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张可  关允  罗鸿兵  陈伟  陈佳  陈强 《环境科学》2016,37(12):4760-4767
为强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降解,将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的高效DEP降解菌Arthrobacter sp.LMS13运用到MBR反应器,考察强化系统对DEP去除效果,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PCR)和Illumina Mi Seq技术分别对系统运行期间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降解基因(phtA)数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化系统能加快反应器启动,对进水浓度为800 mg·L-1的DEP,强化系统和未经强化系统在运行后期(61 d)对DE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和19%.q-PCR结果显示,在驯化阶段,phtA基因拷贝数上升,但当DEP浓度大于400 mg·L-1时,phtA基因数量下降;phtA基因拷贝数与DEP降解率呈正相关.Mi Seq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高浓度DEP导致系统中群落多样性指数下降,但对强化系统多样性影响相对较小.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原活性污泥中占有较高比例的拟杆菌门(Ba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降低,ε-变形纲(ε-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在反应系统中逐渐被淘汰,而β-变形纲(β-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成为系统中的优势菌门,其中红环菌属(Rhodocyclus)、博得氏杆菌属(Bordetell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为优势菌属,在DEP降解系统中起着主要作用,是保证DEP生物处理效果和维持反应器稳定运行的重要菌属.  相似文献   
172.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在加重肝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CCl4造模组、CCl4+DEHP(0.05、5和500 mg·kg-1)暴露组和单独DEHP暴露(500 mg·kg-1)对照组.通过皮下注射50%CCl4(0.1 m L·100 g-1)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同时从造模开始给予DEHP灌胃,共9周.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外将人肝星状细胞(LX-2)分为正常组,DEHP刺激组(50μmol·L-1),DEHP刺激组(100μmol·L-1)及DEHP(10...  相似文献   
173.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是一种环境中较为常见的环境激素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DEP较为稳定,光解和水解都极为缓慢,微生物降解是主要去除途径。以高效降解菌Sphingobium.sp作为实验微生物,研究了其对DEP的表观去除、降解及吸附行为,同时考察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80、吐温40和鼠李糖脂)、溶解性有机质(DOM)和葡萄糖对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是该降解菌去除DEP的主要途径,吸附的影响非常小。吐温80在高浓度时促进DEP的降解,低浓度时抑制;鼠李糖脂在高浓度时抑制,低浓度时促进;吐温40在不同浓度下均呈现出抑制作用。添加DOM和葡萄糖后,DEP的降解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74.
DEP对蚯蚓抗氧化酶系的影响及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添加剂,并因塑料制品大量广泛使用而进入土壤环境,但其对土壤动物的毒性及其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本文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研究对象,使其暴露于不同含量DEP的模拟污染土壤,以蚯蚓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ROS含量、GST活性、MDA含量和DNA损伤程度为评估参数,研究含DEP污染土壤对蚯蚓的毒性作用并分析其机制.结果表明,在DEP胁迫作用下,蚯蚓体内的抗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活性氧自由基(ROS)均发生变化并导致基因损伤产生.在28d的实验周期内0.1~50 mg·kg-1DEP的胁迫下,ROS含量水平呈现增加状态,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并且过量的ROS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机体内MDA含量增加.在ROS和MDA共同作用下,蚯蚓体腔内的DNA受到损伤并且损伤程度与DEP含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DEP可以对蚯蚓机体和DNA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表现出较强的生态毒理效应.  相似文献   
175.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工业设施验收中的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是一种灵敏度高的有效方法,但检测器的放射源极易受污染县很难清洗。改用氢火焰检测器测定则其灵敏度较低,无法分析仪浓度的环境样品,今 根据邻 苯二甲酸二正辛酯2的高低分别选用氢火焰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顺进行测定,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76.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了海河沉积物和土壤对DMP的吸附解吸作用,以及颗粒物粒径、浓度和离子浓度对DMP在颗粒物上吸附的影响.研究发现DMP在土壤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在海河沉积物上的吸附符合线性等温式,单位吸附量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粒径对DMP的吸附影响不明显.用DMP将海河沉积物污染并于室温老化1个月后进行解吸实验,被吸附DMP解吸速率前20 h较快,以后逐渐达到吸附平衡,解吸量较小.  相似文献   
177.
用TLC定性法和HPLC定量法研究了GeotrichumcandidumDec 1对邻苯二甲酸脂的分解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添加于培养液中的邻苯二甲酸脂的量逐渐减少 ,并且有新的化合物生成 ,证明Dec 1能分解邻苯二甲酸脂。邻苯二甲酸脂对Dec 1的初期增殖有阻碍作用 ,但当葡萄糖枯竭后 ,Dec 1可以利用邻苯二甲酸脂分解产生的化合物增殖。  相似文献   
178.
活性污泥中细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的菌种对邻苯二甲酸(P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E)进行好氧条件降解研究,检测了分离到的5种细菌降解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能力.结果表明,Comamonas acidovorans Fy-1在48h内将浓度高达2600mg/L的邻苯二甲酸完全矿化;两个细菌的组合(组合Ⅰ包括Pseudomonas fluorescens,P aureofacien 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组合Ⅱ包括S. paucimobilis和Xanthomonas maltophilia)能够在48~120h内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完全降解,产生的中间产物有邻苯二甲酸一甲酯和邻苯二甲酸.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微生物降解需要有两种以上细菌才能完成.图4表1参14  相似文献   
179.
用废水污染驯化的菌种对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进行降解,最优降解条件由四因子四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在最优条件下,浓度高达4000mg/L的邻苯二甲酸可在5d内降解99%以上。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也能够在好氧条件下降解,两种中间产物为邻苯二甲酸一甲酯及邻苯二甲酸,另外,在培养液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作为共同底物时,可提高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降解速率。图2表3参14。  相似文献   
180.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酶促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本室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和塑料厂排污口土壤中分离到的两株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降解菌CQ0110Y和CQ0110G粗酶液的相关性状及其对DEHP的酶促降解,结果表明,菌株CQ0110Y和XQ0110G降解酶都属于胞内酶.CQ0110Y粗酶液在pH6.0~8.0之间较为稳定,CQ0110G粗酶液在pH6.0~7.5之间较为稳定,CQ0110Y和CQ0110G粗酶液在10℃较为稳定.DEHP的降解产物中含有邻苯二甲酸单(2-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苯酚以及一些小分子酸类和醇类物质.图4表1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