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51.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碳纤维增强基复合材料在环境适应性方面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从机理、最新研究进展两个方面着重阐述了湿热老化、高低温交替变化老化和紫外辐照老化,以及低能冲击损伤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简要地提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2.
叙通过统计琼海2007年~2016年太阳辐照、温湿度等环境数据,利用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分析了湿热服役环境条件近十年的数据稳定性。结果显示,太阳辐照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变异系数一般在10%~15%之间,冬季最高可达40%,影响冬季开始的自然暴露试验结果的重复性;温湿度数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在15%及10%内,对自然暴露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3.
本文介绍了基于对光伏发电实证系统的发电性能以及环境参数的连续监测,开展的环境参数对光伏发电性能的影响的比较分析研究,并通过数据分析手段得出了光伏发电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4.
地表水中腐殖酸类物质在常规水处理过程中很难被降解去除,大部分残留组分会在后期加氯消毒过程中产生消毒副产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选取紫外(UV)辐照、过硫酸根(peroxydisulfate,PDS)和双氧水(H_2O_2)高级氧化过程,对腐殖酸进行部分氧化降解,考察了不同的高级氧化作用对腐殖酸的处理效果。三维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FEEM)分析结果表明, UV/PDS共同作用可在10 min内极大程度地去除腐殖质类难降解组分,可减轻腐殖质带来的嗅味与色度问题,并可减少后续消毒处理过程中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5.
UV-H2O2工艺对饮用水中 DMP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UV-H2O2工艺对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去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的UV或H2O2都不能有效氧化去除DMP;而UV-H2O2联用工艺对饮用水中DMP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原水DMP浓度为5.1496×10-3mmol·l-1(1.0mg·l-1)左右,UV光强133.9μW·cm-2,H2O2投加量20mg·l-1和反应时间60min条件下,DMP的去除率可达到97.8%.探讨了反应速率常数随影响因素变化的规律,其中H2O2浓度、pH值、DMP初始浓度和本底TOC值对该工艺去除DMP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6.
以电子加速器为辐照手段,在4-氯酚水溶液中添加TiO2纳米粒子,通过对溶液辐照前后4-氯酚浓度、GC/MS、总有机碳(TOC)、氯离子浓度、辐照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过程和溶液pH值的测定分析,研究4-氯酚水溶液在TiO2纳米粒子存在下的辐照降解和矿化特性.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的加入对4-氯酚的辐照降解效果没有明显影响,但改变了4-氯酚的降解途径并可以较大地提高4-氯酚的矿化.  相似文献   
157.
主要研究介电常数不同的物质以及吸附剂/脱附剂体系在微波场中的温度响应规律,为日后系统研究微波热效应对吸附剂再生的影响作一铺垫。研究发现,液体物质在微波场中的温度响应与其介电常数有关;不同的吸附剂/脱附剂体系在微波场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温升行为。  相似文献   
158.
根据含铬废渣的污染特性,利用煤、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和紫茎泽兰秸杆作还原剂,在微波辐照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正交还原解毒实验.实验表明,紫茎泽兰秸杆和脱水污泥的解毒效果优于煤,并且得出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干法微波解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紫茎泽兰秸杆作还原剂,物料配比为6 g秸杆:4 g铬渣,微波功率为500 W、升温900℃.该工艺条件不仅解毒效果好,而且费用与能耗较低,对实现以废治废,推进循环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9.
电子束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电子束烟气治理技术研究结果基础上的工业规模装置的工艺流程,介绍了10万kW级发电机组烟气治理示范装置的主要设计参数及其可行性方案概述。  相似文献   
160.
微波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微波辐照技术代替传统的加热技术在N2气中对煤质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期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通过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及样品粒径3种因素对改性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提高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微波功率和辐照时间是决定改性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对改性前后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微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来讨论其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