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461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868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244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21.
蜂窝陶瓷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邻-氯苯酚水溶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Sol-Gel)制备以蜂窝陶瓷为载体的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探讨工艺条件对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蜂窝陶瓷表面浸涂 5层TiO2 薄膜 ,经 50 0℃焙烧后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照射下 ,该催化剂降解 1 .0× 1 0 - 3mol/L邻氯苯酚水溶液 2 .5h ,降解率达到 1 0 0 % ;在O3的协同效应下 ,降解率在 1 .5h即可达到 1 0 0 %  相似文献   
822.
为了研究能有效同步去除水中有机、无机污染物的吸附剂,通过前驱体原位沉积法在活性炭表面负载锆氧化物制备得到复合吸附剂载锆活性炭,并对其去除水中对硝基苯酚(PNP)和磷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载锆活性炭对PNP和磷的吸附效果优于未改性活性炭;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均能很好地描述载锆活性炭对两种污染物的吸附过程;载锆活性炭对PNP和磷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离子强度对载锆活性炭的吸附磷能力影响不大,说明载锆活性炭对磷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PNP和磷共存时,载锆活性炭依然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表明该复合吸附剂可用于同步去除水中的有机、无机污染物。使用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和5%(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可对吸附饱和的载锆活性炭进行再生,通过多次循环实验后脱附率较高且稳定,说明载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再生潜能。  相似文献   
823.
研究了苯酚在新型臭氧氧化体系O_3-Ca(OH)_2体系中的降解与矿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及TOC的去除率都随着Ca(OH)_2用量(小于2 g/L)、进气臭氧质量浓度(小于75 mg/L)、进气流量(小于3.0 L/min)的增大以及初始苯酚质量浓度的减小而增加,但受反应压力和液相温度的影响较小;当Ca(OH)_2用量大于3 g/L时,苯酚和TOC的去除率在30 min和55 min时分别达到了100%左右;Ca~(2+)的存在实现了羟基自由基清除剂CO_3~(2-)的实时分离去除,从而强化了臭氧氧化过程中苯酚的降解与矿化。这表明,O_3-Ca(OH)_2体系是一种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臭氧氧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824.
分别采用D401和N-117负载Fe(Ⅱ)制备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探讨两种催化剂在不同初始溶液pH、初始H2O2质量浓度和保存条件下,催化降解苯酚的效果和铁溶出情况。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均能拓展Fenton反应pH范围;D401负载Fe(Ⅱ)催化苯酚降解速率较快,苯酚降解率随初始溶液pH升高而下降,溶出铁催化的均相Fenton反应是苯酚降解的主要原因;N-117负载Fe(Ⅱ)催化剂苯酚降解速率随初始溶液pH升高而下降,非均相Fenton反应是主要反应过程;初始H2O2质量浓度升高能使D401负载Fe(Ⅱ)的溶出总铁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但对N-117负载Fe(Ⅱ)影响很小;水中较高的DO能显著降低两种催化剂的苯酚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825.
镰刀菌HJ01对苯酚的降解性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李济吾  张珍 《化工环保》2006,26(5):353-356
为了研究真菌对苯酚的降解能力,采用本实验室分离的一株镰刀菌HJ01,考察了外加碳源、降解体系初始pH、温度对HJ01菌体生长量和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镰刀菌降解苯酚的动力学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能以苯酚为惟一碳源生长,添加适量的蔗糖可促进HJ01菌体的生长及苯酚的降解。在蔗糖加入量为3g/L、降解体系初始pH为6.0、温度为30℃的最佳条件下,经HJ01菌处理4d后的质量浓度为420mg/L苯酚废水中的苯酚完全降解。镰刀菌的生长和苯酚降解动力学符合Andrews模型。  相似文献   
826.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邻氨基苯酚及工业废水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络合萃取的原理,考虑了萃取剂与稀释剂之间的作用,选择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以正辛醇和氯仿为极性稀释剂、四氯化碳和煤油为非极性稀释剂,对邻氨基苯酚(OAP)稀溶液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体系的pH、TBP的浓度、稀释剂种类对萃取分配比(D)的影响.结果表明,TBP主要通过与OAP的中性分子键合作用实现萃取;D值的变化与中性分子的摩尔分数有关,pH是影响D的主要因素;稀释剂的极性对OAP的萃取影响较大,在萃取剂体积分数为10%~30%时,其萃取能力为TBP-正辛醇>TBP-煤油>TBP-四氯化碳>TBP-氯仿;在萃取剂体积分数为30%~50%时,萃取能力为TBP-煤油>TBP-正辛醇>TBP-四氯化碳>TBP-氯仿.进而以30%TBP-煤油为萃取剂,对工业含OAP废水进行了错流萃取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工业OAP废水进行有效的(94.7%)预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甲醇、乙醇,对萃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27.
为了准确快速测定印染企业生产用水中的铁,探讨了Fe3+在水浴和室温25℃时的还原反应试验,发现在这2个条件下Fe3+均能被盐酸烃胺快速还原为Fe3+,进而提出了测定水中总铁的新方法——邻菲哕啉直接光度法。并对该方法的检出限、显色络合物的稳定性、干扰及消除、盐酸用量、校准曲线、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试验。检出限为0.03mg/L,显色络合物显色15min可稳定6个月,精密度RSD〈4.32%,加标回收率为95.3%~103%。通过地下水、地表水、工业废水和铁标准样品的比对实验表明,邻菲哕啉直接光度法与邻菲啰啉光度法(标准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28.
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处理效能及抗冲击负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传统活性污泥法(CAS)为参照,系统研究了好氧-沉淀-厌氧(OSA)污泥减量工艺连续运行240 d,污水处理效果、污泥性能、温度波动和难降解有毒物质的冲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SA工艺废水处理效率整体上优于CAS工艺,COD去除效率略高于CAS,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比CAS高出42 .58%和53 .84%.OSA和CAS工艺每100 g好氧污泥中生物结合的磷分别是2 .69 g和1 .11 g,进一步证实了OSA工艺有生物除磷功能.由于厌氧-好氧耦合,OSA污泥沉降性能和污泥活性都得到改善,SVI稳定在97左右, SOUR和脱氢酶活性均高于CAS污泥.OSA污泥胞外多聚物中蛋白质浓度比CAS高出1 .69 mg·g-1,多糖浓度要比CAS低6 .7 mg·g-1,解释了OSA污泥沉降性能改善的原因,也证实了污泥厌氧池的插入对污泥性能、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OSA工艺对温度波动的影响滞后于CAS工艺3~4 d,出水COD、NH4-N、SS均升高,污泥产率Y(MLSS/COD)降低至0 .403 mg·mg-1和0 .227 mg·mg-1.OSA受对-硝基苯酚(PNP)的冲击比CAS更敏感,PNP浓度为10 mg·L-1,系统完全失去脱氮除磷功能.OSA系统受温度和PNP冲击后,比CAS更难修复.  相似文献   
829.
滴流床反应器中苯酚催化湿式氧化集总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行研制的滴流床反应器中,以苯酚配水溶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载型CuO/γ-Al2O3作为催化剂,于连续流工况下实验研究了苯酚催化湿式氧化(CWO)过程,建立了滴流床反应器拟均相一维活塞流模型,并结合集总动力学反应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该模型计算值均能较好的预测实验结果;模型引入了集总动力学概念,较深入地解释了催化湿式氧化反应过程.由模型计算所得的动力学参数表明,在所使用的催化剂上苯酚较易氧化为中间产物,但苯酚和中间产物的深度氧化不易进行.  相似文献   
830.
甲磺隆除草剂的测定方法及其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优峰  谢正苗  徐建明 《环境科学》2007,28(5):1137-1141
采用批量平衡法系统研究了甲磺隆除草剂在几种土壤(熟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筋泥、砖红壤)和矿物(高岭石、针铁矿、和Ca2+、Al3+、Cu2+单离子饱和蒙脱石)上的吸附行为.建立了硼酸-硼砂缓冲液体系的毛细管电泳测定甲磺隆的分析方法.甲磺隆在本实验条件下能够与土壤中的杂质达到基线分离,迁移时间为4.6 min.对比实验表明,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甲磺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一致性.然而,毛细管电泳法能显著节省测试时间和成本,在本类吸附实验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吸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甲磺隆的吸附行为都可以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矿物和土壤的Kf值分别在0.82~199.69和1.97~10.48范围.在几种影响甲磺隆吸附的因素中,pH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说明静电作用可能是甲磺隆在土壤及矿物上吸附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