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9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858篇
安全科学   329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171篇
综合类   1850篇
基础理论   592篇
污染及防治   311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11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accumulation of Cr(VI) and biochemical changes (total chlorophyll, carotenoid, protein,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cysteine contents) and rol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guaiacol peroxidase (GPX),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in tolerance to metal induced stress in Cucumis utillissimus L. grown in Cr contaminated soil (CS) with garden soil (GS). Furthermore, Cr bioavailability was enhanced by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EDTA) addition to the soil to forecast the plant’s accumulation pattern at elevated Cr environment. Accumulation of Cr in the leaves of the pla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substrate metals concentration. It further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EDTA by 1437% and 487% in GS and CS, respectively at the highest treatment level. The lipid peroxidation increased proportionately with increase in Cr accumulation in the leaves. All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OD, GPX and APX) and the level of cysteine increased with dose dependant manner. SOD and cysteine were observed to be higher in the GS than in CS, but APX and GPX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in CS than in GS. The increase in GPX and APX activities with the increase in Cr concentration could be assumed that these two enzymes have a major role in the defense mechanism towards stress induced by Cr in C. utillissimus.  相似文献   
142.
与建筑相关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在总能源消耗和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指出,建筑部门在2004年造成了全球近30%的二氧化碳排放。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则认为,2007年全球能源消耗中约有29%与建筑相关。对中国而言,与建筑相关的能源消耗约占全国商品  相似文献   
143.
利用简单的碱沉淀法制备不同的水合金属氧化物,并对所得七种水合金属氧化物的磷酸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比较.研究表明,25℃条件下,Al、Fe、Ni、Cu和Ce的水合金属氧化物对磷酸根的吸附最符合Langmuir线性吸附方程,而水合氧化锌和水合氧化钴吸附剂最符合线性等温线模型.所有这七种水合金属氧化物对磷酸根的吸附都...  相似文献   
144.
唐璐  舒晓春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1):211-212,270
哈威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手机显示屏强化玻璃的企业,主要生产废水为油墨废水、研磨废水、清洗废水,其中油墨废水COD浓度高达8 000~12 000 mg/L,废水呈碱性且可生化性差;污水处理采用酸析+臭氧+MBR工艺,其中酸析法主要对油墨废水进行预处理,臭氧氧化提高综合废水的B/C比,最后进入膜生化装置MBR处理,出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5.
生物产业是一个对人类健康、粮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46.
聚硅酸对不同形态铝沉积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给水管网中残余铝沉积和再溶解现象可能引起的水质问题,研究了聚硅酸对不同水解聚合形态铝沉积、再溶解的影响,并以石英微晶天平为表征手段,初步探讨了聚硅酸对不同形态铝沉积、再溶解过程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聚硅酸能显著改变不同水解聚合形态铝的沉积、再溶解行为.聚硅酸可与3种水解聚合形态的铝迅速结合而生成可沉积产物,但产物性质不同.以单体形态为主的Al_0与聚硅酸的反应产物性质较稳定,部分以溶解态存在,部分以非溶解态(可沉积态)存在;尽管铝的两种聚合形态Al_(13)和Al_(30)与聚硅酸反应也生成了部分可沉积产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产物又逐渐向溶解态转化.铝硅比对Al_0体系中铝的沉积溶解行为影响较小,而对Al_(13)和Al_(30)影响较大,且在0.2∶20(以Al和SiO_2计的质量比)时,沉积态铝的溶解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47.
土壤酶参与土壤碳氮转化,同时土壤碳氮状况又是土壤酶活性的基础,而大气氮沉降通过影响土壤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CO_2释放.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氮沉降量对马尾松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影响,探索该区域马尾松土壤呼吸(Rs)与土壤温度(T)、土壤湿度(W)、Ure(脲酶)、Ive(转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及ACP(酸性磷酸酶)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氮沉降对马尾松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缙云山马尾松林设置3个氮添加水平和一个无氮添加的对照处理:低氮[N_5,20 g·(m~2·a)~(-1)],中氮[N_(10),40 g·(m~2·a)~(-1)]、高氮[N_(15),60 g·(m~2·a)~(-1)]和对照[N0,0g·(m~2·a)~(-1)],每个处理量分4次,在每个季度开始各施1次,每个处理各9次重复,采用ACE(automated soil CO_2exchange station,UK)自动土壤呼吸监测系统分别对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酶和土壤呼吸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各处理土壤呼吸均表现为夏季最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最低为冬季,而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则无一致的变化规律.2总体而言,氮沉降对土壤呼吸和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氮浓度增加而加强,但冬季氮沉降对马尾松林土壤呼吸有促进作用,春、夏、秋这3个季节氮沉降对Ure、Ive、CAT及ACP有抑制作用,而冬季氮沉降对4种土壤酶活性影响则存在差异.3逐步回归表明,无氮和低氮处理时,T、Ure和Ive对Rs的贡献较大,且随着T、Ure和Ive的增加,Rs也急剧增加;中氮处理时,T、Ure和CAT对Rs的贡献较大,Rs随着T、Ure和Ive的增加而增加;高氮处理时,Rs随着Ure的增加而降低,随着CAT和W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8.
王兵  温奋翔  肖波 《环境科学》2016,37(9):3447-3452
为了对挺水植物在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为对象,通过模拟水培实验,对比研究了6种水体硝态氮质量浓度(10.68、23.88、42.22、63.33、82.92、97.13 mg·L~(-1))下,黄菖蒲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氮累计吸收量以及对硝态氮去除效果的差异,以期明确模拟水体硝态氮质量浓度对黄菖蒲生长及其氮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不同硝态氮质量浓度对黄菖蒲地上部分(茎叶)生长的影响大于地下部分(根);当硝态氮质量浓度为10.68 mg·L~(-1)时,黄菖蒲的根冠比增加;当硝态氮质量浓度为42.22~97.13 mg·L~(-1)时,黄菖蒲的根冠比减少.其次,黄菖蒲适宜生长的硝态氮质量浓度为23.88~63.33 mg·L~(-1);硝态氮质量浓度低于10.68 mg·L-1或高于82.92mg·L-1时,均会对黄菖蒲的叶绿素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再次,黄菖蒲对氮的累积量随硝态氮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地下部分对氮的累积能力优于地上部分;6种浓度下,单株黄菖蒲的氮累计吸收量为10.56~75.43 mg,其地下部分依次为地上部分的7.2、2.3、2.5、2.1、1.6以及1.5倍.此外,黄菖蒲对氮的利用效率与硝态氮质量浓度之间成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且地上部分的氮利用效率高于地下部分.最后,黄菖蒲对硝态氮的去除率随硝态氮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6种浓度下黄菖蒲对硝态氮的去除率介于94.9%和99.3%之间,且水体中硝态氮质量浓度随时间延续呈指数函数降低.结果表明,黄菖蒲对硝态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黄菖蒲的生长及其对氮的吸收与去除效率受水体硝态氮质量浓度影响显著,且地上部分较地下部分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9.
正2012年12月,《中国环境科学》被评为"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依据《CAJ国际引证报告》,按2011年度中国学术期刊被SCI期刊、SSCI期刊引用的总被引频次排序并经40多位期刊界专家审议,遴选出的TOP5%期刊.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科技类期刊共156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叶菜类蔬菜垃圾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比较了含固率(3%、5%、7%)和接种比(1.5、2.5、3.5)对产甲烷效果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实验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缩短产甲烷反应迟滞期,平均日产甲烷速率越快.经过52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5的工况中,平均日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9.5mL/(gVS·d),日最大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49.8mL/(gVS·d),最早进入快速产甲烷期.当接种比为3.5时,随着含固率的升高,产甲烷速率下降,迟滞期延长,但单位底物累计产甲烷量增大,含固率7%时单位底物累计净产甲烷量为481mL/gVS.而当接种比为1.5时,含固率为5%和7%的工况均无法启动甲烷化反应,含固率为3%的工况的产气迟滞期达15d.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抑制甲烷化反应的启动,迟滞期随着液相中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当有机酸浓度低于1260mg/L,甲烷化反应没有明显的迟滞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