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461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868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244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8 毫秒
391.
运营模式的科学设计以及居民环境行为的有效管理是邻避型PPP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针对邻避项目存在的低收益和居民环境行为转变难两大问题,本文基于计算实验理论与方法构建邻避型PPP项目的运营模式与居民环境行为模型。通过对利益相关主体的社会属性与行为变化规律分析,进而设计运营商、政府、居民和从业人员等主体的计算实验交互规则。模型与计算实验研究了邻避型PPP项目的运营状态和居民环境行为在自负盈亏与统一价格、最小收益保证与统一价格、固定收益率与统一价格、自负盈亏与阶梯价格、最小收益保证与阶梯价格、最小收益保证与阶梯价格以及固定收益率与阶梯价格等六种情景下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阶梯价格能在短期内改善邻避型PPP项目的运营状况,统一价格机制更有利于项目长远发展。(2)自负盈亏并不是邻避型PPP项目的一个理想方案,收益担保是一个相对稳妥可行的选择,而固定收益率是一个对政府财政有高要求的优化模式,可优化居民环境行为并降低PPP项目的邻避效应。(3)自负盈亏模式下运营商无心开展环境教育和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固定收益率模式有利于推行环境教育并提高从业人员待遇。(4)邻避型PPP项目的环境投入-环境意愿-环境行为之间存在时滞效应。这意味着,较难通过收益模式与价格机制的调整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市场的力量无法协调邻避型PPP项目目前存在的矛盾与冲突,需要政府统一管理价格并保证社会资本的回报。同时,改善居民环境行为和管理邻避项目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有系统的筹划与长期时间的积累。  相似文献   
392.
群体感应抑制剂(QSIs)具有不产生抗药性的特点,从而被作为抗生素的可能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其存在着与传统抗生素环境联合暴露的可能,但是目前尚缺乏相关联合效应的研究。本文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生物,测定了7种QSIs(DL-焦谷氨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呋喃酮乙酸酯、2-甲基四氢呋喃-3-酮、3,4-二溴-2(5H)-呋喃酮、(R)-3-吡咯烷醇、D-脯氨醇)分别与磺胺甲恶唑(SMX)和盐酸强力霉素(DH)的二元联合毒性,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联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前5种QSIs作用于AI-2类信号分子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与AI-2类信号分子竞争结合LsrB蛋白,此通路与SMX、DH的作用通路互不影响,因此联合效应为相加;后2种QSIs作用于AI-1类信号分子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与AI-1类信号分子竞争结合SdiA蛋白,而SMX、DH的作用可能刺激SdiA蛋白的表达,从而需要消耗更多的QSIs与SdiA结合,因而联合效应为拮抗。本实验研究可为传统抗生素与QSIs联合暴露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3.
硝基苯、苯酚衍生物对发光菌毒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定14种硝基苯、苯酚衍生物对发光菌的毒性,得到各化合物的半数有效浓度(15minEC50值)。选用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和平均超离域性(SNav)作为参数,与logl/EC50值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结果表明,硝基苯衍生物对发光菌的毒性与分子的电性参数(ELUMO或SNav)相关;而苯酚衍生物的毒性可分别由疏水性参数(logP)和电性参数(ELUMO或SNav)来描述。采用以Snav为参数的QSAR模式预测了14种试验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毒性  相似文献   
394.
化学发光法测定废水中痕量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鲁米诺-H_2O_2(KOH,H_3BO_3)发光体系和苯酚对该体系发光的淬灭作用。发现苯酚浓度处于2.0×10~(-6)—2.0×10~(-4)mol·L~(-1)时,与淬灭后的相对发光强度有线性关系,本法最低检出限为0.2mg·L~(-1)。用于工业废水中苯酚的测定,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95.
冷冻固定化优势菌群处理含甲醛苯酚废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甲醛苯酚废水为对象,采用PVA1799冷冻改良法固定化优势菌群,对最佳包埋条件,固化菌体活性恢复特性,甲醛和苯酚的降解特性和pH波动的低抗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10%-17%PVA1799,25%菌泥混合,-4-10℃冷冻解融4次为最佳包埋工况;固定化菌群最佳的活生恢复时间为3-5d,对肖度为475mg/L的甲醛有95%的去除率,对肖度为565mg/L的苯酚有94%以上的去除率,平均污染  相似文献   
396.
研究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在驯化10d后具备降解苯酚的能力,在200mg/L初始浓度下,5d时间内苯酚被全部降解,日平均降解速率达40mg/L。在400mg/L初始浓度下,6d时间内日平均降解速率为7.5mg/L。在高初始浓度的苯酚不仅明显抑制了斜生栅藻的生长,而且抑制了斜生栅藻的降解活性,导致降解速度下降。用最近提出的生物降解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上述降解过程,在苯酚初始浓度分别为200mg/L和400mg/L下,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标准偏差分别为6.9mg/L和4.4mg/L。  相似文献   
397.
重金属离子对酵母降解苯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慧  杨柳燕  肖琳  陈鹏 《环境化学》2004,23(5):495-500
研究了铜、镉、锌和铅对酵母 (Pityrosporumsp .)降解苯酚的影响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 :Cu2 36h时对菌体生物量的毒性抑制微低于对苯酚降解的抑制 ;48h时对菌体生物量的毒性高于对苯酚降解的毒性 .受试时间段 ,Cd2 对菌体生物量的毒性均高于其对苯酚降解的毒性 .在 0— 36h内 ,Cu2 对菌体比增长速率的EC50 是 45 0nmol·l- 1 ,对苯酚降解速率的EC50 是 0 32nmol·l- 1 ;Cd2 相应的EC50 分别是 681nmol·l- 1 和 33 3nmol·l- 1 .Cu2 比Cd2 具有更高的毒性 .而锌和铅在低浓度时 ,对酵母降解苯酚过程中菌体生物量以及苯酚的降解均有促进作用 ,其促进作用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  相似文献   
398.
蒸煮处理水合氢氧化锆制备了ZrO20A;将水合氢氧化锆静置过夜制得ZrO2-B;以此两种载体通过初湿浸渍法制得Ru/ZrO2催化剂.在BET测试中,ZrO2-A载体及其相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远高于ZrO2-B载体及相应催化剂.TPR表明Ru/ZrO2-A中Ru的分散性更好,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更为紧密.以苯酚和乙酸水溶液为模拟废水进行催化剂的评价,结果表明,Ru/ZrO2-A无论是在反应活性还是稳定性上均优于Ru/ZrO2-B.  相似文献   
399.
石油石化废水中酚含量高,限制了汽提净化水回用效率,需进行脱酚处理。文章采用煤油、span-80、液体石蜡、磷酸三丁酯和NaOH构建乳化液膜,探究其对酸性水汽提净化水的脱酚效率。运用以响应面法(RSM)为依据的Box-Behnken设计,以span-80投加量、液体石蜡投加量、油/内比(油相与NaOH之比)和制乳转速为影响因素,建立了汽提净化水中苯酚去除率的二次回归预测模型,并优化了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液体石蜡投加量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span-80投加量。通过RSM分析得到汽提净化水脱酚的最佳实验条件为:span-80投加量2%(质量百分比),液体石蜡投加量15%(体积百分比),油内比1?1,制乳转速6 000 r/min,此时苯酚去除率达到98.65%。萃取分离后的液膜易于破乳,破乳率达到98.33%,且回收油可循环利用,从而大大节约成本实现资源化。  相似文献   
400.
针对某石化厂粗苯酚塔再沸器的开裂问题,应用内外部宏观检查、力学性能试验、金相试验、扫描电镜观察和腐蚀产物能谱分析等检验检测手段并结合现场情况对其进行了检测,通过上述检验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了导致其产生开裂的原因,并对今后再造新设备该如何避免产生此类裂纹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为再沸器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