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52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565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光助-二茂铁/H2O2非均相体系降解磺胺二甲基嘧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抗生素在废水和地表水中经常检出,因其可诱导细菌菌群的抗药性而备受关注,因而亟需发展新型高效的抗生素去除技术.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二茂铁(Fc)的光助非均相氧化体系,并选取水体中广泛检出的磺胺二甲基嘧啶(SMZ)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SMZ在该体系中的降解动力学、转化途径和产物.结果表明,相对于Fc、Fc+UV、H_2O_2、H_2O_2+UV、Fc+H_2O_2体系,SMZ在Fc+H_2O_2+UV体系中呈现更好的降解效率.自由基淬灭实验证实·OH是Fc+H_2O_2+UV体系中决定SMZ降解的最主要活性物种.电子自旋共振实验发现Fc+H_2O_2+UV体系中产生了超氧自由基阴离子,说明Fc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电子. H_2O_2接受电子后歧化产生·OH进而促进SMZ降解.采用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对SMZ在Fc+H_2O_2+UV体系中的降解产物进行了鉴定,发现有SMZ的羟基化、脱SO_2和C—S、S—N及N—C键断裂的产物形成.水中常见溶解性组分,如DOM、Cl~-及Br~-,可淬灭·OH而抑制SMZ降解,但离子强度对SMZ在Fc+H_2O_2+UV体系中的降解无显著影响,说明该技术对于含有高盐度抗生素废水的处理仍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2.
秸秆活性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磷酸氢二铵((NH_4)_2HPO_4)作为活化剂制备秸秆活性炭(SAC),并用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_4~-·)降解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首先对活化前后的SAC进行FTIR表征,发现(NH_4)_2HPO_4活化后的SAC含氧官能团特征峰强度增强,可能有利于过一硫酸钾的活化.其次研究了活化剂浓度、SAC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抑制剂对AO7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O7脱色率随着活化剂浓度、SAC投加量、PM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在偏中性条件下,有利于SAC活化PMS脱色AO7;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比(2000/1)的甲醇、叔丁醇、苯酚,55 min内AO7脱色率分别为88.4%、66.2%、13.4%,苯酚对反应抑制效果最好,表明SAC表面的硫酸根和羟基自由基在AO7脱色中起主要作用.最后通过紫外光谱扫描、气质联用(GC-MS)和TOC分析表明,AO7的偶氮键和萘环结构被破坏,生成含苯环类中间产物,最终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矿化率可达31.7%.  相似文献   
863.
UV/PMS降解水中罗丹明B的动力学及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紫外(UV)活化过硫酸氢钾(PMS)产生强氧化性硫酸根自由基(SO_4~·-)降解人工染料罗丹明B(RhB).考察了溶液初始p H、氧化剂剂量、RhB初始浓度、天然有机物(NOM)、Fe~(2+)浓度、自由基淬灭剂(甲醇和叔丁醇)及水体中常见阴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探测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无机阳离子及小分子有机酸的种类和浓度.结果表明,降解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其降解速率受到溶液初始pH的显著影响,当溶液酸性越强或碱性越强时,RhB的降解效果越好,且酸性条件下降解效果优于碱性条件.同时,加大氧化剂剂量及降低底物浓度也会对RhB的降解起促进作用.体系中投加过渡金属Fe~(2+)可显著促进RhB的降解效果,当Fe~(2+)与PMS的浓度比为1∶1时,降解效果最佳.水体中的NO_3~-对RhB的降解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H_2PO_4~-、C_2O_4~(2-)、Cl~-和NOM则对RhB的降解有抑制作用.采用离子色谱分析了UV/PMS体系降解RhB所产生的NH_4~+,以及甲酸、乳酸、乙酸和草酸,推测RhB在UV/PMS体系中的降解主要是通过共轭结构的破坏、N-位脱乙基并伴有苯环结构的破坏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UV/PMS工艺可有效运用于罗丹明B污染水体的修复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864.
我国历来就有"医食同源"的说法,在野菜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野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多糖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感染性疾病与肿瘤;黄酮则能抵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皂甙具有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以下10种野菜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在市场上也可以买到,但是对于它们的食疗价值,你都能分得清吗?  相似文献   
865.
纳米级TiO2光催化氧化机理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级TiO2因其活性高、稳定性好而在污染物治理领域被广泛用做光催化剂.通过纳米TiO2半导体的光催化效应,在材料内部由吸收光激发电子,产生电子-空穴对,即光生载流子,并迅速迁移到材料表面,激活材料表面吸附氧和水分,产生活性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从而转化为一种具有安全化学能的活性物质,起到矿化降解环境污染物和抑菌杀菌的作用.主要阐述了TiO2的光催化机理,论述了TiO2光催化剂在有机废水和VOCs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TiO2光催化氧化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866.
纳米级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及其在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TiO2光催化氧化同时脱硫脱氮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867.
木材燃烧过程气相中长寿命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研制的防火液对木材进行阻燃处理,通过ESR自旋捕捉技术和热分析仪考察其燃烧特性,对木材燃烧后长寿命自由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阻燃处理后木材的燃烧过程中长寿命自由基浓度下降,同时阻燃剂加速木材的热分解,对木材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86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磁性纳米铁酸钴(CoFe2O4)固体颗粒,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以磁性纳米CoFe2O4颗粒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去除水中四环素为探针反应,评价CoFe2O4颗粒的活化性能.结果表明,600℃焙烧温度下制备出的固体颗粒,其活性较高,颗粒表面金属离子浸出率较低;优化温度下制备的CoFe2O4颗粒在较宽的pH值范围(4.4~9.0)内均具有较高活性;控制实验条件PDS0 1g/L,CoFe2O4 1g/L,TCH0 50mg/L,20℃,pH0 4.4,反应4h后TCH去除率达到82.0%.CoFe2O4颗粒循环重复利用10次后仍保持较高的活性和结构稳定性,而且因其特殊的磁性能便于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69.
本文对自由基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和评价,包括电子自旋共振、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分光光度等方法,引用近十年来的文献38篇。  相似文献   
870.
针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难生物降解COD、NH4+-N和NO2--N,无法满足现行排放标准的问题,采用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对生化尾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温度、FeSO4和过硫酸钠浓度对TOC和TN去除效果的单独作用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因子对于处理效果的贡献排序为:pH值>温度>过硫酸钠浓度,各因素对TOC的去除有显著性影响,而对TN的去除没有显著性影响.各因素的复合效应为:TN去除效果影响:温度+过硫酸钠浓度>pH+过硫酸钠浓度>温度+pH, TOC去除效果影响:温度+pH>pH+过硫酸钠浓度>温度+过硫酸钠浓度.实验最终确定SR-AOP的最佳条件为:pH=5,温度为30℃,过硫酸钠浓度为0.5g/L,催化剂FeSO4剂量为3.8g/L,该条件下TOC去除率为35.5%,TN去除率为16.9%,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出水BOD5/COD.因此,通过SR-AOP深度处理可以去除生化处理尾水大部分COD和TN,并大幅提高B/C比,为后续与适当的生化处理工艺组合进行达标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