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重点探讨的就是关于采油作业区安全文化创建的问题,首先分析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具体建设安全文化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72.
<正>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三次采油阶段,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成为了最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目前在很多油田得到大面积的推广。随即产生了大量的含聚合物采油废水,以某油田为例,每年约产生6 000×104m3以上的含聚采油废水[1]。1含聚采油废水的特点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含聚采油废水不同于注水开发产生的采油废水,具有水量大、成分复杂和难以处理的特点,具体说来:①含聚废水除含有石油烃类、固体颗粒、  相似文献   
73.
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采油废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赵昕  汪严明  叶正芳  倪晋仁 《环境科学》2006,27(6):1155-1161
采用一种特殊载体固定复合微生物B350M在曝气生物滤池反应系统中处理采油废水.废水中的盐度>0.5%,N、P营养缺乏,有机物浓度较低.在HRT为4h、COD容积负荷为1.07 kg/(m3·d)的条件下,小试反应装置稳定运行142d,处理效果良好,石油类、TOC、COD和H2S的平均降解效率分别达到90.5%、74.4%、85.6%和100%.GC-MS分析表明,进水中含有机物27种,其中烷烃类23种,芳烃类4种.此反应系统可以将大分子量烷烃类物质(C18H38至C28H58),尤其是其中的支链烷烃切碎形成小分子量物质,并有效地处理菲等多环芳烃.反应系统中,生态多样性丰富,载体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水、气环境,抵御盐度、有机污染物的毒害作用,并可以固定丝状菌,因而避免出现污泥膨胀,出水SS过高等影响出水水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4.
8月15日下午,河南油田井下公司试油232队从安棚油区的安资1井搬到古城油田的古584井.一班班长张自力带领本班的5名工人在滚滚热浪中摆油管、卸工具、立作业机井架.6点20分左右,准备工作就绪.安俊海、张剑、忽建平坐在井场外的树阴下休息,拿起茶杯猛灌一通. "你们三人赶快去装封井器吧!准备动井口啦!"班长张自力催促说.  相似文献   
75.
新疆轮台县轮古地区是一片茫茫荒原,极目四望,大地一片苍凉,湛蓝苍穹下,荒野上丛生着大片大片的芦苇、红柳丛、梭梭、骆驼刺及盐生草甸构成的荒漠植被及草原,如果不是石油人隆隆的钻机和一些采油人在这里的存在,那将是一片万古亘荒的孤寂。2004年5月5日,虽然才入初夏,但在没有任何遮拦太阳的炙烤下,已使轮古地区炎热异常,4级左右的风带着阵阵热浪扫荡着平坦的荒原。下午5点45分,在轮古15-1、轮古15—2和轮古15—8井约1km远的空旷地带上,一股青烟冲天而起,不一会儿就变成一片烧燎的火丛,紧跟着,火势就开始随风扩张,并向四周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76.
用气浮-生化技术与人工湿地联合工艺处理采油污水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吉林油田长期以来一直将采油污水处理后回注。由于脱油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制剂,回注后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而且回注深度较大,造成很大的能源与资源的浪费。采用传统的气浮-生化技术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联合处理工艺,对某采油厂采油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经过调试,其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6.8%,石油类物质去除率达到83.8%,而且该工艺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当进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在500mg/L以下且有大幅度波动时,该系统仍可稳定运行,生物氧化段沉淀池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7.
中原油田产生的钻井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矿化度、色度、悬浮物及含油量均比较高,直接外排将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采油污水混合处理又将导致处理后的水质达不到标准,因而采用将钻井污水处理后再与采油污水混合的方法,这种混合污水进入采油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钻井污水与采油污水配伍性良好,净化水无结垢倾向,处理后的净化水与杀菌剂、缓蚀剂相容性良好,其主要指标均达到部颁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78.
本文阐述了石油地质体中有机氮化合物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分布与检测方法,以及可能的成因机制,浅析了此类化合物的研究意义,旨在介绍有机氮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油藏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本文分析了克拉玛依市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的基础条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回用途径,回用水水质指标及其实现的效益.认为克拉玛依市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的主要对象应是工业,而目前两者均未被合理利用.市区应以石化企业为主要回用对象,分别在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建立城市污水再生水厂和统一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设施;采油废水应就近集中处理后回用.回用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0.
油田采油污水中含有多种源于石油生产的化学药剂,会对污水中的COD及处理效果产生影响。文章以目前某油田使用的几种主要化学药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药剂浓度对COD的影响,并通过SBR反应器考察了其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油田使用的化学药剂对COD有明显的影响,药剂浓度与COD呈线性关系,药剂的种类与结构不同,其对COD影响的显著程度也各异。生物降解性能差是现有油田化学药剂的共同特点,这可能是油田含油污水难处理,特别是采用生物技术处理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