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5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409篇
安全科学   149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36篇
综合类   1429篇
基础理论   238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黄海西部大气湿沉降(降水)中各元素沉降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金良  于志刚  张经  陈宁 《环境化学》2000,19(4):352-356
本文对黄海西部的千里岩、青岛的麦岛降水(雨+雪)中的H+,NH+4,K +,Na+,Ca2+,Mg2+,F-,Cl-,NO-3,SO2-4 ,SiO2-3,PO3-4进行了测定.计算了除H+以外其他离子的湿沉降通量.1998年千里岩N,P,Si的湿沉降通量分别为:DIN([NH+ 4]+[NO-3])0.611g·m-2.a-1,P 0.002g·m-2 ·a-1,Si 0.078g·m-2·a-1,麦岛N,P,Si的湿沉降通量分别为:DIN 0.776g·m-2.a-1,P 0.008g·m-2·a-1,Si 0 .060g·m-2.a-1,千里岩降水的N/P比(摩尔比)为72 7,远高于海水中的Redfield比值(16),将对该海域的营养盐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忽略小于0.7mm的降水对湿沉降通量所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了估算,发现几种主要离子均小于9%.  相似文献   
892.
温州红壤的酸沉降临界负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俊岭  黄美元 《环境化学》1998,17(2):136-142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碱总量守恒为基础建立的兼能描述钙质与非钙质土壤长期酸化过程的动态模型(LTSAM),并利用该模型讨论了温州红壤的酸沉降临界负荷。结果表明,以硫沉降即酸沉降的硫沉降非酸沉降两观点分别来确定红壤的临界负荷,其值依次为3.91与1.84g·m^-2·a^-1,后者仅是前者的47%,差异显著应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893.
模拟酸雨对峨眉山冷杉林土壤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晓帆 《环境化学》1998,17(3):280-285
本文采用模拟酸雨方法,考察了峨眉山不同区域冷杉生长正常区和受害区的土壤样品,在酸沉降影响下,土壤特性所发生的改变,测定了土壤酸碱度及主要元素含量。同时以未受到酸沉降侵蚀的贡嗄山土样作为对照点,探讨由酸沉降所造成的土壤酸化,进而引起土壤特性改变与冷杉生长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4.
SO2和酸雨对大豆的单一及复合效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了SO2和模拟酸雨对大豆的单一与复合作用效应.结果表明:经SO2和酸雨处理后,大豆叶绿素含量减少、膜透性增加,叶液pH值降低,但SO2和酸雨对叶片含糖量的影响不明显;SO2+酸雨对大豆的复合作用效应明显大于SO2或酸雨单因子作用效应;SO2+酸雨对大豆的复合作用效应与SO2熏气浓度,酸雨pH和暴露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95.
矿区开采沉陷会给地表建筑及人员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监测矿区时序沉降并为地表建筑安全提供指导意见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SBAS-InSAR技术开展了M矿区近5年的时序沉降监测,确定了M矿区的沉降区域及年平均沉降速率,并对重点沉降区域展开时序分析。另结合哨兵数据强度图像及GF-1号光学影像解译矿区地表建筑群信息,联合InSAR形变场对主要建筑区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示,矿区以三矿和二矿的地表沉降最为严重,而一矿的沉降相对较小。矿井A区、B区都有沉降继续加深、影响范围继续扩大的趋势。矿区地表建筑群中,A1南部进入矿区的部分、A2以及B3建筑群安全性较差,沉降速率达30~60 mm/a,后续需进行现场勘探,做好建筑安全防护及安全预防工作。而A3、A4、B2建筑群,沉降速率为0~30 mm/a,值得后期关注。B1及C~G区建筑群沉降速率为0~20 mm/a,安全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96.
味精废水的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味精废水的“五高二低”问题,对其进行了高速离心分离菌体、加石灰水中和沉淀SO24-、离子交换回收谷氨酸联合处理及絮凝沉降+石灰水中和沉淀处理等方法的试验研究,得出采用上述两种联合预处理后,能大部分去除废水中的SS、NH3-N、SO24-,可以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用,需结合经济效益与处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97.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力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 电力行业是我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之一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亿2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0.3%.其中,火电达到4亿840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77.82%,同比增长23.7%.电力行业又是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行业,在全国各行业中居首位,是国家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898.
北京大气沉降样品中的PCB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了4个北京大气沉降样品,包括3个总沉降与1个湿沉降样品.利用高分辨率气质联用仪(HRGC-HRMS),参照国际标准方法分析测定了其中的多氯联苯(PCBs)含量.总沉降样品的PCBs含量水平为4.47~7.08ng·g-1(平均为5.52ng·g-1)和TEQ为0.55~5.43 pg·g-1(平均为2.27 pg·g-1).湿沉降样品含量水平为15.02 ng·g-1,其TEQ为2.87 pg·g-1.首钢样品的TEQ远高于其它3个样品.根据我国大气降尘数据,粗略估计北京PCBs大气沉降通量平均值为67.9 ng·m-2·m-1和TEQ平均通量为27.9 pg·m-2·m-1.首钢样品中,IUPAC编号为77的类二(噁)英PCBs含量异常高,但TEQ仍以编号为126的PCBs所占比例最高.随着取代氯原子数的增加,同族体的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99.
堆载预压法处理的软土地基沉降变化规律与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的变化规律极为相似,有着明显的出生、成长和成熟的过程。通过对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参数的合理取值,能够较好地拟合S—t曲线,预估最终沉降量。同时,以平均绝对百分误差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组合预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该组合模型对于S—t曲线的拟合,比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900.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转化的动力,其生长、周转和碳利用效率(CUE)表征了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对土壤碳库的更新速度以及微生物本身的新陈代谢强度和生命活性的强弱.氮、磷沉降是全球变化的重要趋势,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氮磷添加模拟氮沉降的响应,成为近年土壤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但CUE的研究方法、氮磷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生理代谢活性的影响还没有统一结论,其作用机理还停留在理论假设阶段,尚待有力论证.本文比较5种测量土壤CUE的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厘清生长、周转和CUE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影响土壤微生物CUE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从土壤微生物生理代谢和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地上植物3个角度论述土壤微生物响应氮磷添加的过程和机制.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的不利影响在大多数生态系统得到了验证,而磷添加对微生物的影响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因为磷对微生物的作用强烈依赖于碳的有效性.未来,土壤微生物对氮磷添加响应的研究应该聚焦在估计方法的精准探索、氮磷(多养分元素)互作的影响、地上地下耦合、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整合长时间与大空间尺度.(图3表1参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