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4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2384篇
安全科学   373篇
废物处理   121篇
环保管理   489篇
综合类   5770篇
基础理论   1295篇
污染及防治   939篇
评价与监测   369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456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高浓度服装水洗废水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混凝法,以PAC为混凝剂,PAM为助凝剂,对高浓度服装水洗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溶液的pH值、PAC的投加量、PAM的用量等因素对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8.0左右,PAC投加量为25mL/L(废水),PAM的投加量为1.0mL/L(废水)。在此条件下,服装水洗废水的脱色率为73.1%,COD的去除率为72.1%。  相似文献   
942.
5种天然矿物修复铅污染沉积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金属离子Pb2+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沸石、方解石、钾长石、钙基和钠基膨润土等5种天然矿物材料对水体中Pb2+的吸附固定效果,它们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试验所用方解石对Pb2+的饱和吸附量约为185mg/g,是其他几种材料的2~3倍,而且方解石对Pb2+具有明显的不可逆吸附现象,使得吸附后的Pb很难解析下来,说明方解石对水溶液中Pb2+的固定能力非常强。利用模拟自然水体性质的电解液对方解石吸附后Pb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被方解石固定后Pb的生物有效性非常低。最后结合方解石作为原位活性覆盖材料的经济可行性和生态风险性分析,说明方解石作为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修复的原位活性覆盖材料具有较强的实际可操作性,为后继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原位活性覆盖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43.
实验研究了混凝气浮对还原深蓝BO脱色的几个影响因素:pH值、硫酸铝钾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气浮时间;对比了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对还原深蓝BO的脱色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H值对混凝气浮处理效果影响最大,硫酸铝钾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及气浮时间对混凝气浮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当pH值为5.00、硫酸铝钾用量为556mg/L、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20mg/L、气浮时间为5min时,还原深蓝BO混凝气浮的色度和吸光度去除率分别为99.4%和85.44%;气浮对还原深蓝BO的进一步去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44.
新型高效改性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原始吸附材料,如微生物、有机或无机材料等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时,通常呈现较低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通常都低于30mg/g。因此,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提高各种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国内外一些研究者采用新型、高效的物理或化学改性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表面改造,如将高聚物接枝融合到菌体表面、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固定化微生物、酸改性处理有机或无机材料等,与常规材料相比,改性后材料对重金属的最大吸附容量一般可提高到100mg/g以上。随着各种改性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改性材料吸附重金属废水将成为今后研究重金属废水处理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945.
三维电极法处理苯酚废水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解原理,采用自制三维电极反应器对苯酚废水进行处理。在pH值为3,反应时间为120min,电解电压为15V,极板间距为10cm,曝气强度为0.6m3/h反应条件下,苯酚和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9.1%和83.2%。表明三维电极法适用于处理浓度较高、且有毒性的废水,是快捷、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46.
地表水监测相关标准要求在进行地表水监测时对样品进行沉降处理,在实际工作中,沉降方式不统一.对几种不同的地表水沉降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地表水监测中样品沉降环节对重金属测定结果影响很大,采取不同的沉降方式是造成重金属测定结果缺乏可比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7.
主要对2000~2004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的5个垃圾场中垃圾渗滤液的金属离子成分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锑(Sb)、砷(As)、铬(Cr)、铁(Fe)、镍(Ni)、钠(Na)、钒(V)、硒(Se)等8种金属在渗滤液中的质量浓度超过EPA地表及饮用水标准,其中比较严重的是As,Fe和Na,每年都超EPA标准.推测该地区地表或地下水体被As,Fe,Na污染的可能性很大.对其他还未列入监控标准的金属也做了来源及危害分析.同时与国内某垃圾场渗滤液中的金属成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垃圾场渗滤液只有汞(Hg)超国家V类水体标准,但还在美国EPA容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948.
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湘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湘江流域内聚集了湖南约60%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3/4的GDP。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圈的扩大、沿江两岸矿产资源的开发,湘江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湘江综合治理不仅关系到湖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还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湘江水资源作基本介绍的基础上,着重调查了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己形成的影响,对重金属污染来源与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湘江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49.
不锈钢-铝电极电絮凝处理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锈钢-铝为电极的电絮凝法对含铜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模拟废水铜离子浓度为150 mg/L,以废水中的铜离子浓度和COD去除率为考察指标,在电流密度为15 mA/cm2、极板间距为3 cm、pH值为7、电解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Cu2+的去除率平均能达到99%以上,COD的去除率亦能达到97%;在此基础上,应用于实际的电路板腐蚀液废水的处理试验,发现Cl-浓度在200 mg/L以上时,对废水先进行相关预处理也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该研究对进一步探讨Cl-对电絮凝的影响机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0.
石家庄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揭示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石家庄市污灌区为例,对其表层土壤重金属Pb、Hg、Cr、Cd、As、Cu、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进行了评价,并应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内表层土壤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各重金属均有超过背景值现象;其中Cd含量远高于土壤背景值,为主要污染因子,Hg为次要污染因子,Cu、Cr、Pb、Zn基本上为轻度污染,As处于清洁状态;污染综合指数均大于1,处于轻度污染以上等级;各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指数在研究区的分布特点各不相同,总体上形成以东明渠、洨河主河道为中心逐渐向两边递减的污染分布状态,中度污染及严重污染将近占研究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