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0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几年来,雾霾污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区域内城市间雾霾污染的相关性错综复杂,呈现出复杂网络的结构形态.从整个雾霾污染大网络中去除一些联系不紧密、重要性不高的城市节点,进而找出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核心子网络,对于整个区域的联防联控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作为节点,选取2013年10月28日至2017年10月17日,共1488 d内每个城市的日均PM_(2.5)浓度数据作为样本.首先,根据城市间PM_(2.5)日均浓度的相关系数作为是否连边的判别标准,并由相关系数与城市间距离的比值构造出边的权重,通过连边状况去除了张家口这个孤立节点.其次,通过计算节点的加权集群系数、网络效率与脆弱性和采用基于度和集群系数的节点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对节点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接着,综合3种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得到节点重要性排名,由高到低分别是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天津、北京、沧州、衡水、邢台、秦皇岛、邯郸、承德.并根据节点重要性评价结果,从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大网络中提取出联系最为紧密、相关性最强的一个雾霾污染子网络.最后,文章结合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子网络的结构特点与现有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提出了促进区域内雾霾污染防治一体化的3点建议.  相似文献   
42.
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京津冀地区2006—2015年雾霾污染的空间面板数据,引入大气污染物减排成本模型,比较了京津冀各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成本高低;继而基于机会成本法,核算了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河北省雾霾治理成本显著低于北京市和天津市,由河北省承担更多的雾霾污染治理任务,能使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成本达到最小化;在京津冀地区联合治理雾霾污染过程中,河北省因限制工业增长对其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北京市和天津市应给予河北省相应的生态补偿.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政策建议,如成立跨区域联合治理机构,健全雾霾污染生态补偿立法,设立雾霾污染生态补偿专项基金等,以此来促进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生态补偿方案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3.
张欣  薛添騵 《安全》2017,38(10)
我国近期出现的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公众对空气重污染突发事件的风险感知不但与污染本身特征有关,还会受到个体特征和对污染的观感和情绪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Logit的雾霾天气风险感知定量分析模型,并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典型城市展开随机抽样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有效地了解和解释其风险感知强度和来源提供了分析工具。该模型可推广应用至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的风险感知研究中,从而为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切实回应公众需求,稳定和疏导社会负面情绪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45.
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对雾霾天气时空气成分的研究以及雾霾天气形成原因的分析,可知雾霾的主要成分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雾霾的成因不仅仅是人为的因素,它还与自然因素有关.另外针对雾霾的特点列出了一些雾霾天人体的防护措施和治理雾霾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给现已生活在雾霾天气下,且深受雾霾迫害的人们带来一点儿帮助.同时能够起到警醒环保意识差的人来共同治理和防治雾霾.  相似文献   
46.
雾霾治理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攻坚战,需要建立一套多元参与、有效配合的管理体制。本文分析了我国雾霾治理环保体制现状和问题,认为治霾体制中相关部门职能碎片化、区域协作与损益分担机制不健全、监测资源分散、执法体制不完善等是影响雾霾治理的突出体制问题,未来应以明晰监管权责为基础,以强化党政同责为核心破除体制障碍,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雾霾治理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7.
以日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样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ICP-MS等工具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探讨了日照市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PM2.5)的微观形态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日照市PM2.5颗粒物主要以无定形态为主,为含铁、镁、铝、钾、钠的硅酸盐颗粒;日照市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及建筑施工排放、交通汽车尾气排放、燃煤、电子垃圾拆解等。通过对日照市PM2.5微观形态特征和来源的研究,可为改善日照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北京一次严重雾霾过程气溶胶光学特性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地区2013年10月2~7日一次严重雾霾过程中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开展研究,分析了气象条件对雾霾过程的影响,并结合HYSPLIT模型分析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在污染天气中气溶胶光学厚度、?ngström波长指数、细模态体积尺度谱峰值浓度远高于清洁天.10月5日雾霾最为严重,440nm波长处气溶胶光学厚度高达3.89.在雾霾发生前后,单次散射反照率日均值随波长增大而增大,而在10月5日,单次散射反照率值随波长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675nm波长处达到最大值0.965.雾霾过程中大气气溶胶以强散射型细粒子为主,人为因素贡献较大,且受气象条件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SO42-、NO3-和NH4+的形成机制,2013年4月18~23日,使用6级Anderson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不同粒径段的气溶胶样品,并利用离子色谱对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雾霾期间PM3和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32.7±13.3)μg/m3和(39.4±15.7)μg/m3.SO42-、NO3-和NH4+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它们在PM3和PM10中占总离子质量分数分别为76%和71%.3种离子主要集中在0.49~1.5μm的液滴模态,该模态中NH4+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而凝聚模态的NH4+则主要以(NH4)2SO4和NH4HSO4的形式存在.液滴模态的SO42-主要来自雾内或颗粒表面的液相氧化反应,NO3-主要来自夜间N2O5在颗粒表面的水解反应,NH4+主要来自NH3在颗粒上进行的非均相中和反应,而这3种离子在该模态的日变化特征则很好的反映了以上的形成机制.受太阳辐射的影响,3种离子的浓度在凝聚模态均表现为白天高于夜晚.  相似文献   
50.
对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勐腊分局2017年8月-2020年8月逐日空气质量数据的分析表明,2-4月是勐腊县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频繁达到二级及以上的时段,空气质量分指数(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IAQI)能够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的污染物为PM2.5、PM10、O3、SO2中的一种或几种,PM2.5、PM10污染较为严重,PM2.5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大,可使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混合污染出现比例远大于单一污染.2019、2020年3-4月勐腊县轻度及以上连续污染日数超过5 d的5次过程中,4次污染过程的主要潜在源区在勐腊上风方向老挝西北部及泰国与其相邻的区域,权重潜在源贡献因子(Weight 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WPSCF)大于0.6的区域与同年3、4月泰国西北部、老挝西北部的火点密集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次污染过程与老挝西北部及泰国与其相邻区域的生物质燃烧关系密切;1次污染过程的主要潜在源区主要在当地,当地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生物质燃烧和餐饮行业细颗粒物的排放会导致勐腊县空气质量出现明显下降.为验证勐腊县连续污染过程受到了周边国家烧荒的影响,利用逐日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对2020年3月23-4月9日的污染过程进行了个例分析,发现AOT大值区位于勐腊上风方向,高浓度污染物持续稳定地向勐腊传输导致勐腊出现持续重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