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620篇
安全科学   184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1108篇
基础理论   582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处理石化废水,研究曝气强度分别为1.50,3.00 m3/(m2·h)的条件下,MBR对石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特征、跨膜压差(Trans Membrane Pressure,TMP)和混合液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两种曝气强度条件下MBR对COD、NH+4-N及挥发酚等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74%、80.23%、96.79%和97.55%、99.34%、98.84%,即在不同曝气条件下,曝气强度的变化对MBR的污染物去除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曝气强度由1.50 m3/(m2·h)增加到3.00 m3/(m2·h),MBR达到设定的最大跨膜压差(TMPMax=25k Pa)的运行时间由11.8 d增加到31.4 d,TMP上升速率降低。通过活性污泥颗粒粒径分析发现:增加曝气强度后,对膜污染影响显著的活性污泥颗粒粒径范围(0~2μm)所占体积比由2.10%减小到1.78%;并且混合液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质量浓度分别由24.07 mg/L和15.66 mg/g减小到15.14 mg/L和9.81 mg/g,从而降低了膜污染速率。  相似文献   
92.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was used to assess adverse biological effects caused by acute and chronic Pb2+exposure in artificial seawater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In 96-hr acute toxicity experiments,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showed a positive time/dose-dependent tendency,and the 96-hr LC50 value of Pb2+was 686.41 mg/L. The responses of enzymatic and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s in tissues including catalase(CAT),peroxidase(POD),superoxide dismutase(SOD),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malondialdehyde(MDA) 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soluble protein(TSP),were investigated on days 1,4,7 and 10 after Pb2+exposure under chronic toxicity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ation of the antioxidant system in P. aibuhitensis depended on the Pb2+concentration and the duration of exposure time.Specifically,POD and SOD activities were induced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exposure and decreased to the control level on day 10 after exposure. Therefore,these two indexes could be used to indicate oxidative stress associated with P. aibuhitensis exposure to Pb2+.  相似文献   
93.
为了明确三氯生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以3种土壤酶为指标,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三氯生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平的三氯生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低浓度(≤50 mg/kg)三氯生作用下,脲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最后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100 mg/kg)三氯生胁迫下脲酶活性先降低后恢复最后又被抑制。而对酸性磷酸酶活性来说,三氯生在低浓度时(≤50 mg/kg)先刺激后抑制酶活性,最后磷酸酶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下(100 mg/kg)三氯生先抑制后刺激再抑制磷酸酶活性,最后磷酸酶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各浓度水平的三氯生在培养的初期(21 d)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影响,随着培养时间延长(≥28 d),低浓度(≤50 mg/kg)三氯生刺激了酶活性,高浓度(100 mg/kg)的三氯生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来说,高浓度的三氯生对土壤环境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4.
微囊藻毒素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娓敏  邓玙  邹华  梁婵娟 《环境科学》2014,35(4):1468-1472
以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100、1 000、3 000μg·L-1)微囊藻毒素(MCs)在胁迫期和恢复期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吸收活力、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及MCs在水稻根部的积累.结果表明,胁迫处理7 d,MCs在水稻根部的积累量与MCs质量浓度呈正相关.1μg·L-1MCs处理促进了根系生长,根系活力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有效维持H2O2于正常水平;100μg·L-1MCs处理下,根系生长受抑,根系活力下降,CAT无显著变化;在高质量浓度(1 000μg·L-1、3 000μg·L-1)MCs处理下,不仅根系生长受抑、根系活力下降,且CAT活性受抑,H2O2大量积累,膜质过氧化加剧.相比胁迫期,恢复7 d后各处理组水稻根系MCs的积累量均低于胁迫期.100μg·L-1MCs处理组根系各生长指标、根系活力、丙二醛(MDA)、H2O2和CAT的变幅减小,优于胁迫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恢复,而1 000μg·L-1和3 000μg·L-1MCs处理组,根系生长与根系活力均低于胁迫期,氧化胁迫进一步加剧,表明高质量浓度(1 000μg·L-1和3 000μg·L-1)MCs对水稻根系造成的伤害不可逆.  相似文献   
95.
老化的生物质炭性质变化及对菲吸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唐伟  郭悦  吴景贵  黄兆琴  代静玉 《环境科学》2014,35(7):2604-2611
将稻壳分别在350℃和550℃热解温度下制备成生物质炭,避光条件下恒温培养300 d,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及平衡吸附实验,探究生物质炭老化前后的动态结构变化及对菲吸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老化过程中氧含量增加,含氧基团增多,对菲的非线性吸附行为显著增强.热解温度的不同决定了生物质炭老化过程中性质变化的差异,350℃热解的生物质炭,老化后极性增强,芳香性减弱,而550℃热解的生物质炭,老化后脂肪族碳类物质增加,羧基减少,芳香性增强,Langmiur预测的菲在350℃热解的生物质炭上老化前后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57 mg·g-1、2.35mg·g-1,主要是老化后性质变化抑制了表面吸附作用,而550℃热解的生物质炭上老化前后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42mg·g-1、4.17 mg·g-1,老化后吸附量的显著增加主要是生物质炭性质变化促进了对菲的分配作用与表面吸附作用.研究生物质炭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对环境污染物固定的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多溴联苯醚(PBDEs)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四溴联苯醚同分异构体中的BDE-47是多溴联苯醚中最重要的单体之一.试验采用人工土壤培养法,通过亚急性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暴露时间阶段下,不同BDE-47剂量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代谢酶(谷胱甘肽转移酶GST)以及二者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暴露14 d和28 d时,CAT活性被诱导上升并且差异显著;GST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CAT基因表达水平在第14 d时呈现抑制效应,在后续的第28 d和第42 d基因表达水平上调;GST基因表达水平整体呈现诱导效应,并且差异显著,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低毒处理组(10、50 mg·kg-1)的基因表达水平逐渐下调至低于对照组的水平,高毒处理组(100、200 mg·kg-1)的基因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水平;在BDE-47的暴露试验中,CAT与GS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两项指标对低毒处理组较高毒处理组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7.
万山汞矿区稻田土壤甲基汞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等温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技术(GC-CVAFS)对贵州万山汞矿区主要河流范围内稻田土壤甲基汞(MeHg)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从区域层面对土壤甲基汞(MeHg)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万山汞矿区稻田土壤MeHg和总汞(THg)含量范围分别为0.72~6.70ng/g和0.49~188.00μg/g,甲基化率范围为0.002%~0.470%;在水平空间分布上,6个检测区域的土壤MeHg含量均随着远离汞矿核心区而降低,但是不同区域之间的降低变化程度不尽相同。通过对稻田土壤SiO2、Al2O3、Fe2O3、TS、TP、TN、有机质、pH等土壤性质与土壤MeHg以及甲基化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MeHg与THg、TS、TP、TN、有机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SiO2表现出显著性负相关,表明土壤甲基汞不但和总汞含量有关,还受到土壤其它理化因子,尤其是一些营养因子所控制。  相似文献   
98.
有机磷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也日益严重,因此,有机磷农药降解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当今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有机磷降解酶的发展及其基因工程的研究情况,对降解酶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指出了有机磷降解酶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
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库湾消落带沉积泥沙特征及重金属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三峡库区支流消落带沉积泥沙的理化特征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变化特征,选择9条典型一级支流,共采集54个消落带沉积泥沙样品,测定了粒径分布、容重、有机质(TOC)、总氮(TN)、总磷(TP)、钾(K)等养分元素含量特征以及运用地累积指数评价铬(Cr)、铜(Cu)、镍(Ni)、铅(Pb)、锌(Zn)等重金属.结果表明消落带沉积泥沙粒径分布在空间上(乌江-磨刀溪)中值粒径呈波动变化;支流消落带下部(160~165 m)沉积泥沙相比上部(165~175 m)偏粗,不同高程带砂粒和黏粒体积分数变化属于中等变异,粉粒属于弱变异.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消落带上部和下部之间沉积泥沙特征差异不显著.地累积指数评价表明支流消落带沉积泥沙只有Zn元素在珍溪河、龙洞河和龙河属于无-中的污染程度,Pb元素在磨刀溪属于无-中的污染程度,其他元素在所选支流消落带均为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0.
高岭石、针铁矿及其二元体对胡敏酸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鹏举  魏世勇  方敦  但悠梦 《环境科学》2016,37(6):2220-2228
研究了高岭石、针铁矿及其混合物(KGM)和复合物(KGC)的表面性质及吸附胡敏酸的特性.结果表明,4种物质的比表面积(SSA)表现为针铁矿KGCKGM高岭石,KGM的SSA接近两种纯物质的平均值,而KGC的SSA明显升高.高岭石、针铁矿、KGM和KGC的等电点(IEP)分别为3.2、7.9、6.1和6.7;初始p H=5.0时,其表面Zeta电位分别为-13.9、38.2、14.3和19.7 m V.4种样品对胡敏酸的动力学吸附过程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表明化学吸附是主要作用机制.一、二位Langmuir模型可较好地拟合等温吸附数据(R~2为0.962~0.993),其中二位Langmuir模型对KGM和KGC吸附数据的拟合度R~2分别为0.989和0.993;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吸附数据的拟合度较低,但两种二元体的拟合度高于两种纯物质.初始p H=5.0时,高岭石、针铁矿、KGM和KGC对胡敏酸的吸附容量(q_(max))分别为6.02、61.83、35.13和42.10 mg·g~(-1);两种二元体的q_(max)都高于两种纯物质q_(max)的平均值,其中KGC的q_(max)明显升高.热力学参数表明,4种样品对胡敏酸的吸附均属于吸热反应,其中高岭石的吸附为非自发过程,其余样品的吸附为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