 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而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在2 mg L-1和4 mg L-1时达到峰值;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相对分子质量(Mr)为52.1×103、42.9×103、27.4×103和14.1×103的多肽合成量逐渐减少,但Mr为18.1×103的多肽的合成量增加;叶绿体膨大、解体;线粒体嵴突肿胀、空泡化;核仁分散、核膜断裂、核质散出.结果表明: Cd2 对竹叶眼子菜的光合结构、细胞保护系统以及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等都产生明显破坏作用,最终将导致植物死亡.其中SOD、叶绿素和蛋白生物合成各指标的反应较灵敏,可作为水体Cd2 污染的监测指标. Cd2 对竹叶眼子菜的半效应浓度为2.97 mg L-1.图8参27  相似文献   
76.
温度、pH值及盐度对龙须眼子菜吸附镉、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干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和盐度对龙须眼子菜吸附镉、铅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下龙须眼子菜对镉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对铅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与5 ℃、10 ℃、30 ℃处理相比,20 ℃时龙须眼子菜对镉、铅的吸附能力较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在pH值为3~7的范围内,龙须眼子菜对镉的吸附随pH值升高而增加,对铅的吸附随pH值升高而减少.在0.5~10 g·L-1的盐度范围内,随着溶液盐度的增加龙须眼子菜对镉吸附减少,但对铅的吸附却增加.龙须眼子菜是一种对镉、铅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的沉水植物,对温度、酸碱度、盐度适应范围也很广,因而可作为生物吸附剂用于含镉、含铅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77.
尾菜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和程度受制因素较多,目前仍存在大量尾菜随意扔弃现象,给环境带来污染。目前大型工程应用项目不多,且大多项目受制于工艺或者设备选型问题,难以稳定达到设计生产量稳定运行。为探寻尾菜处理工艺技术路线和设备选型,以嵩明尾菜和兰州尾菜项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为例,总结项目调试、技改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针对尾菜项目工艺提出了以“步进式料仓+磁选+双轴破碎+制浆筛分+水解+两级固液分离”的预处理工艺,以“半干式+IC”为主的厌氧发酵工艺,以“原位脱硫+干法脱硫”为主的沼气净化工艺,并对部分核心设备选型参数和结构给予建议,旨在为目前尾菜技改、运行和新建项目提供借鉴,促进尾菜处理项目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78.
污泥裂解过程对应的特殊形貌学特征能够反映污泥裂解进行程度,通过全程拍摄处于400%下的污泥裂解反应进程,得到反应不同阶段的图像序列,对该图像序列借助Image Pro Plus v6.3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得到描述图像特征的量化值。通过对比各种形貌特征值后发现,污泥裂解过程中,被关注的区域主体面积(用像素表示)和光密度值呈现规律性变化。随污泥裂解进行,关注的区域主体面积从最初的52000像素降至最终的35000像素,污泥图像的基本色红绿蓝(RGB)三通道光密度值从最初的160~180降至最终的70,两者的变化规律与污泥的裂解过程密切相关,并且光密度值能够更加准确地表征污泥裂解进程。通过实验数据拟合,验证了平均光密度和裂解失重率呈线性关系,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满足DoseResp函数,为实现污泥裂解自动化控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苣菜叶精油,并用乙醚溶解后经GC/MS法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苦苣菜的挥发油含量为0.056%,利用GC/MS法分离共鉴定出18种化合物,主要为癸烷(8.90%)、十六酸甲酯(12.07%)、植醇(12.1%)、癸醛(3.22%)等,占挥发油总量的66.97%。  相似文献   
80.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年产400多万吨原煤,从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零死亡的纪录,被当地媒体称为“没有一块带血的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