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986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260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6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51.
本文从灾害成因的角度将云南山地自然灾害分为:坡面重力作用、沟谷泥石流、沟谷洪水、气象灾害、地震、流域水土流失、森林火灾等七个类型,并对各种灾害特征作了描述,系统地分析了山地灾害的形成因素,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52.
运用系统安全评价原理,借鉴道(DOW)化学公司最新第七版评价原则,对抚顺乙烯厂储运系统(B罐区)的化工装置和工艺危险性应用所编制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进行了评价,从而对B罐区各储罐的事故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降低事故经济损失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953.
954.
955.
956.
灾害与节气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家  陈世全 《灾害学》1992,7(4):95-96
二十四个节气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便于掌握农事活动而总结制定的时间段,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应用。随着历法的外传,二十四个节气还流传到世界很多地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二十四个节气的记载,如《逸周书》中就记载了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候。古人经过上千年的观测总结,认识到节气日及其附近大气过程易于发生剧变,不仅暴发气象灾害,而且对地质灾害,尤其是强烈地震有触发作用。同时对人体生理亦产生影响,易引起人为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古人还把无灾日称为黄道吉日,把易发灾日和灾难集中日称为黑道日。几千年来,人们正是利用天体、气象、物候等宇宙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经济活动和防御自然灾害的。  相似文献   
957.
收集了部分国产及进口安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数据,运用可靠性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求出了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分布规律,计算了有关的可靠性指标,并进行了可靠性评价。指出了提高国产安全监测系统可靠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8.
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现状,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减灾工作状况,提出经济发展中防灾之对策,为下世纪中国抗灾策略提供提供基本思路 。  相似文献   
959.
960.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开展两年。通过活动,有效地宣传了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宣传推广了先进典型和经验,推进了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强化全民安全意识,营造日益浓厚的“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今年初,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此,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进行贯彻落实。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是安全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决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分析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科学把握安全生产工作规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带有突破性的新观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