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632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113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1440篇
基础理论   297篇
污染及防治   256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利用碘消徐碱性和中性溶液中硫化物及硫代硫酸盐对Cr^ 6测定的干扰,经实验找出了含硫化物和硫代硫酸盐工业废水中Cr^ 6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砷是一种有毒元素,自然界较常见的砷为三价或五价,三价砷有强毒性,五价砷毒性较弱.先进行前期处理将三价砷氧化为五价,以备下一步砷的去除.为此,试验用纯氧、双氧水使用2种氧化剂,将三价砷氧化成五价并比较不同温度、酸碱环境、氧化剂浓度、是否添加催化剂铜等参数.发现碱性环境较酸性环境有利砷的氧化,双氧水氧化效果比纯氧好,可能是它的反应活化能远小于纯氧的缘故.  相似文献   
55.
笔者自行开发并研制了低空( < 1 km) 分层降水和云水采集系统,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福建省厦门市和贵州省贵阳市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探讨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支持。该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航空测量,目前国内外的类似研究中没有使用该系统进行样品采集的先例,因此该系统的开发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56.
湿地生态工程处理酸性矿井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湿地生态工程处理酸性矿井水的机理,参考国内外湿地生态工程处理污水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煤矿酸性矿井水湿地生态工程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王建平 《环境保护》1992,(4):14-14,21
一、前言改良湿法ADA脱硫方法,在熔硫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防治熔硫废气的问题.通常一些防治方法是采用高空放散法和水洗吸收法等.相比之下,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自身脱硫液吸收熔硫废气的新方法,既可防治废气污染,又可回收利用能源,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二、熔硫废气的产生及危害湿法ADA脱硫工艺,H_2s被脱硫液吸收后,转化成一种单质元素S.这种元素硫,通  相似文献   
58.
常温酸性腐蚀对热障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性盐雾腐蚀试验对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热障涂层进行了常温腐蚀,研究了常温酸性盐雾腐蚀对热障涂层的微观形貌以及高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温酸性腐蚀使热障涂层表面变得粗糙不平,产生了较大的裂纹.经过150次高温循环氧化后,顶层氧化锆晶粒排列疏松,裂纹进一步扩展,中间层--粘结层氧化速度加快,生成了疏松的TGO层.TGO的体积膨胀效应使得陶瓷/粘结层界面结合力降低,缩短了涂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9.
苯的主要毒性作用及中毒症状 苯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烃,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易燃、有毒。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愈高挥发量愈大。  相似文献   
60.
建立土壤硫释放过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温度、土壤含水率、胱氨酸添加量和土壤pH值作为土壤释放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这些因素与土壤硫释速率的关系,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实验结果建模,并用模型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土壤硫释放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网络模型对学习过的样本有较高预测精度,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在2%以下,对未学生过的样本,误差为10%左右,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模型适用于土壤硫释放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