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573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1262篇
基础理论   246篇
污染及防治   223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392.
为了解广佛跨界区域佛山市南海区的降水化学组成特征和酸化趋势,于2016年1—12月在南海区采集降水样品,对降水pH、电导率及离子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降水pH年均值为5.05,降水的电导率和总离子浓度年均值分别为19.4 μS/cm和6.41 mg/L,南海区2016年的酸雨污染有所改善,但酸雨频率高达63.1%,降水酸化程度仍较高;人为源贡献的N O 3 - 和S O 4 2 - 起主要致酸作用,通过分析S/N发现,N O 3 - 在南海区降水中的致酸作用已超过S O 4 2 - ,成为首要致酸因子。  相似文献   
393.
固定污染源氨气的手工监测,干扰因素较多,其中采样环节尤为关键。实验通过催化氧化-化学发光法考察不同采样管线材质对氨气的吸附效果,离子色谱法考察化学吸收法采集氨气的吸收瓶类型、采样流量、吸收液种类、吸收液浓度及体积等采样条件对氨气吸收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316 L不锈钢与聚四氟乙烯对氨气的吸附较小,氨气的采样流量不宜超过1.0 L/min,棕色气泡式吸收瓶更适用于氨气样品的采集,磷酸溶液作吸收液对氨气的吸收效率较好,对于低浓度的氨气样品,应采用低流量长时间采集。  相似文献   
394.
为探究羟基铝负载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及酸预活化对负载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文章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方程拟合Al13-Bent、H+-Al13-Bent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并通过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原理设计实验,分析pH、反应温度、初始浓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对磷酸盐吸附量的影响。响应面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89 8,P<0.000 1,回归模型显著;3个影响因子皆显著影响Al13-Bent对磷酸盐吸附(P<0.000 1);模型最佳吸附条件下,磷酸盐吸附量实测值为21.18 mg/g,与预测值20.54 mg/g相对偏差仅为1.56%,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值。Al13-Bent、H+-Al13-Bent对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Sips等温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Elovich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酸预活化并不能显著增强Al13-Bent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但可提高其初始吸附速率,化学吸附为吸附的主要限速步骤,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5.
提出了一种绿色回收废旧钴酸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采用酒石酸为浸出剂和还原剂,湿法回收废旧钴酸锂电池中的钴和锂。结果表明:钴酸锂与酒石酸摩尔比为1∶4,反应固液比为15 g/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5 h时,金属钴和锂的浸出率分别为92.95%、91.86%;动力学分析显示,Co、Li浸出反应利用经典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5.20,63.65 kJ/mol,浸出过程属于吸热反应和化学反应控制。该工艺可实现废旧钴酸锂正极活性物质的高效绿色回收,为其他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6.
采集西南某碳酸锶生产企业不同年份下碳酸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锶盐废渣(下称“锶渣”),分析其重金属浓度、浸出浓度及遇酸反应生成的H2S浓度,研究锶渣的危险特性。结果表明:锶渣中Sr浓度最高,最大值为175 000 mg/kg,均值为112 000 mg/kg;其次是Ba浓度,最大值和均值分别为6 020和3 420 mg/kg;其他重金属如As、Cr、Cu、Ni、Pb、Be和Cd浓度均低于100 mg/kg;锶渣中Sr的浸出浓度最高,其最大值和均值分别为360和180 mg/L,Ba、Pb和As的浸出浓度均较低;锶渣中的硫化物遇酸反应生成H2S,其浓度均值为0.23 mg/kg,最大值为0.45 mg/kg;锶渣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和遇酸生成H2S的浓度总体上随着堆存时间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397.
以煤矸石酸浸液为原料,经过钛掺杂、聚合、熟化和浓缩干燥等过程,制备了高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钛(PTAFC)。分别考察了钛投加量、pH、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PTAFC混凝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PTAFC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浊度、COD、总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钛铁摩尔比0.3、pH=1.5、聚合温度60 ℃、聚合时间3 h、常温熟化24 h时,所制得的PTAFC性能最佳;在投加量70 mg·L−1、pH=7、反应温度20 ℃、慢速搅拌速度40 r·min−1的混凝条件下,对自配水的浊度、COD和UV254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99.13%、37.25%和39.9%。PTAFC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的浊度和总磷有极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对COD和氨氮有一定去除能力,污染物去除能力明显优于PAFC。上述研究成果对有效减少煤矸石的堆存量、拓宽煤矸石利用渠道,实现混凝剂的低成本、高效率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8.
全氟烷基酸(perfluoroalkyl acids,PFAA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且在水体中被普遍检出.本文采集了中国东南13条主要河流52份水样并分析了17种PFAAs的浓度,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别探究了表层水中PFAAs的赋存特征、入海通量、污染来源及其对流域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和对人体...  相似文献   
399.

太湖流域是我国酸沉降较严重的区域之一,酸沉降对流域碱基离子流失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流域内代表性碳酸盐岩及其风化产物和流域分布广泛的沙壤土在不同pH模拟酸溶液作用下碱基离子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中碱基离子释放量与酸溶液pH和粒径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在10 d试验期内,Ca2+释放量最小值为0.26 g/kg,最大值达14.30 g/kg,且比K+、Na+和Mg2+释放量高1个数量级。2)碳酸盐岩风化产物与沙壤土中碱基离子对模拟酸溶液的敏感性为Ca2+>Mg2+>K+。其释放量不仅与模拟酸溶液pH有关,还取决于介质本身特征(本身离子总量、成土母质环境及交换态离子量)。3)太湖流域不同介质对模拟酸溶液的缓冲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碳酸盐岩>白云岩风化产物>石灰岩风化产物>沙壤土。分析认为,大量的碳酸盐与质子迅速发生的中和作用是碳酸盐岩及其风化产物具有较强缓冲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00.
本文利用free-drift开放反应系统,在恒压力(1atm)、恒温度(25.0±0.2℃)环境下,研究海水中近溶解、沉淀平衡状态时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对方解石溶解、沉淀速率及其动力学方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速率相对于碳酸盐碱度(Ac)或饱和度(Ω)变化的敏感度要高于沉淀速率;Ac或Ω相同时,pCO2越高,溶解速率越高,而沉淀速率越低;方解石的溶解过程可分为pCO2欠平衡、平衡两个阶段,当Ω>0.8时反应液pCO2平衡,方解石的溶解反应级数介于8~9之间;沉淀反应级数介于2.4~2.6之间,且反应液pCO2的改变对沉淀反应级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