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5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409篇
安全科学   149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36篇
综合类   1429篇
基础理论   238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953.
以棉花子叶圆片为材料,研究了酸雨在伤害叶绿素过程中的胁迫强度、胁迫时间(胁程)和胁变量三者相互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和可见伤害指数与酸雨pH值之间具有拟合度很高的Logistic曲线关系;Logistic拟合方程中的拐点处pH值和曲线降低率及A,b等参数均是时间的函数,分别与胁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在pH值为2.5酸雨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在24h内、可见伤害指数在4h内与胁程之间具有拟合度很高的直角双曲线关系;根据这些关系建立植物酸雨伤害模型.  相似文献   
954.
本文研究了重庆地区酸性沉降物对建筑外墙涂料的涂膜附着强度、色差及外观的影响;探讨了涂膜附着强度下降率与酸雨雨量之间的相关性;优选出了适合于重庆地区的外墙涂料。  相似文献   
955.
酸雨,水体酸化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酸雨南重北轻,呈区域分布和硫酸型特征。川、黔、湘、赣、桂和粤等省、区的局部地带酸雨pH低于4.5,接近国外重酸雨水平。重庆市郊(缙云山、南山)已发现酸化水体和酸敏感水体。酸化对各营养级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生物多样性和水体生产力造成危害,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如果燃煤的脱硫防尘等环保措施不力,我国酸雨与水体酸化的发展趋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956.
南京地区的酸雨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南京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自1989年以来,南京市浦口降水年均PH值有明显波动性下降。研究表明,局地污染对南京酸雨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57.
郭中权 《环境保护》1995,(11):36-37
本文从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生物量守衡以及污泥体积指数与污泥回流浓度之间关系等理论中推导出污泥沉降比与污泥回流比的数学模式。进而,利用这一数学模式对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放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8.
郭中权 《环境科技》1995,15(6):75-76,14
本文从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生物量守衡以及污泥体积指数与污泥回流浓度之间的关系等理论中推导出污泥沉降比与污泥回流比的数学模式。然后,利用这一数学模式对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放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59.
朱召兵  王凯 《环境科技》2007,20(3):36-37,40
研究用碱式PAC和PAM处理发泡剂废水,考察了酸度、碱式PAC的用量、搅拌时间、PAM的用量、温度对CODCr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调解废水pH值在5~7之间,能够沉降大部分的悬浮物,出水澄清,CODCr明显降低;废水中加入的碱式PAC最佳量在1 700 mg·L-1,出水水质最好;搅拌时间20 min以上,出水水质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60.
降尘和酸雨对土壤蔬菜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土壤蔬菜系统常受到降尘和酸雨的交替污染。但不同的土壤蔬菜系统对大气降尘的酸雨的反应不同。酸雨和降尘的复合污染比单因子污染的危害更大。本文通过模拟重庆市酸雨和降尘,研究了以上生态环境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