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0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江西省修水香炉山钨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香炉山钨业)是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于2003年整合11家民营矿山而成的钨金生产大矿,曾一度以拥有众多巨大的采空区而闻名业内。香炉山钨业在经历了停产整顿和持续的安全基础建设后,安全生产管理逐步好转,尤其是近3年,通过大力建设安全文化体系,公司的安全生产本质水平  相似文献   
52.
目前,西安煤矿正规回采的采区,顶板管理多数是金属网假顶,单体液压支柱与铰接顶梁(或∏型钢梁)配套支护。由此可见防火工作在金属网下分层回采中,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3.
为探究海州露天矿东邦废弃采空区自然发火状态,基于采空区遗煤自燃特性和气体扩散理论,采用智能土壤气体通量监测系统,以月为单位,对东邦自燃采空区上覆地表CO2通量开展长周期、多测点连续性监测试验;根据试验区域内地表CO2通量和土壤温度分布特征,探究地下火区释放CO2的地表涌出范围和变化情况;同时,着眼于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估,计算试验区域内的CO2涌出量,并分析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表CO2通量与土壤温度有明显正相关性;试验区域地表CO2高通量区域呈逐月扩大和递增的趋势;CO2涌出量随月份逐渐递增,试验区域年CO2涌出量约为3.6×106 m3。  相似文献   
54.
为探索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中地下水的渗流特征,建立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渗透系数与空隙率的相关关系,确定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的渗透系数值,并基于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的空隙分布特征与大孔隙非均质多孔介质的水流特征,设计了一套一维渗流柱,采用常水头稳态渗透法对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的渗透性能以及不同空隙率破碎岩体的渗...  相似文献   
55.
矿山资源不断开发产生的大量采空区诱发了许多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我国矿山采空区具有类型多样、成因复杂等特点,引发的工程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差异明显,使矿山采空区综合治理成为一项涉及稳定变形、环境生态的复杂系统工程。针对我国矿山采空区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简要分析我国矿山采空区类型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综述了现有矿山采空区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技术发展,对矿山采空区探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和采空区处置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归纳,重点论述了矿山采空区充填方法和充填胶凝材料的应用状况,并展望了矿山采空区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为确定新老采空区共存时本工作面的最优升压区间,提高升压效率,根据双层采空区气体涌出及自燃数值模拟结果,采用多指标区间数关联决策模型对合理升压区间进行评价和优化,以本工作面瓦斯、CO浓度与涌出量和上下覆之间等压面与进风口距离、上覆老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和最高温度7个变量为评价指标,开展7种指标区间数关联决策研究。结果显示,现有风压基础上升压70~80 Pa即本工作面回风口风压高于上覆20~30 Pa为综合最优升压区间。现场升压结果显示,本工作面回风口风压高于上覆老空区20~30 Pa时,瓦斯、CO浓度基本未超限且上覆老采空区未发生自燃。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掌握高瓦斯沿空留巷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分布规律,指导工作面防灭火工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首次采用沿空留巷技术的乌兰矿工作面为实例,模拟分析采空区漏风及氧化带三维分布规律。使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模拟高位钻孔、上隅角埋管及地面钻孔抽采对采空区氧气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瓦斯抽采措施下,工作面及沿空留巷均向采空区漏风,导致氧化带范围扩大,但不同抽采措施导致氧化带扩大的程度不同,高位钻孔抽采最弱,上隅角瓦斯抽采次之,地面钻孔抽采最强。沿空留巷附近及上覆采空区供氧时间长,自然发火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58.
59.
基于层次可拓分析法的采空区塌陷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可拓理论在采空区塌陷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将层次分析法与可拓评价理论法相结合,建立了采空区塌陷危险性评价的物元模型;根据各影响因子建立层次分析判别矩阵,计算各因子的权重与影响度;以广东省大宝山各采空区为例,在分析研究区10个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采空区塌陷危险性评价指标和分级标准,并对研究区采空区塌陷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与危害分级。结果表明:未确知测度评价结果与本文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层次可拓分析法运用于采空区塌陷危险性的评价是合理、可行的,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判别其危害等级。该研究可为采空区塌陷危险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
鉴于采空区遗煤厚度对其自燃规律影响的重要性,对综放采空区遗煤厚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应用松散介质理论、放煤椭球体理论及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综放采空区遗煤的空间分布形态、采空区顶板压力及空隙率分布进行分析,得到采空区遗煤厚度的计算公式及三维分布示意图,采空区顶板压力与遗煤空隙率、遗煤厚度的函数关系及在算例条件下三者的三维分布状态.结果表明:综放采空区遗煤的空间形态受工作面的放煤步距、放煤口间距及顶煤破裂角、采空区顶板压力、遗煤空隙率等因素的影响,采空区遗煤厚度分布的确定应是非连续、非均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